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顺丁橡胶市场上(下)游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9 10:55:48

第一节 顺丁橡胶市场上游产业 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

顺丁橡胶是1,3-丁二烯采用定向溶液聚合方法得到的高顺式1,4结构含量的聚丁二烯,称为聚丁二烯橡胶,是有规立构橡胶,简称BR,高分子量的顺丁橡胶分子量为(80-120)×104;中高分子量的顺丁橡胶分子量为(25-40)×104。因此,上游产业主要是丁二烯产业。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生产主要是从乙烯副产C4馏分中抽提丁二烯,也有采用丁烯氧化脱氢法的装置在运行。我国从乙烯副产C4馏分中抽提丁二烯主要有乙腈法、DMF法和NMP法,乙腈法由我国兰化公司 研究 开发,DMF和NMP法均为引进技术。1995年以前引进的丁二烯抽提技术均为日本瑞翁公司的DMF法,1995年后又引进了德国BASF的NMP技术。

丁二烯主要来源于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副产物碳四馏分。我国目前有19套丁二烯装置,均采用碳四馏分抽提法生产,总年产能力为98.7万吨,2003年实际产量85.8万吨,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所属企业。

随着国内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丁二烯的裂解C4资源随之增加,全国丁二烯抽提能力不断提高,产量由2000年59.1万t上升至2005年104万t,年均增长12%。"十五"期间,受合成橡胶及ABS等下游 行业 的需求拉动,丁二烯消费快速增长,2005年表观消费量达117.5万t,年均增长率达11.9%,消费与产量供应增速基本持平。截至2007年5月,我国丁二烯的生产厂家达到18家,生产装置26套,产能为161.4万t/a,约占世界丁二烯总产能的13.55%。我国均是以裂解C4为原料生产丁二烯的,因采用的抽提溶剂不同,生产工艺略有区别。其中采用DMF工艺的装置能力约占国内丁二烯总产能的42.38%,ACN法工艺约占36.56%,NMP工艺约占21.06%。2006年我国丁二烯产量达115.3万t,同比增长15.78%,2001~2006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12.32%。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产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每年都需大量进口。随着齐鲁石化、吉林石化、兰州石化、茂名石化等装置的改扩建,以及上海赛科、惠州中海壳牌和蓝星天津石化3套新建装置的建成投产,进口量有所减少。2004年进口量为19.59万t,2005年减少到14.72万t,2006年继续减少到8.92万t。此外,我国丁二烯的进口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口来源地不断增加。2003年以前,进口主要来自周边的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国从印度、美国、巴西、荷兰等国家进口的丁二烯也不断增加。韩国一直是我国丁二烯最主要的进口来源,近年进口量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

随着乙烯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旗下企业抓住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机遇,纷纷准备新建或扩建丁二烯装置,且主要是和乙烯装置配套,预计到2011年我国丁二烯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270.0万t/a。

近年来,随着我国合成橡胶等工业的迅速发展,丁二烯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2001年我国丁二烯表观消费量为78.25万t,2004年达到106.53万t,2006年进一步增加到121.53万t,自给率达到94.87%(,2001~2006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9.2%。

近年来,我国丁二烯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几乎全部用于生产合成橡胶,逐渐扩大到生产合成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丁苯胶乳以及其他有机化工产品,尤其是在ABS树脂、SBS热塑性弹性体和丁苯胶乳等产品的消费量增幅较大。预计2006~2011年,我国丁二烯的消费量将以年均8.7%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消费量将达到170.0万t,合成橡胶仍将是我国丁二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但ABS树脂的消费比例将继续增长,达到17.65%。近年来,随着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丁二烯的发展很快,预计2011年我国丁二烯装置只要达到65.0%的开工率即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长期供应短缺的矛盾将得到彻底解决。今后,我国丁二烯生产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能耗和物耗,尽快实现C4馏分选择加氢除炔新技术(KLP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化,使我国丁二烯生产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积极开发丁二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如将其转化为丙烯、或用于生产己二腈等化工产品。此外还应积极扩大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确保我国丁二烯 行业 健康稳步发展。

从蒸汽裂解制乙烯联产碳四抽提分离获取丁二烯的途径,在我国现有的丁二烯生产装置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工艺。一是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的DMF法,这种工艺目前为数最多;二是以乙腈为溶剂的ACN法,这种工艺因耗能较高,90年代以来已不再新建,只是在老装置的基础上改革流程,优化工艺条件,以实现节能降耗;三是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的NMP法,这种工艺在90年代新建的装置中采用较多,如吉林化工集团公司、北京东方化工公司、独山子石化总厂等的乙烯项目,均配套采用此法。上述三种工艺各有利弊,其中DMF法和NMP法抽提装置因以往都是从国外成套引进,相对来说耗资较多。只有1996年建成投产的茂名石化公司DMF法抽提装置,系购买国外专利,由国内设计及配备设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这一实践很成功,不仅节约了投资,而且也为今后进一步发展丁二烯的衍生加工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市场前景:

