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特钢产品成本费用构成与价格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8 10:01:45

第一节 铁矿石需求及价格涨势 分析

2006年全球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对钢材的需求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这决定了除中国外的其他主要进口铁矿石的国家和地区的需求也相对稳定。2006年我国钢铁生产总量将继续增加,但增幅将明显比2005年减小,钢铁生产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比2005年增加约7000万吨。

2006年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比2005年增加约4500万吨,进口增幅减小13个百分点以上。如果考虑逐步消化港口库存的3490万吨铁矿石,实际进口量可能比预期的还要少。2006年国内铁矿石产量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但增幅会有所下降,全年增加国内铁精矿供应量2500万吨左右;全球海运贸易铁矿石供应增量在7700万吨以上,世界铁矿石供大于求将成为不争的事实。2006年世界铁矿石供需格局将出现转折性变化,供过于求态势将显现,世界铁矿石贸易价格将失去上涨基础。应在2005年上涨71.5%的基础上向合理价位回归,价格向下调整。

2007年的铁矿石价格相对于2006年来说,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可能会有一些小幅的波动,但估计上涨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对于庞大的中国经济来说,虽然钢铁生产增速在减小,但是总的钢铁产量仍然在不断增加。

中国今年的钢铁产量增幅将从2005年的27%放缓至20%,明年继续降至10%。这意味着明年的钢铁产量将达到4.7亿吨,高于今年的4.25亿吨和去年的3.53亿吨。钢铁产量增加意味着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增加。据权威机构预计,中国明年将进口4亿吨铁矿石,高2006年的3.3亿吨,其中,增量部分预计将主要来自巴西。国内 行业 机构以及海外 研究 机构在涨跌幅度上也一致认为是小幅波动,均不超过10%,这与2006年“涨声一片”的情形截然不同。

第二节 主要原燃料焦煤市场价格 分析

炼钢业生产所需的焦煤供应将大幅减少。麦克洛斯基公司(McCloskey)主席称,澳大利亚出口到亚洲市场的焦煤,如力拓公司和XstrataPlc公司出口的焦煤价格很可能高于2007年的98美元/t。如果焦煤出口价格低于130美元/t,将非常令人失望,而硬焦煤是钢铁生产过程中最珍贵的生产原料。

2007年中国出口的焦煤和气煤减少了5000万t,而2006年中国总计出口了7200万t。2008年中国煤进出口将会达到平衡是基于中国要尽可能地确保自身生产需要。08年将有更多来自美国的焦煤出口到亚洲市场以满足需求。

此外,加拿大产焦煤也将跨越太平洋出口至亚洲市场。依赖于中国焦煤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对焦煤长期稳定供应的担心日益增加,目前已经开始从南非进口焦煤。

第三节 废钢市场价格 分析

随着资源的紧缺,钢厂废钢库存不足而不断调高废钢采购价格,在此影响下,近期国内废钢价格稳中部分地区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

目前上海地区6-8mm废钢价格为2800元/吨,山东地区6-8mm废钢价格为2600元/吨,辽宁地区6-8mm废钢价格为2600元/吨,邯郸地区6-8mm废钢价格为2700元/吨,江苏地区6-8mm废钢价格为2830元/吨,唐山地区6-8mm废钢价格为2600元/吨。

在废钢资源供应紧张的状态下,近日部分钢厂纷纷上调废钢采购价格。近日沙钢废钢采购价格上调80元/吨,调整后炉料(1)价格在2810元/吨,重(3)价格在2720元/吨;苏钢废钢采购价格上调60元/吨,调整后重废(1)价格为2700元/吨,剪切料(1)价格2660元/吨;永钢采购价格上调60元/吨,调整后重废在2850元/吨,中废价格在2800元/吨;鄂钢废钢采购价格上调100元/吨,调整后重废价格为2700元/吨,一级剪切料价格为2640元/吨;新余钢厂采购价格上调200元/吨,调整后中型废钢价格为2800元/吨。

另外,北方市场由于天气逐渐近入冬季,大家都在为生产和生活做入冬前的准备,交通运输受到一定限制,同时钢厂也在着手冬储。但由于废钢资源非常紧缺,市场资源供应有限,钢厂采购和到货情况不好,库存不充裕,大都仅能满足日常生产,冬储准备有一定困难。

同时,贸易商囤货待涨意向强烈,各钢厂到货量增长缓慢。迫于铁矿、焦炭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部分钢厂重新加大了废钢的采购力度,以替代部分生铁资源。

国际市场方面,土耳其市场废钢价格超过预期高度。运费成本增长,厂家只能接受废钢价格上升。近期成交的一货船废钢价格为每吨360.50美元(CIF),其中包括2万吨废碎料、2万吨1号重熔废钢和5万吨Bonus废钢。黑海地区的废钢市场状况相同。上周末前达成的贸易中,A3废钢出口土耳其报价每吨350到355美元(CIF)。

