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其他小家电市场

发布时间:2019-11-29 11:01:25

第一节 电扇

尽管空调已进入百姓家庭,并使许多家庭拥有多机的上升之势,但电风扇还是占据家电市场的很大比例,一些新颖的款式,低廉的价格还是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老牌的吊扇颇受外地民工和租赁房者的欢迎,台式转页扇因价格便宜,品种多样,销售量一直排在前位。

广东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电扇生产基地,电扇出口量也逐年快速增长。广州海关统计,入世前的2001年广东出口电扇1.1亿台,至2006年出口量已达到3.5亿台,5年间增长了2.1倍。2007年前2个月,广东出口电扇6197.6万台,价值3.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1.7%和22.3%,分别占同期我国电扇出口量、值的66.6%和79.9%,继续高居全国各省区榜首。

广东电扇出口仍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出口4839.2万台,价值2.7亿美元,分别增长3.3%和10.9%,分别占广东电扇出口量、值的78.1%和69.9%。值得高兴的是,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增势强劲,出口1226.4万台,价值1.1亿美元,分别迅猛增长54.3%和61.1%。广东电扇的出口市场仍以香港、美国和欧盟为主,对以上3地分别出口2313万台、1843.8万台和612.1万台。

据专家具体 分析 说,城市购买电扇者主要有三大类消费者:

1、与空调相配合的消费者。

安装空调后,使用中由于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流动性较差,温度虽低却缺乏凉爽之意,尤其是大房间,此时如果室内加装一台吊扇,这种状况则会被改善。

2、新产品引发新的市场需求。

以前的传统电扇只能提供平直、生硬的送风方式,而今随着电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种新品因其风力柔和、式样新颖、设计独特,而成为广大电扇老用户更新换代的最佳选择。

3、消费者是因为“性价比”而选择电扇的。

电风扇畅销与城市的居民结构有很大关系。城市的暂住人口很多,但这些人中大部分是没有固定场所,搬家的次数比较频繁,为了搬家时的方便或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不购买空调。目前市面上的电风扇品种多、价格低,比较受打工一族的青睐。

第二节 洗碗机

1、我国洗碗机市场难以打开

在国外,洗碗机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厨房用具,尤其在欧美国家和地区,洗碗机的普及率达到70%以上,而在国内,洗碗机产品的拥有率还很低。统计显示,2003~2006年,我国洗碗机产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2003年的三十多万台上升到2006年的一百多万台,而在国内洗碗机的销量很低,仅为几万台,与洗碗机产量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而且,洗碗机产量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销量的增长率,这说明我国洗碗机市场还未打开。

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家庭居住面积逐步扩大,再加上我国消费群体众多,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洗碗机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从上个世纪末发展至今,我国洗碗机市场仍未全面启动,不仅让众多家电生产企业在这方面栽跟头,而且部分企业为之付出惨重代价,以破产告终。既然我国洗碗机市场潜力无限,那家电企业为什么难以打开这个市场,下面我们具体 分析 一下原因。

1)广告投资低,产品宣传不够

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可以发现,在当今信息时代,在电视上很少欣赏到洗碗机的广告画面,广播里也很少听到洗碗机的声音,报纸杂志上也很少看到洗碗机的身影,与其他家电产品相比,整个国内洗碗机 行业 的广告投放额不足其他家电产品的零头,可以说,洗碗机生产企业对产品的宣传力度是微不足道的。企业宣传力度小,人们对产品的认知度就不高,很多消费者对洗碗机的性能、耗水量、耗电量还存在误区,再加上,人们觉得洗碗机尚属超前消费产品,还没有进入消费者必备的家用电器行列之中的消费观念,洗碗机市场的打开面临很大阻碍。

2)产品本身存在不足,亟需创新

目前国内市场上多数的洗碗机生产线是从国外引进的,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设计结构上过分地仿照国外洗碗机,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不同,欧美一些国家使用的餐具主要是以盘子和扁平的盆类为主,所以洗碗机架子更适合装盘子而不适合放中国的碗,而且中国比较重视食物的煎、炸、烹、炒,餐具比较油腻,这是消费者担心洗碗机能否洗干净的最主要原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洗碗机进入中国家庭的步伐。

3)产品价格也是阻碍洗碗机进入家庭的一个因素

由于洗碗机属于一种高档消费品,在经济不允许的情况下,消费者很少将其排在家电行列的首位,再加上,洗碗机少则一千元,多则四五千,让许多消费者可望不可及。目前,我国洗碗机的普及率达到1%左右,可是,拥有洗碗机的家庭多是那些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的高消费群体。所以,洗碗机生产企业应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来开拓市场。

