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特钢业总体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9 11:00:47

第一节 2006年中国特钢市场状况 分析

1、总体情况

06年全国31家特钢企业共生产特殊钢5091.5万吨,06年全国粗钢产量为4.18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12.2%;05年全国31家特钢企业共生产特殊钢4695.3万吨,05年全国粗钢产量为3.49亿吨,占当年全国粗钢产量的13.4%;04年全国31家特钢企业共生产特殊钢4095.3万吨,04年全国粗钢产量为2.80亿吨,占当年粗钢产量的14.6%。经不完全统计日本04、05、06年粗钢产量分别为1.12亿吨、1.13亿吨、1.16亿吨,相应特钢产量分别为2345万吨、2483万吨、2100万吨,占当年粗钢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1%、21.9%、18%。而近几年欧洲和美国的特钢产能分别占总粗钢产能的18-20%,可见我国特钢产能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诚然31家特钢并不是国内全部的特钢产能,但其总体比例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2、品种结构 分析

2006年31家特钢企业生产的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不锈钢总量分别为2480.9万吨、1220.0万吨、1215.8万吨、174.8万吨,占钢总产量百分比分别为49%、24%、24%、3%,其中非合金钢就占接近50%,很明显低档次品种所占比例仍较大,而2005年31家特钢企业生产的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不锈钢总量分别为2355.1万吨、1159.9万吨、1047.6万吨、132.7万吨,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50%、25%、22%、3%,与2005年相比,2006年品种结构向高档次的转变并不明显。2005年高合金比为3.8%,2006年高合金比为4.3%,与2005年相比提高0.5个百分点。

3、主要用途品种情况

2006年31家特钢企业共生产齿轮钢144.7万吨、轴承钢207.4万吨、工模具钢50.2万吨(其中模具钢17.3万吨)、耐蚀高温精密合金1.4万吨、不锈钢174.8万吨,占总产量比例分别为2.8%、4.1%、1.0%、0.03%、3.4%。2005年31家特钢企业共生产齿轮钢143.0万吨、轴承钢197.1万吨、工模具钢46.9万吨(其中模具钢16.2万吨)、耐蚀高温精密合金1.1万吨、不锈钢131.8万吨,占总产量比例分别为3.1%、4.3%、1.0%、0.02%、2.9%。

4、国内外不锈钢总体生产情况

2006年全球不锈钢领域在粗钢产量空前增加达到2780万吨,总计比去年增加接近14%,通常每年的增长是5%。2006年欧洲不锈钢产量增加12%。美国市场不锈钢产量从2005年的220万吨增加到255万吨。亚洲地区不锈钢的增加达到15%,尤其是中国市场今年粗钢产量增加显著。2006年产量达到500万吨,是全球产量增加最多的国家,而且中国的产能远远大于产量。此外在未来几年也有新的产能增加。来自中国的产能严重影响亚洲其他国家的增加。

2006年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没有增长。日本市场由于市场的强劲需求增加了2.7%。

第二节 2007年特钢工业发展趋势

特钢的品种有几百种,它是合结钢、合金钢、工具钢、耐热钢、耐腐钢、模具钢等的总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特钢的品种及技术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多,世界上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等是特钢品种较多的国家,我国与上述四国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我国航天、核能、石油化工等技术的发展,我国特钢的品种正与上述四国缩小差距。我国特钢的出口量有限,但进口量也是偏少,去年我国特钢消费达百万吨以上,今年特钢消费有望超近去年10-12%。特钢的价格一直是居高不下,今年特钢的价格将稳步上扬,将在现行的基础上居高不下。特钢有着巨大的后功支持价格走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原材料大幅上扬

