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中国珠宝首饰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8 10:17:21

第一节 中国珠宝市场概况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玉文化占有相当的份量。可以说,中国的珠宝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的考古文化中得到验证。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珠宝一直是王宫贵族们的附属品,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在解放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珠宝市场。

新中国的珠宝首饰业的发展仅五十多年的时间,这五十多年的中国珠宝市场却走上了非凡的发展道路,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解放初期到1966年;第二阶段为1970年至1982年;第三阶段为1982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是渐进式的,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解放初期,新中国刚刚创立,经济比较落后,政府和人民都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稳定的经济环境。在这种背景下,新中国的珠宝首饰业开始了姗姗起步,以有限的数量和以金银饰品为主要产品向一些大城市开放首饰供应,仅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建立了一些规模不大的首饰加工厂,当时的体制、产品、价格、销售等都呈现出一种谨慎、探索、稳步的姿态,工厂属银行管辖,产品以朴素的风格为主,销售均定点在国营大百货公司等。从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来看,是新中国首饰业从无到有的创业阶段,无论是从其发展水平上,还是发展目标上都有其特殊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现状以及国家政策的取向。不过,这一阶段对以后我国珠宝业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并奠定了珠宝人才、技术和市场的基础。

60年代中期的一场政治动乱,不仅使我们的政治生活受到了重大改变,在经济上受到了重大打击,刚刚兴起的珠宝首饰业也受到了重创,在破旧立新的政治大潮中,珠宝首饰成了资本主义的奢侈品。短短几年之内,首饰专业人员流失,工厂被迫关门或改行,技术停滞不前,珠宝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到了七十年代,因外贸出口的需要,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逐步恢复了几家首饰企业,使我国的珠宝首饰业重现了生机。至七十年代末期,在有条件从事珠宝首饰生产、加工的省市相继兴办了以金饰品、工艺美术品和玉器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各省的工艺美术总公司及下设的金厂、工艺美术厂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兴办的。这一时期珠宝首饰业的特点不是面对国内市场,而是面对东南亚、东欧和港澳市场,这种独特的业态使中国的首饰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改变了以前为适应国内市场的简朴、工艺水平偏低的状况,运用和引进了海外的先进工艺设计和生产技术,实现了中国的传统工艺和国外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中国珠宝首饰业在这一时期发展的显着特点是质量和工艺上的迅速提高,因为这一时期的产品主要是出口海外,是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生产工艺是不符合出口的技术质量标准的。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工艺美术进出口部门是为中国珠宝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它为中国珠宝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1979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给中国珠宝首饰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黄金首饰的内销权,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纷纷开设了黄金首饰零售店,随后,黄金首饰店在短短几年内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1986年在全国开始掀起了黄金购买潮,每年销售数十吨黄金仍供不应求且价格持续上涨。1990年珠宝首饰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改变了黄金首饰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当时的珠宝首饰消费是以人造和合成珠宝首饰为主,天然宝石以中低档宝石为主,是一种低档的消费活动。1993年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宝石市场出现了空前的活跃。钻石、红蓝宝石等高档珠宝首饰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个异常活跃且潜力巨大的珠宝市场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国际珠宝界的广泛关注,国际钻石垄断组织戴比尔斯公司在中国投入巨资从事钻石促销的宣传工作,使钻石的消费理念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国际珠宝商纷纷涌入中国,使中国的珠宝市场伴随着其高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1990年,我国首饰的销售额为200亿元人民币,其中黄金首饰消费占70%以上,至2002年我国首饰消费额已达800亿人民币,珠宝的消费已成为首饰市场的主体。

第二节 珠宝首饰市场现状 分析

我国珠宝首饰饰品市场迅猛发展这一现象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珠宝首饰饰品年消费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黄金需求量在200吨以上,2004年中国黄金的产销量位列世界第四;2001年我国的铂金需求量为42吨,占到当年全球产量的60%左右,自2002年起,已持续3年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首饰铂金消费大国,国内铂金消费已超过了人民币100亿元。2004年,我国珠宝首饰销售总额达到1000亿元,出口总额近33亿美元,我国正向世界珠宝首饰加工及消费中心迈进。预计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的珠宝首饰产业将以年增长率大于15%的速度持续发展,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的珠宝首饰饰品贸易中心,黄金珠宝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80亿美元,出口额达到70亿美元。

