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国际润滑油市场的现状(国际润滑油项目市场投资商业计划书 -节选)

发布时间:2019-11-29 10:51:15

第一节 国际润滑油 行业 现状

一、美国润滑油 行业 现状

 美国最新发展的汽油机油规格是APISL及ILSAC GF-3。APISL基本上包含了与APISJ发动机油同样的判断指标。但是SL和SJ还是有一些区别。ILSAC GF-3将取代ILSAC GF-2成为在北美ILSAC及API的下一代的节约燃料的规格。目前,美国的润滑油市场成品油约为800万t/a,内燃机油约占45%至50%。汽油机油比柴油机油多,内燃机油是价格十分敏感的产品,相比于世界其他地方,美国的大多数产品都在相当低的价格水平,对于汽油机油90%是矿油的SJ/GF-2成品油,只有5%左右为全合成或半合成,很小部分是较低的档次。

节能油占轿车用汽油机油市场的主要部分。美国柴油机油市场的质量:90%是CH-4,CG-4及CF-4,10%约为CF及以下级别,它的粘度级别还是以 15W40为主,约占70%。其他为SAE30及SAE40,同时,单级油的数量在减少,因为大多数汽车原厂商对其新机型都不推荐单级油。

氧化氮排放是影响北美的柴油机排放的主要因素,在北美,下一代的重负荷柴油机油规格 API正在朝着满足2002年美国环保局的排放规范而发展。此新一代油品名为PC-9。北美的汽车原厂商为了满足2002年美国环保局的柴油机排放指标,目前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废气循环(EGR)系统。API的PC-9润滑油的技术均围绕满足此要求而开展。

以美国的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汽油机油及柴油机油规格主要是受到环保的压力。汽油机油规格受到燃料经济性驱动,而柴油机油则受制于排放控制。

二、欧洲润滑油 行业 现状

全欧洲润滑油成品油总量为1200万吨/年,其内燃机油比例大体与美国类似,其轿车油机油中40%为15W/20WX矿物油,其质量水平从API SJ/CF,ACEA A/B直至各种汽车原厂商的认可。部分及全合成油增长速度很快,目前已占有30%的市场份额。0W-X及5W-X是主要的合成油级别,这是因为他的优越地位包括燃料经济性和主要原厂商容易接受。  

柴油机油主流产品和优质产品占欧洲柴油机油市场的35%,其余市场为稍低档的(MB227.1/CF及以下级别)占17%,最高档的产品(MB P228.3,CG-4,VDS-2)占13%。欧洲润滑油市场是一个高质量油品市场,他有许多重要的汽车原厂商如MB,VW,PSA,Volvo他们直接影响油品规格如通过ACEA或者是他们的原厂商规格。 

四、亚太地区其它国家润滑油 行业 现状

到2010年,亚太地区润滑油基础油的需求增长率预计为4%。中国和印度将是主要的增长地区。

1990-96年间,亚太地区润滑油需求的年增长率为2.5%,1997年达到峰值990万吨。此后,需求下降4%,1998年为950万吨、1999年为975万吨。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各下降20%。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分别下降6%-14%。

1999年中国基础油生产能力为420万吨,生产量为290万吨;占第二位的是日本,生产能力为300万吨、生产量250万吨;第三位是新加坡,生产能力为140万吨,生产量120万吨。

在未来十年,亚太地区润滑油需求量预计增长50%以上,

第二节 世界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

一、世界润滑油基础油发展史

二、润滑油的发展趋势及对基础油的要求

现代润滑技术的发展是由现代设备的发展推动的,随着大量高性能、具环保要求的设备的出现,润滑油已正朝着高性能、环保的方向发展,所谓高性能,是指润滑油能满足高温、高压、高速、低温、低压、低磨损等设备的特殊要求,所谓环保,是指润滑油节能效果好、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没有破坏作用,因此,润滑油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a. 具某些特殊性能的合成润滑油将逐步取代矿物油。

b. 新的添加剂将不断出现。

c. 基于钠米技术的添加剂受到广泛的重视。

 

四、伊拉克战火烧俏基础油市

伊拉克战争搅动国际油价,国际原油市场风起云涌。作为润滑油“口粮”的基础油,近期市场表现活跃,出现一片“卖方市场”景象。

近期,国内基础油资源出现紧张局面,但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各炼厂基础油价格基本持稳。大部分市场人士对目前国内基础油市场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据悉,支撑国内基础油市场的主要因素,一是受原油资源配置有限的影响,国内许多炼厂为追求汽柴油市场的较高利润加大了汽柴油的生产,国内基础油产量受到影响,使得国内基础油资源显现紧张局面;二是尽管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剧烈震荡,但目前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国内市场各油种的价格。