时下1#镍由一月初的30.8万元/吨上扬至35.8万元/吨,45天的时间上扬四次,每吨上扬5万元左右,并呈继续上扬的趋势,不仅促使不锈钢板系列大幅升温上扬,而且使耐热钢、耐腐蚀钢等大幅升温上扬。含镍的模具钢5CrNiMo每吨上扬800元左右。钼精矿FeMo70由28.5万元/吨上扬至29.4万元/吨,每吨上扬7500-9000元左右,使含钼的合鑫钢35CrMo西宁产由6400元/吨上扬至6600元/吨。稀有金属钴每吨由26.3万元左右上扬至43.6万元/吨,使含钴的高工钢W6Mo5Cr4V2Co8由12.8万元/吨上扬至15.6万元/吨。同时铬铁也大幅升幅上扬,华东地区高碳铬铁8750-8940元/吨之间,低碳铁由11650元/吨上扬至13700元/吨。因而使合结钢各系列每吨上扬200元左右,轴承钢40CrΦ70杭钢产由3450元/吨上扬至3650元/吨。时下电解锰每吨上扬300-450元左右,重庆地区电解锰为1200元左右,广西地区为11750元/吨,华东地区为12700元左右。锰无素的消费量日趋增大,因造船板、容器板、弹簧板、重轨等都含有较高的锰元素,这些品种价格大幅上扬就是这个原因。业内人士认为特钢各品种,将呈稳中上扬趋势,上半年将是现价居高不下的运行。

二、消费力度增大

特钢不仅是棒材而且有板材、管材等,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造船工业、石油化工业、核电工业、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特钢的要求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大。2006年我国机械制造业增幅为36%左右,今年虽没有这私大的增幅,但20%以上的增幅还是确保的,对特钢的需求还是大幅度增加。同时特钢的产能不像板材那样大幅度增加,特钢的产能是有限度的,因此特钢升温上扬的空间是大的。

三、竞争力度小

特钢生产周期长、品种多、规格多,增产有限,同时生产特钢的企业重庆和首特两钢厂在搬迁,只有东特、长城、上钢五厂、西宁特钢、大冶特钢等,这些企业增产能力有限,市场不时的会出现品种短缺、规格不全等,市场形不成竞争,上扬的机遇增多。2007年特钢的需求大幅增加,供不应求的格局时有出现,特钢价格居高不下的运行是大势所趋。

第三节 中国特钢业未来展望

一、当前我国重点特钢企业装备及流程现状

1、国内特钢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初炼炉容量明显增大,电炉容量大于或等于50吨的企业已有12家,共16台。大冶、兴澄、西宁和太钢已采用电炉配铁水或以铁水为主原料的操作工艺,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和降低消耗创造了条件。但与国外特钢企业的高炉—转炉流程相比,钢中残余元素高、成本竞争优势弱。

2、从炉外精炼设备而言,由于受初炼炉容量的限制,精炼设备普遍偏小,而且大部分采用LF精炼,个别企业无真空处理设备。

3、从连铸设备而言,兴澄、抚顺、上五、西宁、贵阳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合金钢连铸机,这些连铸机均配有钢包和中包称重系统,保护浇铸、液面自动控制、结晶器电磁搅拌、轻压下和二冷自动配水等装置和系统,个别铸机还装有末段电磁搅拌,但国内特钢连铸坯断面普遍小于国外特钢厂,限制了一些大规格材的连铸生产。

4、从轧钢设备而言,兴澄、抚顺、上五、大连、北满等企业配有连轧生产线,而其他一些厂只有半连轧或横列式轧机。这些连轧线少数是大规格棒材连轧外,其他均为小规格的棒线材连轧,限制了大规格棒材的生产。

5、国内部分特钢企业缺乏完整的钢材后部精整热处理设备,限制了一些对表面尺寸和质量有严格要求的钢的生产。

二、2007年特钢 行业 生产经营情况预测

在市场拉动下,2007年国内特殊钢仍处于良性增长期。“市场需求潜力大、产品升值空间大、企业运营困难大”是2007年特钢运行基本格局。2007年特钢市场的主要矛盾、竞争焦点是品种质量。市场优势取决于品种质量,经济效益来自品种质量。节约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特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电、废钢、铁合金等电力和原材料资源吃紧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是中国特殊钢发展的瓶颈。

