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国内调味品产品生产和需求分析
第一节 国内调味品产品产量 分析
一、国内调味品产品产能与产量概况
近些年,中国的调味品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总产量已超过10万吨,成为食品 行业 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餐饮领域里,每消费10元钱就有1元用于调味品。据中国调味品协会调研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餐饮企业每年的产值达到120亿元左右,调味料的产值也已达到500亿元左右。
从生产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酱油年产量应该在500万吨左右,食醋总量是在260万吨左右,复合调味品的总量在120万吨左右,酱类在80万吨左右,酱腌菜在250万吨左右,鸡精、鸡粉产能在20万吨左右。
二、2009年调味品产品产量
2009年1-11月份中国酱油产量
单位:吨
月份 | 累计 | 比去年(%) | 本月比去年(%) |
2月 | 641748.13 | 8.8 | 15.21 |
3月 | 1097475.37 | 16.36 | 18.7 |
4月 | 1430116.91 | 12.82 | 2.1 |
5月 | 1732428.51 | 14.94 | 22.84 |
6月 | 2184307.95 | 19.89 | 43.61 |
7月 | 2631619.28 | 25.78 | 60.19 |
8月 | 3076589.45 | 28.31 | 44.13 |
9月 | 3508029.52 | 28.74 | 29.4 |
10月 | 4402433.33 | 42.58 | 145.66 |
11月 | 4522601.78 | 29.39 | 26.23 |
2009年1-10月中国味精产量
单位:吨
月份 | 累计 | 比去年(%) | 本月比去年(%) |
2月 | 346902.12 | 7.79 | 13.35 |
3月 | 569079.98 | 5.15 | 1.18 |
4月 | 781284.54 | 5.76 | 8.74 |
5月 | 991531.35 | 7.09 | 8.9 |
6月 | 1213732.15 | 7.23 | 7.38 |
7月 | 1415606.59 | 8.51 | 9.49 |
8月 | 1608205.46 | 8.57 | 10.44 |
9月 | 1812740.56 | 9 | 14.52 |
10月 | 2059527.18 | 10.45 | 19.8 |
2005-2009年我国鸡精、鸡粉
行业
产能统计
第二节 国内调味品产品需求 分析
一、山东
山东是我国调味品生产大省。据统计,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调味品生产企业达到190家,调味品产值和销售收入都位居全国第一,是调味品的需求大省。淄博市是山东省内最主要的酿造调味品生产地区,“玉兔”等7家骨干企业生产的酱油、食醋产量占到全省的30%,并且由于历史原因,这7家企业的主要需求,均来自于本地市场。
目前山东省一些比较有实力的调味品企业,已经不再固守原来传统的本地和低端市场,开始选定经济发达、消费力强的城市作为市场跳板,将数量庞大且消费力旺盛的大中型城市中层市民作为目标消费群,并在包装、销售终端等环节引入了时尚元素,提高了产品档次。随着山东更多调味品企业品牌战略意识的觉醒,山东高档酿造调味品消费市场由国内知名品牌垄断、中低档产品市场逐步被知名品牌蚕食的局面将有望改变。
受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资调味品企业开始发力中国内地,试图在国内巨大的内需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内。目前,外资在青岛调味品市场上扮演的角色戏份越来越重,外资调味品品牌在青岛终端零售市场上的铺货率亦在不断提高,其中花生酱、番茄酱、辣椒酱等调味品中高端产品市场皆被外资品牌占据,而洋品牌鸡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七八成,需求量大,销售情况良好。
二、广东
广东市场历来都是快速消费品厂商的主战场,调味品 行业 也不例外。有数据显示,2009年广东省调味品 行业 销售收入为亿元,仅次于山东。在中国的名牌酱油产品排名中,广东省酱油品牌占据着绝对优势,当地调味品市场的竞争热度和需求量由此可想而知。