2、我国洗碗机市场的发展前景

洗碗机的普及应用受到家庭厨房使用面积、水电价格、专用洗涤剂的使用、生活消费观念与习惯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是以碗为主要餐具的国家,碗具类型、规格、式样五花八门,且凹度大,而洗碗机大多采用通用的喷淋式,水流不强,冲刷点不能遍布碗壁各处,不如手洗干净。加上目前洗碗机价格偏高,又费电费水,一般工薪阶层宁愿用手洗碗。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90%以上的消费者对洗碗机的功能、性质一无所知,并且对洗碗机的洗涤范围、洗净度、耗水量、耗电量和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疑虑,已购买和正打算购买的不足1%,但有40%以上的消费者考虑将来可能会买此类产品。这表明,目前我国洗碗机尚处于被消费者了解认识的阶段,在国内尚属超前消费产品。但是随着家务劳动日趋电器化的发展,随着城市家庭居住面积的逐步提高,我国洗碗机市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据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已达1.6亿户,即使每年只有1%有家庭购买洗碗机,其年市场需求也在百万台以上。另据有关方面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十大城市的调查,全国洗碗机市场容量在700万台左右。中国轻工信息中心的 研究 分析 显示,洗碗机有可能成为近几年我国家用电器中增长最快的一种产品。据此有关专家认为,家用洗碗机有望成为继彩电、洗衣机、冰箱之后的中国家电消费热点。

第三节 豆浆机

近年来,我国豆浆机产销量连续保持强势的增长势头,市场需求旺盛。

1994年,山东的一家名为九阳的小家电企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豆浆机,揭开了中国豆浆机产业的序幕。此后不到半年,市场就涌现出50多家豆浆机生产企业,仅它的诞生地山东就不下20家。然而好景不长,没两三年功夫,豆浆机便江河日下,产品无人再买。究其原因,市场上的豆浆机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给产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到了1997、1998年,豆浆机被打入“冷宫”,市场上难觅踪迹。50多家生产企业,只剩一两家“艰难”度日。2001年,荣事达和美的等企业先后进入豆浆机市场,但不久又纷纷退出。之后,经过市场消化和调整,豆浆机企业由多变少,品牌由散变精,质量逐步提高。如今,九阳等几个主要的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占到90%以上,整个豆浆机市场份额也从最初的1亿元迅速增加到7亿元。

目前,豆浆机在各地商场持续热卖,与几年前豆浆机市场偏“冷”的情况形成强烈反差。

豆浆机在款式、功能和质量上的全面提高,说明中国豆浆机产业经过市场多年优胜劣汰,逐步走上了技术化、品牌化的道路。

豆浆机市场份额的扩大,根源于豆浆机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和消费群体的变化。以九阳为例,12年来,通过7次技术创新共产生30多项国家专利,从“文火熬煮”到“全循环精磨技术”,再到“X型旋风刀片”和“拉法尔网”,驱动着豆浆机 行业 的蓬勃发展。

同时,豆浆机的消费群体也在逐步扩大。2004年之前,豆浆机消费群体主要集中于中老年群体。而2004年市场上推出全营养豆浆机后,消费群体迅速扩大,青年和儿童等也喜欢上了喝豆浆。

据了解,西方国家豆浆机类的小家电普及率达80%以上,但据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家庭中厨房小家电的普及率不足1%,一些小城市连这个百分比都达不到,而农村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豆浆机颇具市场潜力。未来二三年内,随着消费者认识的提高,豆浆机的销量有望节节上升,并凭借实用、精巧、创新的品质走进千家万户。

第四节 加湿器

1、三类产品存在于市场

1)最基本的是电加热式加湿器,其工作原理是将水在加热体中加热到100摄氏度,产生蒸汽,用电机将蒸汽送出,其缺点是耗能较大,不能干烧,安全系数较低、加热器上容易结垢。

2)超声波加湿器,其采用超声波高频震荡,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通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其优点是,加湿强度大,耗电仅为电热加湿器的1/10至1/15,无水自动保护。其缺点是,对水质有要求,一般要求纯净水,否则易生成水垢,或增加一个软化水质装置以降低水垢生成。这一缺点也就导致了“白粉现象”,即含钙镁离子较多的水在高频震荡下会产生钙镁离子(白色物质),随着水雾喷出,散落到了加湿器周边后附着在物体表面。

3)纯净型加湿器,通过分子筛蒸发技术,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彻底解决超声波加湿器带来的“白粉”问题。这一类型加湿器最大的优点是不受水质限制,且节能。

