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女装产业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9 10:49:14

中国的女装业目前的形势可谓百花齐放。据不完全统计,女装企业已超过30000余家,品牌亦有3万余个。从出口贸易到零售商店,中国女装业都展示出强大的活力和雄厚的实力。但是,中国的女装业毕竟刚刚起步,技术、工艺、设计、管理、营销等等各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女装业的产业结构在现阶段存在有明显的不协调。

一、女装企业绝大多数以私营企业为主,缺乏规模效应

中国女装 行业 中,私营业主的比重占了绝大多数。这跟一直以来国家重视基础产业建设、大型企业投资政策有关;另一方面,这也跟女装业易于介入、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投资风险不大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纵观中国主要的女装生产基地,如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地,私营女装企业占90%以上。
中国的女装企业都缺乏规模经营的能力。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企业经营主自身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国女装现时的市场特点所决定。

中国女装业目前呈现出的是一种百花齐放的现象。但实质上大多数女装生产企业没有多少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能力,处于低质经营状态下的企业居多。由于缺乏对女装业系统、全面的把握,对于女装发展方向和先进理念的掌握能力匮乏,导致了企业不敢过多地投入。再者,由于女装生产没有过多的技术障碍,市场上盗版、仿版的现象层出不穷,泛滥市场,人为导致“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样对于那些有能力开发新品的女装企业而言,其用于开发和设计的额外支出,却无法及时有效地从市场中获得回报,如此循环,必然影响到企业的开发积极性和资金状况。这也就形成了女装 行业 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企业形态。

中国女装业呈现出来的这种特点,从国外女装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是不正常的。邻近的韩国,人口仅为5000万左右,但其女装品牌“迪可”年销售额却达2亿美元(约合近17亿元人民币)。而在国内(内地)女装企业中独占鳌头的上海女装品牌“斯尔丽”在中国这个近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中,仅有每年约3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而邻国日本,人口约1.3亿,但其排名前三位的女装品牌WORLD、ITOKIN、ONWARD坚山的年销售额分别为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亿元)。当然这其中还有这些国家经济较为发达的缘故,但这却是一个 行业 走大走强的一个标志。

二、进行品牌经营的企业较少,加工为主业的居多

低质经营一直是中国女装企业的一个顽疾。各种品牌五花八门,但实际具备品牌素质的却廖若晨星,大多数女装企业都是停留于加工为主的生产型企业类型。

具体表现为:

1、没有自成风格、自有特点的女装产品;

2、没有持续发展、系列开发的能力;

3、没有品牌经营应具备的管理控制;

4、进行出口返销的产品销售;

5、缺乏应有的对国内市场需求的针对性产品及相关品牌运作。

实际上许多颇具实力的女装生产企业,不愿将资源用在对于国内女装市场的开发上。如许多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大多以国外订单为主,为消化库存或返货才申请了一个女装品牌名,而实际上并不是进行品牌的实质性开发。一些规模较小的女装生产企业为谋求生存,在市场销售不足以满足实施品牌战略的情况下,也只能接接订单为人加工来缓和资金上的压力。

三、沿海分布较广,内地较少

从女装生产的地理布局来看,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上海等重点女装生产基地都处于沿海位置。

这主要是因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引导作用,还有就是,沿海地区便利的交通运输、相对完善的基础工业资源、丰富的人力资源、较为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理念等等,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这些地方都有着集中的消费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但从国家“十五”计划中可以看出,国家正逐步调整发展重心,逐步加大对于中西部的经济投入,而内地理为庞大、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对于现阶段尚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女装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发展的方向。

四、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资本型企业缺乏

现阶段的中国女装企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为主,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一方面,帮助国家消化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另一方面,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为企业赢得了竞争优势。

但单纯依靠劳动力优势来参予市场竞争的风险正逐渐加大。目前,东南亚如泰国、越南,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还有非州、南美州等一些国家都开始显露出强大的劳动资源竞争能力。这意味着中国的女装业急需有个提升,包括现在正在大力促进的“品牌战略”、 行业 结构调整等均是一种 市场发展 的潜在需求。

同时可以看到,“品牌战略”的实施、 行业 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持,需要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达成全面提升。女装企业如果仅凭自有资金的累积,在目前女装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之下,很难在有效时间内完成迅速发展的目标。所以,女装企业需要在资金渠道上都费心思,在大量引入外来资金的情况之下,将促成女装企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型企业的顺利转变。

五、产业结构内缺乏有生机制的协调作用

中国女装业中所呈现出的这种“低而大”的现象,是一种 行业 发育不足的表现。它的弱点是显而易见的,尤其重要的是女装 行业 缺乏应有的成长机制。

一个 行业 的成长需要在市场、政策、技术、协调控制等多方面共同作用下得到全面支撑,多个重要的“资源补给”形成了 行业 成长的有生机制。对于现在的国内女装业而言,几个主要的缺陷是影响 行业 成长机制的重要因素:

①服装协会的作用尚未全面展开

服装协会是服装 行业 内的一个核心组织。一方面,它执行国家授予的一些管理监督职能;另一方面,满足 行业 的发展需求;还有就是进行一些辅助性、协调性的日常工作。中国的服装协会目前所做的大都是宏观上的一些工作,但对于具体市场、 行业 内企业的具体运作方面涉及不多。比如说,对于管辖内商场与女装企业间利益冲突导致消费市场不正常波动;还有对于女装劣质、盗、仿版,盗、仿牌等不良现象与相关职能部门、企业间进行协同合作等。

②缺乏针对性强的专业 研究 机构

国内女装长期以来一直没能创出有竞争力的世界女装品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生产技术、剪裁工艺、潮流跟进等方面缺乏优势。这一点上必须依赖于针对性强的专业 研究 机构,而这种机构的建立最好由国家投资或由 行业 协会牵头进行筹资组建,个别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投入和专业的管理也是做不好的。只有结合先进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正确引导,才能将整个 行业 带入一个理性成长的发展轨道。

③缺乏资本的导入机制

国内女装业是服装产业中少数几个不受资本市场关注的 行业 之一。固然是跟目前的国内女装业不够成熟和规模较小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女装业内缺乏一种资本的导入机制。其实作为国家创汇的重点 行业 ,国家在相关政策上应有所扶持,不能一概而论。2002年所创造的外贸顺差中,女装业出口产品占了其中的近1/3。当然这种机制的建立涉及到企业、协会、银行、证券市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等等,需要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④建立相关的女装业规范体系

女装企业多,品牌多,市场占有面大,这些都直接造成了女装业的管理难度。但一个 行业 的健康成长,必须要有一块适合生长的土壤,这就是一个公正、公平、积极的市场环境,建立相关的 行业 规范体系是建立这样一个市场环境的根本保证。女装业的规范体系是一个系统的综合体,它包括:市场规范、产品规范、 行业 规范、产权规范等等许多方面。这对于一个 行业 的产业结构来说,是这个结构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