广东调味品企业目前分成几类,以海天、致美斋为代表的传统老字号企业,以美味鲜、珠江桥、味事达为代表的新一代调味品企业,以劲霸、金昌天仁广州分公司为代表的全新一代企业,以李锦记为代表外来强势品牌。这些品牌在广东省内的需求量十分可观,成为了广东酱油发展的后盾。
酱油类产品中,海天领头主攻中低档市场,味事达紧随其后领军味极鲜类酱油稳守高端市场。目前美味鲜在广东市场上增长强劲,需求量增长迅速。在广东的耗油市场,海天推出较高价位的金标蚝油销往餐饮市场,需求份额不断增大,成为当地餐料市场的一大亮点。
由于酱油、酱料、腐乳产品的主要原料大豆价格上涨、供应紧张,2008年6月开始,广州部分超市内的酱油、酱料、鸡精、鸡粉等调味品售价上扬,涨价幅度为5%-10%,但需求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三、河南
据统计,2009年河南本地的规模以上调味品生产企业有85家,企业平均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产品品种类繁多,囊括了味精、鸡精、火锅调料、酱、醋、香油以及各种香料。随着当地调味品业的发展,大批全国知名的地产品牌相继出现,如国内第一大味精生产企业莲花味精、全国知名品牌王守义十三香以及后来居上的三十香系列调味品。此外,南德调味品、郑州恋味、胖太太鸡精、哈尔九宝、博厨、吉祥花味精(鸡精)、一品香、振兴调味品、汪氏烩面料、神田调味品、奥克调味品、漯河的福道口鸡精等在当地市场都有一定的需求量。
酱油方面,广东酱油在河南省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广东酱油品牌海天、致美斋等在河南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量,其中海天因为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与灵活的促销方式,成为河南需求量最大的酱油品牌。据调查,海天在郑州的需求率达20%,在河南其他地区的销量也位列榜首。中低档酱油市场主要由河南地产品牌占据,如开封的黑老包、郑州双收和商丘的大有丰等,需求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
食醋方面,河南省内对山西陈醋和镇江香醋的需求量最大。山西陈醋的代表是美和居和水塔。镇江香醋的代表是恒顺和恒丰。
味精方面,莲花品牌的需求量稳居第一。由于莲花味精实力强大,因此当地市场基本被其垄断,市场相对平静。而鸡精市场则由于品牌众多而显得有点混乱,消费者在需求上对太太乐、智强、豪吉等大品牌并没有单独偏爱,而四川百信,广州大桥鸡精在个别地区需求反而更加强。从需求群体来看,中老年消费对味精的需求量比较大,而年轻消费者则更偏爱鸡精。
四、上海
作为我国消费前沿城市,上海调味品市场消费特征具有代表性。据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对上海调味品市场需求变化的监测情况,上海调味品的需求正向“品种多样化”、“产品高档化”、“调料复合化”、“食用营养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上海调味品市场有40多个国内外品牌,既有被联合利华、达能先后并购的地产品牌老蔡、淘大,也有李锦记、美极、广东味事达这样的外来品牌,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酱油方面海天、淘大需求量比较大。海天、淘大分别占据了市场27.7%与20.8%的需求份额,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市场需求率排在第三的是被联合利华收购的老蔡酱油,拥有8.3%的需求份额,销量稳步上升。
在上海市场上,老字号品牌的食醋凭借其良好的口味与包装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需求明显高于其他新兴品牌。据调查,恒顺与海鸥分别以24.1%与16.3%市场需求率领跑上海食醋消费市场,其他销售状况良好的品牌还有恒丰、北固山、天鱼与川崎,它们所占市场需求分别为5%、4.5%、4.1%与4%。
味精市场上,广州双桥占据市场第一位置。据调查,双桥在上海味精市场的市场需求率为48.8%,老大地位不可动摇;紧随其后的是冠生园集团生产的佛手牌味精,市场需求率为21.4%;红碗味精以13%排名第三。太太乐在上海味精市场上也有不俗表现,市场需求率达到了4.9%排名第四。另外,素易鲜、莲花、菱花的分别为2.5%、1.4%、1%。目前,太太乐在上海拥有58.3%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排在第二位的佛手鸡精,其需求率仅为8.9%,家乐以8.1%的需求率排在第三,其他品牌合计共占到市场的24.7%。
