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紫杉醇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8 10:17:30

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红豆杉属植物为红豆杉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全世界共11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如太平洋沿岸的短叶红豆杉;美国佛罗里达地区的佛罗里达红豆杉;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非洲北部和亚洲少数地区的欧洲红豆杉;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北红豆杉等;阿富汗和尼泊尔的西藏红豆杉;缅甸北部的云南红豆杉。另外在北美洲还分布有球果红豆杉和杂种紫杉。全世界资源总量却极其有限,切常常散生分布于天然林中。

我国有4种和1个变种,即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据估计,我国的红豆杉资源较丰富,也不过仅有正加万株左右。

我国红豆杉资源分布在全国各地,如西南、华中、东北、华南、西北、华东、西藏等地,但较集中地产区为东北、西南及华南地区。东北红豆移一般生在红松、白桦、鱼鳞云松和山杨等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海拔600~1200m,主要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小兴安岭、老爷岭等地,无性繁殖,成活率较高,但由于自然分布地域很窄,所以资源总储藏量有限。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海拔2500~3000m山地和云南部分地区。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南部与西城东南部,海拔2000~3500m的山地。南方红豆杉在整个南方均有分布,常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和溪谷。

亚洲的红豆杉储量居全球之冠,而云南省的红豆杉又是中国最多的。全世界红豆杉十分贫乏,全世界野生红豆杉仅有1000万株。由于红豆杉资源分布广,繁殖容易,云南省林科院完成了云南红豆杉药用人工林培育配套适用技术的 研究 。种植实践表明,采用红豆杉硬枝条大批量扦插育苗技术,可以大量培育红豆杉苗木。样,开展红豆杉的人工种植既能从根本上保护红豆杉天然资源,又可以完全替代天然资源。

经测算,在退耕还林中,与种植其他种树相比,红豆杉的人工种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以每亩上山定植400株计,两年后即可修剪枝叶用于生产,以每株采集0.1kg计算,种植红豆杉每亩可实现收入80元,且随着红豆杉的生长,枝叶可采集数量将逐年增加。

近年来,福建省明溪县同复旦大学生物学院合作,在南方红豆杉人工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红豆杉规模种植成了这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目前,明溪县通过实生苗与扦插苗培育已成功培育红豆杉苗木280万株,此苗木只需一年即可移栽,三年生红豆杉的枝叶根茎即可采摘提纯,“割茬”后又可再生。这样,红豆杉种植宛如农家菜一般成畦密集种植,人工种植每亩年收益可达2000余元。明溪全县现有100余农户参与种植。在已建成的340hm2红豆杉原料基地中,有133hm2是农户种植的,种植大户最多的已种植13hm2。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生物医药领域被誉为21世纪的经济盛宴。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日臻完善以及生物工程制药业的高速发展,西方生物工程公司已陆续开发上市了一大批市场热销的抗体新产品。据估计,在今后几年内随着单抗“生物导弹”技术的成熟及相关产品的上市,来自抗癌药市场的巨大需求量将使抗体产品市场总值上升为年均200亿美元或更高。这一切均预示着新的“抗体药物时代”即将到来。

癌症作为一种高危害疾病,人们对其治疗药物的关注度绝不亚于其他任何一种。近年来,抗癌药物的开发呈火爆之势,其原料药市场也顺势膨胀。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人们对癌症发病机理的深入 研究 推动了抗癌药物的研发进程。最初,人们对于癌症的认识仅限于细胞水平,所以大多数药物的作用点着眼于细胞分裂、分化和免疫环节。近年来,对肿瘤生物学的 研究 进展非常迅速,人们对癌症的了解已深入到分子水平,比如:癌基因与抑制基因的发现,肿瘤抗原、DNA修复、细胞凋亡学说的形成等,为抗癌药物的 研究 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

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机理认知度的提升,人类已能够对大多数癌症进行合理的控制与治疗,从而推动了抗癌药物的 研究 取得新的进展,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新颖化学结构或独特作用机理的药物,使抗癌临床药物呈现一片火爆的形势,市场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从而推动了抗癌原料药市场的发展。

1、抗癌原料药生产基础

我国抗癌药物的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目前能生产抗癌原料药的生产厂为20多家,生产能力为329吨/年,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沿海地区。随着国产抗癌药物临床用量、品种的扩容,推动了其原料药产量快速增长,1996年的产量为40.5吨,到2002年为56.66吨,平均每年以16.32%的速度增长,生产利用率为17.33%。

目前,我国抗癌药物产品已发展到抗代谢药物、天然植物类、烷化剂类、抗生素类、激素类、调节免疫功能类、铂类及其他等7大类,160多个品种。据医药快讯报道,2003年抗癌原料药外贸销售量已达到5吨多,增长率达184.31%。从品种结构上看,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为49种,我国能生产的药品占40%左右,常规抗肿瘤药物产销量基本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中,传统细胞毒性药物仍是肿瘤治疗主要药物。

2、新型抗癌药物的 研究 进展

人类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 研究 ,癌症的临床治疗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尤其在化疗方法上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使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有了突破。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抗肿瘤药物 研究 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寻找治疗恶性实体瘤的抗癌药物,全球各 研究 机构对开发抗癌新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主攻方向是筛选取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针对肿瘤基因和抑制肿瘤基因,开展对反义药物和肿瘤增敏剂、耐药逆转剂的 研究 。

从2004年上半年抗癌药原料药产销和出口情况 分析 ,生产量增长了44.7%,外贸出口量占产量的37.3%,但是抗癌制剂也占据了较大的金额。

新型抗癌药物如生物反应调节剂、生长因子抑制剂、端粒酶抑制剂、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耐药逆转剂、基因工程药物等有着良好的 研究 开发前景,将使恶性肿瘤的治疗从治标走向标本兼治。但由于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要达到真正治愈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全力关注和 研究 抗肿瘤作用的新靶点,是针对肿瘤形成机制的多环节作用发展新型抗癌药物。

从1993年我国开始对药品授予专利及对符合条件的药品给予行政保护后,我国仿制国外新药的确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一些国外近年来开发上市的新品种如长春瑞滨、替尼泊苷、表柔比星、雌莫司汀和亮丙瑞林等,因涉及到专利保护问题,只能依赖进口以满足临床急需。因此,目前我国抗癌药物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加强新药创新工作的基础上,抢仿一些临床疗效肯定且应用面相对较广,并已失去专利保护的抗癌新药。

近40年来,内科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治疗手段已发展为联合用药与综合治疗的阶段,而且对于某些肿瘤已取得了相当高的治愈率。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生存质量的提高,抗肿瘤药物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大,进一步 研究 开发抗肿瘤药物将有着比较广阔的前景。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