2、功能更迭几无进展

从三种类型加湿器产品的功能原理 分析 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第一种加湿器应该属于被淘汰的类型,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在北京国美、苏宁、大中等家电卖场,这类加湿器已经不在销售之列,完全不见踪影。但在一些小商品批发市场,这类加湿器仍然有不少杂牌军活跃其中。不过,已不是主流。

超声波加湿器与净化型加湿器在销量上则难分伯仲,主力宣传净化型加湿器的厂家力言“后者销量已超过前者”,在净化型加湿器上并未下大力气推广的厂家其口气却全然相反,其理由是:一,净化型加湿器比超声波加湿器每台价格贵出200元以上,这对于定价不高的小家电确实差距已经很大了;其二,净化型加湿器因为没有喷雾产生,由于消费者的心理作用,从而对其加湿效果仍持怀疑态度,而且超声波加湿器的喷雾有时还可用作面敷或作医疗雾化。苏宁电器北京小家电部部长王磊表示,两者在销量上比较平均,但由于厂家正大力促销净化型加湿器,所以其销量上升势头较猛。

事实上,无论哪种类型产品的销量会出现较大增长势头,都无法改变加湿器产品很久没有更新的事实,相关专家如此提醒大众。根据记者的采访,其结果确实如此。记者在去年冬天甚至在2004年初做相关采访时,所观察到的加湿器种类就是这样三种,而今年再去观察,除了外观有所变化或者在产品外表加上一个湿度表以外,仍无新意可言。

2、市场愈显垄断之势

与产品功能更迭日益单调相对应的是,加湿器市场的品牌数越来越少。在家电卖场至少能看见四五个品牌相角逐,亚都等品牌也坦言当时市场仍存在一些竞争品牌与之抗衡,如爱普等,所见品牌极其稀少,甚至有些卖场只有2个品牌。苏宁小家电部部长王磊表示,北京苏宁系统中90%左右的加湿器销量来自亚都一个品牌。其他品牌早已不在其竞争之列。而这一情形不仅仅发生在北京,其他城市亦是如此,如沈阳市等。

一个 行业 如果出现垄断,必将影响其技术更新。这或许就是加湿器市场目前种类乏善可陈的重要原因,如果加湿器 行业 能够如同其他家电产品 行业 那样百花齐放,其结果亦非如此“形单影只”。

而垄断的另一大后果则是——价格的“独裁”,目前市场上一台普通的超声波加湿器大多在300元-400元左右,最低的促销价也在200元以上;一台净化型加湿器则在400元以上,有的甚至到了200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从去年至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加湿器市场正呼吁更多竞争者参与其中,以期望带给消费者更多透明的东西。

第五节 空气净化器

自2007年初以来,一直在家电市场中遭受冷遇的空气净化器在各大电器卖场上就表现得异常抢眼。近期空气净化器的销售量大约是以往同期的三倍,并且购买群体除了一些机关团体外,家庭购买占了大头。

1、市场空间亟待净化

近些年,国内生产空气净化器的企业风起云涌,空气净化器品牌有上百家,品种近千个。空气净化器不像其他家电那样,消费者仅凭感觉就能大致鉴别其好坏。因此,一些厂家就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大炒概念,使消费者一头雾水。

由于国家对空气净化器还没有制定出标准,所以目前市场上的净化器无论从产品性能,还是产品质量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产品只是针对部分空气污染物有一点净化效果,甚至有的产品根本没有任何效果还有负作用,也堂而皇之地称为空气净化器或空气清新器。有的产品虽然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其使用寿命又太短(一周左右)。更有甚者,个别企业将其产品的净化作用夸大或变题发挥,如单一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冠名为“氧吧”,臭氧发生器冠名为“活性氧”等等。市场的不规范,厂家的恶性竞争,导致空气净化器这一在国外非常看好的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并未能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热情。然而,非典把空气净化器的市场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了。受非典的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有了极大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另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开始正式实施,这无疑也为此次空气净化器的热卖添了一把火。

空气净化器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两代及四种类型的产品,第一代产品是利用过滤、吸附、磁化、静电吸尘、负离子消除烟尘等净化器。这种以物理净化为主的空气净化器,缺点在于无法消除由异臭异味、病原菌、病毒、微生物等造成的污染。第二代产品是以产生臭氧负离子为主要功能的空气净化器。臭氧具有消毒、杀菌、除臭去味和去颜料色素等功能。但是臭氧仍然存在不能分解有机污染物的缺点。目前,以HOSOM为代表的新一代空气净化器已经进入市场,它给空气净化器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一场群雄逐鹿的商战