尽管我国丁二烯目前还供不应求,但趋势正在向供需基本平衡转变。从国际看,不少国家和地区产能过剩。其中,美国是最大生产国,年产能力达274万吨,其下游 行业 迫于竞争压力纷纷向国外转移,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丁二烯 行业 抹上了不景气的色彩。"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势必会成为他们的目标,从而对国内供需走向带来影响。

国内方面,为与新建或扩建乙烯装置配套,多家企业准备新建或扩建丁二烯装置,据不完全统计,今后几年可能会新增50万吨丁二烯年产能力。丁二烯下游 行业 ,如顺丁胶、SBS热塑性弹性体等,需求也在增长,ABS将是我国丁二烯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国内信息和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对ABS需求量将较快增长,不少地方都在新建ABS装置,投产后对丁二烯的需求必然增长。但总的看,受消费主要领域合成胶新增产能的限制,随着丁二烯产能增加,国内丁二烯市场将由供不应求转向供需基本平衡。因此,丁二烯厂家在关注量的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质的提高,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第二节 顺丁橡胶市场下游产业 分析

一、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

顺丁橡胶主要用于轮胎工业中,可用于制造胶管,胶带,胶鞋,胶辊,玩具等。还可以用于各种耐寒性要求高的制品和用作防震。因此,其下有产业主要是轮胎工业。

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的持续向好,有效需求增加,加上产能的大量释放,2007年上半年轮胎工业没能抑制住过快发展势头,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6月国内轮胎产量2.48亿条,同比增长23.4%,其中子午胎1.13亿条,同比增长38.2%。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上半年轮胎出口6672.9万条,同比增长30.2%,出口额26.8亿美元,同比增长36.3%。

轮胎 行业 经济运行呈现出几个特点:

1、产品结构优化且升级换代

据轮胎协会统计,其45家会员企业子午化率达到73%,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子午胎销售收入占全部轮胎的71.7%,一直被 行业 视为过热发展的全钢载重子午胎增长出现明显回落,产量1971万条,增长29.3%。以前轿车子午胎以70、65系列居多,现在60及以下系列渐成主流,广州华南轮胎甚至推出了国际知名公司刚量产的缺气保用轮胎和26英寸Y级高性能轿车子午胎;

2、投资热点转向工程子午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十多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在新上或扩产工程子午胎项目。 行业 协会继全钢载重子午胎后再次做出投资过热的预言,理由是市场容量有限,生产技术难度大并被国外垄断,新上企业过多且不具备技术条件。然而也有一些声音对此强烈质疑,认为是市场需求太大,连国外公司都在纷纷扩产还满足不了需求,价格几近翻番,面对高额利润,是投资过热还是竞争不充分值得探讨,毕竟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前提,而恰恰 行业 协会没有预见到工程子午胎市场会如此火爆。

3、原材料价格快速回落

国内天然橡胶价格连续数月低于2万元/t,因此仅仅把它归咎于季节性因素和供应量充足是不够的,原因是资源增长远未达到轮胎生产(意即消耗)的增长幅度。2007年上半年国产天然橡胶27万t,进口72万t,累计同比增长10%;国产合成橡胶108.6万t,进口71.9万t,累计同比增长11.2%。可能的解释是我们的消耗没有一些机构和专家说的那样多,同时不能不说对“资源缺口论”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打击。

4、贸易摩擦加剧

杭州中策轮胎输美事件、美国对中国工程轮胎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案、印度对华斜交轮胎反倾销终裁、秘鲁对我国轮胎出口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等都会对我国轮胎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从前6个月的出口情况看,如按简单加权平均算,我国轮胎出口价格始终徘徊在40美元/条上下,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实际价格是在下降。尽管国家对轮胎出口退税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统一降至5%不尽合理,但从长远看,对于提升产品档次、调整出口结构、缓解贸易摩擦有积极作用。

尽管上半年轮胎生产增长幅度有所回落,但仍显偏快。要关注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国内经济的调控可能带来的市场变化,力争做到有效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原材料供给和生产消耗之间的平衡,避免生产经营的大起大落,实现生产由规模化发展向利润增长的回归,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