国际市场:价格坚挺

资源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我国润滑油进口量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其中1月份进口润滑油9.3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2.63%。同时,进口润滑油占表观消费量的比例比去年有所上升,国内产量所占比例则出现下降。

市场方面,3月下旬以来,尽管国际原油价格因伊拉克战争出现暴涨又暴跌的现象,国际市场上基础油的价格却持续坚挺。据基础油进口商反映,韩国方面的进口基础油今年年初以来价格一直在上涨。目前,华东基础油的价格随成本上升比战争爆发前上涨了100元/吨左右。一些进口商还透露,最近到达华东地区的韩国基础油均产自双龙炼厂,主要原因是目前韩国SK的基础油价格比双龙炼厂高很多,两个炼厂的价格差在30美元至40美元/吨。

五、高油价成为市场未来长期走势

纵观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近六年来正步入攀升周期,高位振荡尚未终止。从其走势的发展轨迹来看,仍将高位继续震荡攀升。近年来几经市场调节和各国的较量、协调后,油价有所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有限。2004年7月29日NYMEX9月原油期货升至43.05美元/桶,是21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全球原油供求方面看,如果市场供应满足不了全球经济对原油的需求,高油价将成为市场未来的长期走势。

世界原油主要供应来源之一,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现大部分国家产油能力已接近顶峰。近期欧佩克主席尤斯吉安托罗说,现在OPEC产油能力已启动了88%。本月初,欧佩克主要产油国沙特(有剩余生产能力)的官员宣称他们对当前每桶约35美元的世界原油价格水平感到满意,并称:当前的原油价格水平是"公平的"。沙特的声明反映了国际原油市场的真实供求状态,事实上等于承认它无力再增加石油产量,说明其石油生产能力也日益接近极限。有消息说,欧佩克的一个专家委员会正在 研究 提高该组织价格调控机制范围的问题,并准备在今年10月份向欧佩克成员国提出建议,而成员国最早可能在年底前就这一建议进行磋商。据高盛投资公司估计,在未来5年为了维持实际人均开支,沙特至少需要将原油平均价格维持在每桶30美元。世界原油主要供应来源之二,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西非、中亚、俄罗斯的新油区,开发难度大,投资成本高,有些储量和开采量还未探明。这些地方要等好几年才有可能填补因老油田枯竭而出现的空缺。

世界主要原油需求国如:美国、中国及日本等用油大户,由于对自身产油能力的下降的担心;对供应中断的担忧;对争夺石油资源的需要,纷纷扩大进口。一场原油争夺战在世界范围将愈演愈烈,即打乱了世界原油市场的供求平衡,又推动着原油价格不断创新高。

美国国家环境信托组织(NET)编写的《美国石油和国家安全》报告指出,未来2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增加60%,而发展中国家可能增加115%。这意味着,许多国家将会加入到为有限的石油资源展开竞争的行列中。

国际能源机构近日发表报告预测: 今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达8250万桶,比二季度的7870万桶高出近400万桶,而产油国的增产能力有限,目前,全球仅有100万桶/天的剩余产能。2004年,全球原油平均日需求量将为8140万桶;2005年将增加到8320万桶。2005年,全球原油日平均需求增长量将从高峰期2004年的250万桶减少至180万桶。在供应方面,今年6月份欧佩克原油日产达到2860万桶,大大超出该组织目前实行的限额。2005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原油产量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原苏联国家原油平均日产量将增加58.5万桶,非洲和拉美国家将分别增加37.5万桶和28.5万桶。

欧佩克组织预计,2005年原油日需求量将增长167万桶至8256万桶,2005年的日产量有望提高280-350万桶。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终有枯竭时。世界石油巨头BP《2004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探明储量1.27万亿桶,其中69%属于欧佩克国家,按目前的产能计算,欧佩克原油可开采88年,非欧佩克国家可开采26年。原油产量和供应量能否满足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正在受到全球的关注。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而且许多影响因素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目前情况看,中东局势、欧佩克政策和美元走势等不确定因素仍存在很大的变数,特别是动荡的中东局势以及不可预知且极易动摇市场信心的恐怖活动及忧虑石油供应因俄罗斯石油巨头尤科斯公司(产量占俄罗斯原油的五分之一)被停止石油出口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推动原油价格的上扬。一旦发生突发性政治事件,油价升到每桶45-50美元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

