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压力机行业经营和竞争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8 10:09:51

第一节 行业 核心竞争力 分析 及构建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通过一系列持续提高和强化来实现的,它应该成为企业的战略核心。从战略层面来讲,它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在设计、发展某一独特的产品功能上实现全球领导地位。

1、竞争力 分析

我国压力机生产企业研发能力弱,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锻压设备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当前压力机生产技术正向高速化、高精度、自动化、数控化方向发展。

我国企业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包括国家的)不超过年销售额的2%;而国外大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占到年销售额的10%左右。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少,研发水平相对较低,没有完善的创新体系,主要是仿制国外产品,难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2、构建核心竞争力

压力机产业“十二五”发展应以核心竞争能力建设为主线,突出内涵式发展要求,研发生产新型压力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压力机的占比,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1)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大研发力度,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新产品工业化、市场化,加速老产品的淘汰、升级,优化公司产品结构。

2)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强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产品的国内外注册登记,加大销售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3)继续规范公司治理,深化内部管理:根据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公司各项制度;优化制度流程,提升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率。

4)加强人才储备:通过引进和培养,提升人才队伍;通过优化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团队创业热情。

第二节 经营手段 分析

一、消费特征 分析

从目前来看,锻压设备的主要用户群是:

1、传统机械产业

机械工业、电力工业、工程机械业以及模具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机械产业,其对锻压机床的需求量约占总需求的一半左右。

2、汽车制造业

我国机床总数的30%用于汽车 行业 ,其中大多数都为通用机床。

3、军工产业

军工企业对机床的需求量占l1.1%,也是机床消费的重要力量。

4、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对机床的需求量占7.5%,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一比重将越来越高。

二、产品分类与定位

1、螺旋压力机

螺旋压力机用螺杆、螺母作为传动机构,并靠螺旋传动将飞轮的正反向回转运动转变为滑块的上下往复运动的锻压机械。工作时,电动机使飞轮加速旋转以储蓄能量,同时通过螺杆、螺母推动滑块向下运动。当滑块接触工件时,飞轮被迫减速至完全停止,储存的旋转动能转变为冲击能,通过滑块打击工件,使之变形。打击结束后,电动机使飞轮反转,带动滑块上升,回到原始位置。螺旋压力机的规格用公称工作力来表示。

2、曲柄压力机

曲柄压力机是一种最常用的冷冲压设备,用作冷冲压模具的工作平台。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按床身结构形式的不同,曲柄压力机可分为开式曲柄压力机或闭式曲柄压力机;按驱动连杆数的不同可分为单点压力机或多点压力机;按滑块数是一个还是两个可分为单动压力机或双动压力机。

3、摩擦压力机

摩擦压力机机是一种万能性较强的压力加工机器,应用较为广泛,在压力加工的各种 行业 中都能使用。在机械制造工业中,摩擦压力机的应用更为广泛,可用来完成模锻、镦锻、弯曲、校正、精压等工作,有的无飞边锻造也用这种压力机来完成。由于压力机在使用上万能性较大,并且有结构、安装、操纵及辅助设备简单和价格低廉的优点,因此在机械制造、汽车、拖拉机和航空等工业中的冲压车间、锻造车间及模锻车间都广泛采用,也可进行冲裁和耐火材料的压制工作。

4、多工位压力机

多工位压力机是先进的压力机设备,是多台压机的集成,一般由线头单元、送料机构、压力机和线尾部分组成。

三、产品策略 分析

在机械压力机系列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重点开发高速自动压力机、多工位压力机、伺服压力机等产品。同时,企业应在国内市场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精良的装备打造自己的品牌。

四、渠道和促销

全面了解市场状况,认真 分析 研究 市场发展 变化趋势,结合企业产品生产特点,调整营销组织结构,以销定产。注重国内压力机市场,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同时建立电子商务策略。企业应注重建立企业网站,拓展销售渠道,以及加大宣传。

拓展国际市场,我国部分压力机生产企业我有些产品已销往美国、日本、德国、巴基斯坦、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利用这些合作伙伴继续开拓市场。

机械系列压力机市场是个成熟的市场,根据它的生命周期采取如下营销战略:市场改进改进市场开辟新顾客,以品牌优势进入竞争者的市场;产品改进质量改进、改进产品的涂装(考虑用一些装饰性材料);开发生产多连杆压力机、多工位压力机;组合改进,与中间商的联系从而订提高订货量;加强服务为用户提供安装、调试、设备改造等低价有偿服务。