作为酱类调味品的典型代表,贵州老干妈系列辣酱最畅销。在上海调味酱市场上,陶华碧老干妈系列辣酱以13.2%的份额占据了 行业 第一把交椅,上海地产品牌梅林以10.1%的份额紧随其后,而川湘、川崎、丘比、莺歌等品牌在各自的强势领域也表现较好。除上述品牌之外,其他品牌所占市场份额为41%,相信随着竞争的加剧,上海调味酱品牌需求比例将会有所变化。
五、江苏
由于江苏在地理上临近上海,因此上海调味品在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老蔡、淘大、海鸥、佛手、天厨、太太乐等各类品牌占据了江苏较大的市场份额,苏南地区更是上海品牌的天下。不过,广东的海天酱油、双桥味精等知名品牌在江苏仍然拥有足够的需求量,足以与上海调味品抗衡。两支外来集团军的大肆入侵,以及地产品牌如菊花味精、恒顺香醋的强势突围,使得江苏的调味品市场竞争分外激烈。
酱油方面,海天表现最为抢眼。在全国多数酱油企业固守本地市场之时,海天就已经开始在江苏地区进行推广活动,以精耕细作的方式实现了较高的铺货率。目前,海天在江苏的广告投入依然巨大,主要通过报纸宣传的方式进行品牌传播,成为江苏需求量最大的酱油品牌。
食醋方面,恒顺香醋独霸市场。运输费用的增加抬高了产品成本,使得山西陈醋相比恒顺香醋不具备价格优势。在恒顺的垄断之下,江苏市场对于香醋的需求远大于陈醋。
江苏味精市场品牌繁多,产品标签杂乱,一个县城就有几十个味精品牌在混战。在市场如此混乱以及假货横行的情况下,众多名牌产品在许多地区都举步为艰。总体而言,菊花、莲花味精在当地市场拥有较大的需求量,上海的天厨在某些地区拥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六、湖北
据统计,湖北市场目前每年的调味品消费量接近二十亿元,各大知名品牌纷纷进入这个市场以谋求利润,反而本土品牌却在外来品牌强势攻击之下显出反击乏力的疲态。
酱油方面,海天的品牌号召力在湖北市场首屈一指,加加和淘大在当地也占有很大的份额。面对外来品牌强势的冲击,以劲宝酱油为代表的本土酱油品牌,在加强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本地品牌本土作战的优势,加强终端销售的促销,具有一定反击力度。
鸡精方面,大桥鸡精在湖北已有半个世纪,具有相当的品牌忠诚度。目前,大桥鸡精占到湖北一半左右市场,与太太乐、豪吉等全国性品牌形成抗争之势。调味品方面,随着调味酱生产工艺的日益革新,外地调味酱产品也来势汹汹的进入湖北市场,贵州、湖南、四川的品牌将湖北市场瓜分殆尽。老干妈等知名品牌始终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本土品牌可以说毫无还手之力。
在全省范围内,武汉调味品市场最为巨大,年销售总产值已超过60亿元人民币,辐射周边省市的市场能力稳居全国前三甲。目前,武汉调味品市场消费主要集中在餐饮渠道,终端零售市场销量相对较小。究其原因,武汉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地调味品销售渠道中心发生改变。
亚太系列调鲜品占了六成的武汉调鲜品市场,其中,大桥牌鸡精、味精等产品市场表现强势,在武汉同类产品中的销量名列第一。不过,就在大桥牌调味品笑傲武汉市场时,武汉其他的本土知名品牌如黄鹤楼、老锦春、大雁等都渐渐地退出竞争舞台,外来品牌对当地调味品市场的蚕食力度正在加大。
七、山西
众所周知,山西是产醋大省,同时对醋的需求量也在全国高居第一。而酱油 行业 方面,目前山西酱油业的困窘现实是高档酱油欲振乏力,低端市场被劣质酱油侵蚀,本地产优质酱油蜷缩一角。
从市场容量来看,山西由于历史传统饮食习惯影响,酱油和醋的需求比例应该是接近1:1,而山西老陈醋的年需求是25万吨,扣除销往外省的一部分,山西的酱油需求量也应在10万吨上下。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 报告编制
- 可行性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项目建议书
- 立项申请报告
- 稳评报告
- 能评报告
- 项目方案
- IPO募投可研
- 项目申请报告
- 企业融资报告
- 规划设计
- 乡村振兴规划
- 特色小镇规划
- 产业规划
- 文化旅游
- 十四五规划
- 园区规划
- 田园综合体
- 乡村旅游
- 康养产业
- 景观设计
- 科技成果评价
- 科技成果评价
- 项目立项评估
- 项目结题评价
- 知识产权评估
- 成果价值评估
- 人才团队评价
- 扶持资金申请
- 农业资金申请
- 发改委资金申请
- 工信资金申请
- 科技资金申请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