第三节 国际内燃机油市场概况

一、美国内燃机油市场

美国的润滑油市场成品油约为800万t/a,内燃机油约占45%-50%。汽油机油比柴油机油略多,内燃机油是价格十分敏感的产品,比世界其他地方美国的大多数产品都在相当低的价格水平,对于汽油机油90%是矿油的SJ/GF-2成品油,只有5%左右为全合成或半合成,只有很小部分是较低的档次。 

节能油占了轿车用汽油机油市场主要部分,同时继续被所有汽车厂商所推荐使用,因为它们关心的是美国规定的公司燃料经济性(CAFE)。 

其发动机油的粘度级别分布如下: 

5W-30  10% 

10W30 35% 

10W-40 15% 

15W-40 20% 

20W-50 10% 

单级油  10% 

美国柴油机油市场的质量90%是CH-4,CG-4及CF-4。10% 约为CF及以下级别,他的粘度级别还是以15W40为主,约占70%。其他为SAE 30及SAE 40,同时单级油的数量在减少,因为大多数汽车原厂商对其新机型都不推荐单级油。 

氧化氮排放是影响北美的柴油机排放主要因素,2002年排放规格使原厂商们纷纷用废气循环(EGR),API的PC-9就是满足此需求。 

二、欧洲内燃机油市场

全欧洲润滑油成品油总量为1200万t/a ,其内燃机油比例大体与美国类似,其轿车油机油中40%为15W/20W-X矿物油,其质量水平从API SJ/CF,ACEA A/B直至各种汽车原厂商的认可。部分及全合成油增长速度很快,目前已占有30%的市场份额。0W-X及5W-X是主要的合成油级别,这是因为他的优越地位包括燃料经济性和主要原厂商容易接受。 

柴油机油主流产品和优质产品占欧洲柴油机油市场的35%,同时他们的质量等级及粘度等级列于下表。 

性能要求 粘度级别
主流产品
MBP227.1/MAN271
API CF-4/SG ACEA E1 96#2
优级产品
MB228.1/MAN271
API CF-4/SG/SH/SJ
Mack E0-k/2,
ACEA E2-96#2 Volvo VDS VDS-2
  15W-40及单级油
  15W-40及10W-40

其余市场为稍低档的(MD227.1/CF及以下级别)占 17%,最高档的产品(MBP228.3,CG-4,VDS-2)占 13%。欧洲润滑油市场是一个高质量油品的市场,他有许多重要的汽车原厂商如 MB、VW、PSA、VOIVO,他们直接影响油品规格如通过ACE人或者是他们的原厂商规格。 

三、亚洲内燃机油市场

 在90年代末期,尽管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经济放慢,但在新的世纪,亚洲仍然是全世界润滑油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中增长领头的是3个国家,中国、印度及印度尼西亚,在今后的15年,这3个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可能增长3-4倍,尽管使用高质量油使换油期延长可导致油耗降低,但车辆增长的巨大影响使得今后15年润滑油的需求还会有相当的增长。 

亚洲正处于润滑油市场转变时期,为了支持低排放,多数亚洲国家政府都在鼓励润滑油及燃料升级。如中国和印度这些经济发展的国家可以看到其方向是趋于西方环保模式和法规。除中国以外的亚洲主要国家润滑油质量列于下表

国 家 润滑油质量构成 附 注
日本36万t/a SJ/GF-2 60
SH/GF-1 10
SG 20
SE/SF 10
1、主要汽车原厂商采用API质量标准
2、希望要无镁及高灰油
3、大多数汽车原厂商推荐他们正牌油
4、燃料经济性是首先考虑因素
韩国8万t/a SH/GF-2 60SH/GF-1 35
SG 5
1、尽快采用及投资于新规格
2、价格十分敏感的市场
澳大利亚8万t/a SJ 45
SH 20
SG 26
SE/SF 9
1、市场喜欢高一点的粘度规格,主要粘度规格为20W-50
2 、合成油及半合成油已经出现,但市场分额仍小
台湾地区7万t/a SJ 20
SH 25
SG 55
1、合成油占目前市场20%
2、5W-50是很流行的粘度级别
东南亚17万t/a SJ 10
SH 20
SG 20
SF 25
SE 25
1、 质量级别多的市场因为各国发展程序不同
2、 15W-40及20W-50是最流行的粘度级别
3、 合成的及半合成的10W-X油增长很快
印度/巴基斯坦15万t/a SG/SH 21
SF/CC 24
SD/CC 39
SC/CC 16
1、印度主要是柴油机油市场
2、巴基斯坦主要是汽油机油市场