我国曾经是一个单纯的珠宝首饰饰品制造加工基地,许多外商利用我国低廉的生产成本,加工产品销往欧美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潜在的消费市场已越来越受到国外厂商的重视,国内消费者也已向崇尚个性化和时尚化转变。近几年我国珠宝首饰流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黄金白银市场的开放和配套政策的调整,钻石和养殖珍珠分级标准的制定,金银首饰标识管理、首饰贵金属成色的规定及命名的方法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珠宝首饰业规范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1982年恢复珠宝首饰内销市场以来,中国的珠宝首饰业持续发展。黄金珠宝玉石饰品生产企业已经从20多年前的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家,珠宝玉石销售企业从最初不过几百家发展到2万多家,黄金珠宝玉石饰品的销售额从20年前的1.6亿元发展到现在的近1000亿元。尤其是近年来,国内珠宝首饰销量的增长连续保持在10%以上,去年的增速更是达到了19%。更多国外珠宝业者欲拓展国内市场,珠宝首饰饰品业看好中国北京及内地零售市场的增长速度,不少海外买家计划与港商合作发展品牌产品,开展中国北京及内地的珠宝市场。

饰品 行业 是从珠宝首饰、工艺礼品 行业 中分离出来,综合形成的一个新兴产业。饰品作为新经济的增长点,发达国家已逐步走向成熟。各种档次的专卖店、销售点星罗棋布;各种款式、各种层次的产品充分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在中国内地,这一 行业 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人们正从温饱型步入小康型,崇尚人性和时尚,不断塑造个性和魅力,已成为人们的追求。

从购买铂首饰品种的选择取向来看,市场消费存在变数。有关专家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黄金珠宝首饰市场的消费增长主要靠婚庆、钻饰消费和境外来华游客消费等三个需求来拉动。项链的需求与戒指,尤其是婚戒比较,购买动力趋弱。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过快、过高,消费者很容易转向其他首饰品种,如白金首饰或K金首饰;尤其世界黄金协会推动的K金战役将推动K金首饰在年轻一族中与铂首饰竞争。

然而,我国珠宝首饰饰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黄金珠宝首饰饰品企业多系中小企业,缺乏综合实力强、生产条件好、品牌知名度高、市场份额大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这些珠宝饰品小企业专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生产设备落后,市场信息不灵,设计力量薄弱,缺乏竞争力。特别是入世后,我国政府承诺将珠宝业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 行业 ,把尚不成熟的国内珠宝饰品业与国际上经验丰富的老牌强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在这个考验面前,越来越多的国内珠宝首饰饰品企业意识到,只有发展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品牌,才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企业管理者也正在将推行品牌战略,加快产品优化升级作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突破口之一。

第三节 2007年珠宝首饰 市场发展 情况 分析

我国珠宝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10年我国珠宝 行业 将有60-70家珠宝企业成为中国名牌产品企业,珠宝年销售额将超过2000亿元。不过,与国外知名珠宝品牌相比,国内企业在品质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珠宝产业销售总额以年增长率高于15%的速度发展,出口年增长率超过20%。根据协会统计,2007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销售总额已突破1700亿元,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珠宝市场;未来几年,我国的珠宝首饰市场将继续保持每年15%以上的增长。

截至2007年底,全国工商注册的各类珠宝企业5万多家,从业人员300多万人。其中,珠宝零售企业大约4万家,从业人员150多万人。“总体来看,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的市场潜力大、发展环境好、增长速度快,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2、品牌竞争升级

随着 行业 竞争的升级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注重,品牌的塑造,已经成为今天珠宝 行业 间竞争的利器,愈来愈受到业内的重视。