发达国家的空气净化器市场目前相当成熟,日本和美国是世界上两大空气净化器生产国和消费国,其年需求量总和在1000万台左右。有消息称我国商用净化机和家用净化机今后一至两年内市场的需求规模分别可达到200亿元和1000亿元。

瞄准这一巨大市场空间的商家已跃跃欲试。无论是专门用于空气净化的净化器,还是附加净化功能的其他家电产品,均可谓琳琅满目。其中飞利浦、亚都还在商场设立了空气净化演示箱。另外,海尔空气清新机在年初的强力介入,也为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未来走向带来些许悬念。

后非典时期的空气净化器消费市场可塑性会很大,为众多厂商引导消费、重新掌握市场主动权提供了良机。与此同时,群雄逐鹿的空气净化器市场也必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大战。

第六节 电熨斗

熨斗是小家电中发展比较平稳的产品,2006年,电熨斗在这些城市的销售量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比2005年增长了7.09%,平均价格也有8.64%的增长。

和其他家电产品一样,电熨斗的销售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2006年的销售高峰分别出现在1月、5月和10月,新年、“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拉动了电熨斗的销售。

在21个城市销售的电熨斗主要品牌当中,欧洲品牌历史悠久,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早,深受消费者的认同,与往年一样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对比2005年,2006年欧洲品牌电熨斗的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由45.61%提高到46.57%。占有率第二的是国产品牌阵营,虽然比例有所下降,但依然凭借价格优势(平均价格在170元以下),占据近三成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是日本品牌,占21.28%的市场份额,比2005年的15.69%有了很大增长,日本电熨斗品牌在2006年的“丰收”主要得益于中高端产品阵营的快速成长。

21个城市中,销售量份额排位前四的都是一线城市,分别为上海18.36%、北京16.77%、广州8.2%、深圳7.64%,说明这4个城市仍是电熨斗生产企业争夺的最重要阵地。然而, 分析 其增长数据可以看出,这几个城市除了北京依然保持11.35%的增长率外,其他城市均上升乏力(上海增长6.31%、广州增长0.61%、深圳为零增长)。

2006年电熨斗销售量增长率排名前三的城市是福州、昆明、杭州。其中,福州市场的增长可谓神速,增长率高达48.95%;杭州、昆明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增长率分别为14.38%和12.11%。北京则以11.35%的增长率位居第四。由此可见,除了一线城市外,福州、昆明、杭州也已成为厂商的必争之地。

2006年,全国21个城市电熨斗的平均价格比2005年上涨了8.64%,由2005年的184元上升至2006年的200元,这主要是由于电熨斗中均价相对更高的蒸汽电熨斗比均价较低的传统电熨斗销售量增长得更快(蒸汽电熨斗增长8.32%,传统电熨斗增长3.72%),导致整体市场均价的上升。

目前中国消费者对均价低于200元的低端电熨斗产品更为青睐。2006年,监测范围内的全国21个城市销售的电熨斗产品中,200元以下的低端产品占有率竟然高达68.15%,其次则是200~399元的中低端产品,比例为25.21%。而市场中400~599元的中高端产品,以及60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都很小,分别为3.23%和3.4%。

在中国、日本和欧洲品牌中分出低端、中低端、中高端、高端4个价格段,可以看到,中国品牌在低端产品上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其他价格段比例都较小,欧洲品牌在高端市场中竟然占有超过八成的份额,而日本品牌产品在中端的比例较大。这一点在不同来源地品牌的平均价格走势上也有所体现,中国品牌的均价最低,其次是日本品牌,而欧洲品牌均价最高。

电熨斗销售渠道中,家电连锁店和独立店的销售量份额比2005年有了明显增长,而百货商店和超市的份额则显著下降。家电连锁店增长最为迅猛,由2005年的27.3%上升到2006年的32.1%,独立店也由2005年的8.9%上升到11.0%。而百货商店和超市的份额分别从2005年的34.8%和29.0%下降到2006年的30.0%和26.9%。

作为电熨斗中的高端产品,2006年无线电熨斗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缓慢,数据显示,无线电熨斗2006年度销售量竟然是负增长,增长率为-2.03%。这主要是因为无线电熨斗更加趋向高端,与有线电熨斗的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GfK的监测数据表明,2006年,无线电熨斗的平均价格为612元,比2005年413元的均价上升了48.4%,而相比之下,有线电熨斗的均价为194元,比2005年181元的均价仅上升了7.2%。正是由于无线电熨斗均价的增长,相对有线电熨斗价格高昂,使得中国的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