第三节 压力机技术最新发展趋势 分析

一、国外同类技术重点研发方向

舒勒推出了新一代伺服驱动机械压力机

舒勒推出了新一代伺服驱动机械压力机。这种新的落料与成型压力机用途相当广泛。集合了所有压力机特点的可编程伺服直接驱动技术SDT确保了如此广泛的应用。这种新的压力机配备指定的模具和自动化概念可被设计为多工位或者级进模压力机。

这类新型压力机配备高性能扭矩电机,既没有飞轮,也没有离合器和刹车,因此灵活度很高。由于驱动速度也可以自由调节,冲压过程的运动和压力特性可以改变,滑块运动特性能够准确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因此,可以精确定位滑块的位置,降低拉伸过程的加工速度或者进行连续的工作。这不仅改善了零件的质量,同时减少了模具磨损。驱动的自由编程意味着滑块曲线可以准备匹配压力机自动化设备的工作频率--提升产量的重要因素。滑块运动的自由编程也意味着滑块可以反向运动(如摆剪行程),因而容易取代滑块机械调整的功能。

伺服压力机完全也可以作为试模压力机来使用。在调节模具的时候,利用手轮微动操作滑块的运行并进行精确定位。滑块在任何位置都可以作反向运动。

灵活的自动落料与成型压力机受具备优良运动特性的扭矩电机驱动。这种新一代机器也具有优秀的能量平衡性:尽管在模具和产量一定的情况下,最大瞬时功率高于常规驱动系统的机械压力机,但是伺服压力机整体能量消耗要低于常规压力机,常规压力机在进行开/关操作的时候离合器和刹车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就是原因之一。

二、国内压力机研发技术路径 分析

机械压力机品种繁多,能代表其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当首推大型机械压力机及其组成的大型冲压生产线。大型冲压生产线通常以大型双动拉深压力机、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和大型单动压力机为主机,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和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的主要生产企业。“八五”以来,这些企业通过技术攻关、自行设计,以及引进德国舒勒、美国维尔森、日本小松等著名公司的设计制造技术,或采取与国外厂商合作生产的方式,将国内大型机械压力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闭式四点单动压力机、闭式四点双动压力机、闭式四点多连杆压力机等,普遍采用了自动换模控制技术、装模高度和气垫行程检测技术、多功能PLC控制技术、隔膜式离合器制动器及滑块调整预加载装置等多项先进技术,成为大型机械压力机技术进步的代表。

四、国内最新研发动向

数控多工位压力机被誉为大型冲压设备的革命性产品,一台多工位压力机可以替代一条由5-6台大型压力机组成的生产线,可提高生产率2-3倍,是汽车大型覆盖件冲压首选的最先进设备。为推动多工位压力机技术实现产业化,国内部分企业对其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 ,部分企业将逐步建设压力机的产业化基地。

五、技术走势预测

大型机械压力机是机械、电子、冶金、化工、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重要工业领域不可缺少的制造装备。伺服压力机具有很好的柔性,低噪音和高精度,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快、批量小的特点,兼有传统压力机快速、稳定、低成本的优点。伺服压力机是机械压力机的发展趋势。

六、技术进步对企业发展影响

1、技术进步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成功的技术进步,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还可开发一些新的生产要素,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这样必然导致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的变化。同时又会牵动新一轮的更高层次的技术进步。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2、技术进步是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的惟一出路

一个企业的发展,既包括速度、规模的扩大,又包括整体素质的提高。整体素质的提高可用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来综合衡量,它表现为以同量的消耗,换得较多的成果;或者以较少的消耗,换得同量的效果。从根本上讲,一个企业的发展,要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或者靠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因为各企业都受到可利用资源条件的限制,单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其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所以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而提高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一靠改善投入要素的质量,二靠改进转换系统的功能与效率。这两个改进归根结底又要靠技术进步。可见,技术进步是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的惟一出路。

3、技术进步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手段

衡量一个企业有无发展后劲和后劲大小的重要标志,就是技术进步。没有技术进步,就只能吃老本、拼设备,搞掠夺式的经营,走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道路。就谈不上发展后劲。所以技术进步是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4、技术进步是提高企业出口创汇能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出口创汇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商品技术特性的提高;二是出口商品的交易价格竞争力提高。前者源于产品、工艺和原材料的进步;后者源于生产设备、加工工艺、生产组织的进步。所以,企业出口创汇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5、技术进步是缩小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差距的根本措施

经过改革开放,我国企业与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在技术、管理水平上的差距日趋缩小。但从整体上看,差距仍然很大。缩小技术上的差距,只能依赖技术进步进程的加快和水准的提高。缩小管理上的差距,要靠大规模、多层次的技术进步。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