1、下游 行业 运行态势良好。预计2006年机械 行业 销售收人和完成工业总产值均在15%~18%左右。机械 行业 出口交货值增长23.69%。

2、成本压力依然较大。国内废钢资源不足,钢材需求强盛导致废钢价格攀升,特钢企业电炉钢成本的55%来自于废钢。特钢企业电耗成本占总成本的15%,国内电价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保证合金钢性能所必须的铁合金处于高价位,中国特钢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原料价格方面,2007年重要特殊铁合金的市场价格受到人民币汇率、能源以及国际基金问题和特殊合金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价格波动幅度及频率将显著增加。钨铁的价格将在17万元/吨~20万元/吨之间波动;钼铁的价格将在27万元/吨~30万元/吨之间波动;钒铁的价格将在14万元/吨~18万元/吨之间波动;镍的价格将在11万元/吨~15万元/吨之间波动。

3、2007年国内合金钢材比例仍上升。2005年合金钢比7.01%;2006年合金钢比预计7.22%;2007年合金钢比预计7.45%。

4、2007年国内优特钢供应能力继续上升。预计2007年国内优特钢中、低端产品供需基本平衡或供略大于求,但2007年国内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钢品种将较快发展,特钢出口也有较快增长。预计2007年优质棒材需求量将达到1600万吨;板材550万吨;无缝管500万吨;线材550万吨。

5、2007年制造业用部分特种钢材供求矛盾仍比较大。主要品种有:发电设备用管板材、汽车用钢板、取向冷轧矽钢片、模具用钢材、锻造用钢材、高级轴承用钢材、特种合金钢丝、合金钢管、高温合金、钛合金等。

6、2007年特钢粗钢产量预计4950万~5000万吨。其中,非合金钢2350万吨;低合金钢1200万吨;合金钢1450万吨;优质合金钢200万吨;特殊质量合金钢1200万吨;不锈钢180万吨。

7、2007年国内特钢产量质量进一步提高。以汽车用汽车悬挂簧用钢为例,高质量弹簧钢银亮材其抗拉强度Rm>=1900MPa,疲劳寿命达到300万次未断,其性能达到德国大众公司同类产品水平。

三、中国特钢 行业 “十一五”发展趋势预测

1、国内特钢工艺装备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各特钢厂不同程度地对各自的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但与国外先进流程相比,仍缺乏完整性,系统工艺技术及工序界面技术尚需提升,致使新上生产线先进装备未充分发挥效益。即使基本上建成了“四位一体”的生产线,也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难以达到专业化生产,限制了效益的提高。

2、提升产业集中度。

在政府导向和市场配置下,逐步形成三大特钢企业集团和三大专业化特钢企业。

3、提升专业化水平。

提升高速钢专业化;合金钢线材专业化;不锈钢专业化;精密合金专业化;高温合金、钛合金专业化;大棒材专业化;合金钢中厚板专业化;合金钢管材专业化;合金钢丝(制品)专业化。

4、发展高性能特殊钢。

在质量和性能上做到高纯净度、高均匀度、高晶粒度技术,高表面质量技术;在降低钢材生产成本方面,开发连铸连轧技术、控轧控冷技术;在降低零件加工成本方面,开发易切削技术、非调质技术、在线退火技术。

5、创新工艺技术。

开发高品质洁净钢,使钢中夹杂物的状态(种类、大小、分布)不影响钢厂后部工序的正常生产,也不影响使用性能和使用要求的正常发挥所应有的洁净度。“冶炼-精炼-连铸”炼钢工艺流程要满足提高钢水的洁净度、发展洁净钢的要求。特钢厂(含连铸)应做到洁净钢的生产,连铸应做到“无缺陷铸坯”生产。

6、“十一五”期间特钢重点品种需求。

高强度齿轮钢、耐压齿轮钢、冷锻齿轮钢、长寿命弹簧钢、螺旋悬挂弹簧钢、耐延迟断裂高强度钢、微合金非调质钢、易切削钢,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包括油井管、油气输送管、军工配套及高新技术产业用材。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