“在80年代 行业 发展迅猛的时候,几乎是只要开个珠宝店就能赚钱,这个时候不管是厂家还是销售环节,都不太重视品牌。大家的想法是,现在既然活得很好,做品牌似乎没有多大必要。”一位业内人士回忆,当时一家年销售额几千万元的珠宝厂商,在选择拍摄宣传照片的模特时,甚至只愿意付出500元,“我极力向那位老板推荐更好的模特,但他却说,反正每天都有生意找上门,花那么多钱在宣传品牌上面没意义。”当时,深圳等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珠宝加工厂数量众多,主要以代工为主,但也能保持20%-30%的毛利率。

第四节 中国珠宝加工市场的发展特点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中国的珠宝加工市场并不象珠宝消费市场那样遍及全国各地,而是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珠宝加工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而在内地,珠宝加工业少有生存空间。出现这种市场态势是由珠宝消费水平和珠宝加工市场环境决定的,一般来说,这些城市珠宝消费水平高,对珠宝首饰的工艺要求高,对新工艺、新技术接受得快,加工工艺水平要适应珠宝消费水平的发展;在日新月异的国际珠宝首饰大潮中,沿海开放城市不论是在获取信息方面还是在引进技术方面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成为珠宝首饰加工的首选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城市大多是宝石半成品的批发集中地。珠宝加工市场主要是服务于珠宝零售企业的,他们在购买了宝石半成品后,自然需要寻找首饰加工企业将它们加工成成品,就地解决加工问题当然是首选。于是,珠宝加工市场就伴随珠宝批发市场出现了。

二、加工类型分工越来越细

传统上,首饰加工分为金银首饰的加工、宝石切磨及玉器雕琢和首饰镶嵌加工。在珠宝加工市场形成之初,以各地工艺美术公司为代表的首饰加工企业几乎是面面俱到,它们集金银首饰、珠宝玉器、首饰镶嵌于一体,大有在珠宝加工业中全面出击之势。但什么都抓什么都抓不好,再加上传统的经营观念和陈旧的管理体制,使这些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关门的关门,停产的停产,多数企业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有的企业经过资金重组又焕发了新的活力,有的集中资金和技术从事优势项目的生产,也在珠宝加工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加工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金银首饰加工属于国家专控项目,中国加入WTO以后,金银加工管理体制已有了很大的调整,激烈的推动了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的发展,加工技术一改昔日的单一、粗糙。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加工工艺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宝石加工及玉器雕琢市场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南、云南、广东、福建等传统的玉器集散地,且分工也很细;首饰镶嵌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其中以深圳最为集中,在这里有两千余家规模各异的首饰加工厂,全国80%的铂金、18K金镶嵌首饰出自这时里,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珠宝加工市场。

三、民营化为主体

与国有珠宝加工企业日益衰落相反,民营的珠宝首饰加工业的发展充满着旺盛的活力,民营企业界占领了中国的绝大部分珠宝加工市场,这与珠宝加工业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珠宝加工业分工很细,管理十分复杂,需要有十分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很强的责任心,不适合规模化生产。这是珠宝加工市场以民营化为主体的主要原因。

四、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加快

这一点与首饰的发展潮流是相适应的,反映了我国珠宝首饰消费正在向国际消费潮流靠拢,首饰是一种饰品,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以前,一款首饰的生命周期可能有三至五年,现在可能只流行一年甚至几个月就已经过时了,这是我国珠宝首饰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体现,也是珠宝加工业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而采取的战略。

五、注重培养和引进珠宝首饰设计人材

珠宝首饰设计在我国一直不受重视,珠宝首饰款式主要靠引进和模仿国外的款式,而从首饰流行的时间来看已属国外的过时款式,这与中国首饰的流行时尚是很不相称的,也不一定适合中国首饰特色。

近年来,珠宝首饰设计越来越引起珠宝加工业内人士的重视,部分首饰加工厂已经有了自己的首饰设计室,专为本厂设计和开发新款式。有办学能力的教育机构纷纷开办首饰设计专业,培养首饰设计专业人才,以满足市场对首饰设计人才的需求。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