亚太区柴油机油质量及市场份额

国 家    附 注
日本36万t/a CD+/CF+ 70
CE/CF-4 25
CC 5
1、主要日本汽车原厂商使用内部实验来评价他们的正牌油趋于CD+
2、喜欢高灰份低分散剂油
3、由于小松的要求喜欢不含镁的油
4、某些汽车厂商考虑ACEA B1油,考虑其燃料经济性
韩国12万t/a CF-4 50
CG-4 20
CH-4 10
CD/CE 20
1、很快采用投资新规格
2、很多油公司只重视油品的质量水平,并不在乎API认证
澳大利亚10。5万t/a MBP228.3 45
CG-4 10
CH-4 7
MBP228.5
8CD/CF-4 30
1、非常高档油品的市场,并有很多汽车原厂商的认证
2、要求ACEA E规范,并要得到汽车原厂商的认证
台湾地区7万t/a CD/CF 70
CE 30
1、质量还是很高,只是油公司为了使顾客明白,只提出部分质量水平
东南亚23万t/a CD 38
CF-4 25
CC 20
CE 15
CG-4 2
1、CF-4油发展是以CC油减少为代价
2. 由于成本及气候单一,所以单级油很普遍
3、 有一些欧洲(ACEA)影响,但量还是低
印度/巴基斯坦65万t/a CD/Mack T-7 36
CC 57
CF-4/CE 7
1、API CF-4油需求很大,将来将减少CC油,增加CF-4油

第四节 世界车用润滑油的发展前景 

2005年即将问世的Euro IV机油

2007年即将问世的PC-10机油

2009年将要问世的GF-5机油

到2007年,费托合成润滑油基础油(FTBO)的出现将是下一次润滑油基础油质量的大飞跃。这类基础油比PAO的粘度指数更高,并且在许多方面其工作性能超过PAO和现在的III类基础油。

未来润滑油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降低润滑系统成本,延长换油期,通过设备长寿命运行使操作费用大大减少。

二是在工作条件下长期对环境无害和安全。

21世纪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6点:

(1)热氧化安定性好;

(2)低挥发性;

(3)高粘度指数;

(4)低硫/无硫;

(5)低粘度;

(6)环境友好

北美

美国现行的机油标准为API SL/GF-3规格,今年开始推出GF-4和SM规格。现行和新出台的规格中都包括燃料经济性试验,分别是IV A和IV B试验。以程序IV B试验为例,它代表着今天采用滚柱随动阀系的美国发动机技术,它对缺乏添加剂的边界摩擦不敏感,但对油品的粘度非常敏感,要通过该试验,必须使用高粘度指数/低粘度的基础油。提高燃料经济性的目的就要减小油耗,这对油品的挥发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欧洲

为了满足燃油经济性的目标要求,欧洲汽车生产商开始选择SAE 0W-30 作为他们出厂新发动机的装车油;售后服务用油包括了SAE 5W-30/40油,以便达到新一代发动机对高温高剪切(HTHS)粘度的苛刻要求,几个OEM(包括大众、福特和Opel)在它们最新的发动机上优先采用带有较低HTHS粘度的机油,而其它的OEM(如奔驰和宝马)则更不允许HTHS粘度低于3.5mPa·s的高标准。

而且换油期已被普遍延长,其平均标准为1.5-2.0万km。就大众和奔驰而言,OEM规定的汽油机的最长换油期为3.0万km。由于欧洲发动机的平均温度比北美高,所以这些地区要求使用低挥发性的基础油,以避免在发动机温度较高时润滑油变稠,从而影响燃油经济性能的保持、换油期和排放控制。欧洲发动机油挥发性的要求比美国更为严格,如ACEA A3/B3规格的基础油要求Noack挥发性为13%(而美国现行的的GF-3为15%)。也就是说,今后选择机油的时候,尤其是欧洲车,要看是否通过了ACEA2002、VW502.00等最新标准!

国内

我国车用润滑油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不单是基础油有差距,添加剂、配方和台架试验也都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基础油生产企业多数用传统的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精制、加氢补充精制工艺。深度加氢精制装置很少,而PAO合成油装置更少。

目前国内的车用油的主流仍然是SJ/GF-2、CF-4、CH-4,SL/GF-3、CI-4的价格还是让许多人难以接受。不过,由于市场的促进,目前国内调合厂的基础油来源日益丰富,从I类、II类到III类、合成油均能获得,而国际的添加剂公司更是将其复合剂在国内大范围的普及,有利于提升国内的润滑油应用水平。

但不可忽视的是,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据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汽车产量已经位于世界第三,而且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国家最新发布的 产业政策 也明确支持润滑油产品的升级换代,国内润滑油标准也需要紧随国际的发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