日本三大主要废钢地区(关东、中部和关西)HMS2废钢平均价格为37263日圆/吨,较上周下跌78日圆/吨;日本全国钢厂HMS2废钢平均价格为38641日圆/吨,较上周下跌105日圆/吨。韩国现代钢铁近日招标采购日本HMS2废钢价格为38500日圆/吨,较前期降低了500日圆/吨。

综合来看,考虑到资源紧张,生铁等资源的价格不断高涨,仍将对短期废钢行情产生推动作用,预计近期废钢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坚挺局面。

第四节 原材料铁合金供应与价格趋势 分析

2007年10月铁合金有小幅波动,部分品种有所调整,普通合金市场持续上涨趋势,主要是电解锰价格在本周大幅下滑,特种合金市场还是平稳运行着,周四开始钼铁市场开始有小幅上涨,钼精矿也跟着调整。

1、钼铁市场

国内钼铁市场稳中有小幅上涨,但涨幅度不大,主要是因为钢厂招标的带动和原料价格小幅的上涨,需求量还是没有放大。目前国内东北地区主流报价维持在29.1-29.3万元/吨。个别地区价格略高,现货不多。目前锦州地区Mo60主流报价在29.2-29.3万元/吨;河南地区Mo60市场价格在29.1-29.3万元/吨;安徽地区Mo60报价在29.1-29.3万元/吨;北京地区Mo60价格在29.3万元/吨左右。另一方面,近日国内栾川地区45%钼精矿普遍报价在4250-4300元/吨度,钼精矿价格大体稳定。

2、钛铁市场

国内钛铁市场依旧低迷,需求不旺,成交清淡,所以钛铁价格还是保持平衡。国内锦州地区低钛铁(Ti30)报价在13000-13500元/吨,江苏市场报价为13500-13600元/吨左右;锦州地区中钛铁(Ti40)在19200-22000元/吨左右,江苏市场在20000-23000元/吨左右;对于高钛铁,国内询盘仍然很少,目前锦州废钛型高钛铁(Ti70)价格在6-7.5万元/吨左右,金红石型在4.5-5万元/吨。成交一般。

3、硅锰和锰铁市场

国内锰系合金报价继续因原料价格影响,继续走高,国内硅锰现货供应尤为紧张,硅锰合金市场价格继续小幅上调,锰铁市场在锰矿价格持续走高的支撑下,保持高位运行。国内广西、贵州、内蒙古地区硅锰合金主流价格报至8700-9100元/吨。国内市场主流报价在9000-9500元/吨范围,主流出厂成交价在9000元/吨左右。出口方面表现较好,成交价在1300-1400美元/吨。高锰65#主流价格在8500元/吨左右,成交较好。中锰主流报价在13500元/吨左右,国内锰系合金市场持续上涨,主要因素是原料价格的上涨,尤其是进口锰矿价格的迅速上涨,还有是南北进放枯水期,电费上涨和北方入冬了,都开始“冬储”,对锰系合金的需求增加了,但是国内还有是一些大企业还没有库存,所以锰系合金后市还是会有小幅上涨。

4、电解锰市场

国内电解锰市场处在低位运行着,价格下跌的很明显,市场交易仍然较为清淡。目前上海、宁波、江阴的报价在17900-18300元/吨左右,电解锰主要生产地贵州、广西、湖南的报价在17500-17800元/吨左右,重庆、怀化的报价在17400-17800元/吨。国内电解锰市场疲软,需求市场没有任何举动,供应方一再降价,仍无法刺激市场活跃起来。还有近期国内电解锰外销市场受内销价格影响,报价较乱,电解锰出口价格达到3500元/吨。一些电解锰生产商表示,将停产检修一段时间,暂时停止报价。有关人士讲,现在电解锰库存足够市场的运转,需求持续不旺,从而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所以电解锰价格一再下跌。

5、铬铁市场

国内铬铁市场报价也继续维持强势,资源紧张,需求也增加了。目前山西太原高碳铬铁主流价格在9100-9400元/基吨,四川地区高碳铬铁市场报价为9000-9250元/基吨,上海市场高碳铬铁市场报价为9200-9500元/基吨。高碳铬铁价格坚挺,主流成交价格8900-9100元/吨不等,现货相当抢手。港口印度50%左右易碎矿的市场报价在78-80元/吨度,但实际成交价格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价位;土耳其42%块矿和伊朗42%块矿市场价格在75-78元/吨度;而目前货源较紧张的南非44%左右精粉有贸易商报价在58-60元/吨度,38-39%左右块矿价格也基本在60元/吨度左右。所以国内市场的涨势不仅带动了高碳铬铁行情的走高,也带动了低微碳铬铁、铬矿行情的上涨。

6、钒系市场

国内钒系合金市场一直保持平稳态势,钒铁报价大体走稳,巩固前期报价,五氧化二钒市场现货供应平稳,且市场原料五氧化二钒供应充足。目前国内市场主流报价在13.1万元/吨左右,陕西、四川等地五氧化二钒报价在11.9-12.2万元/吨。现在国内钒系市场无热点支撑上涨,所以市场走势平稳,无太大波动,所以钒系后市仍会维持平稳态势。

第五节 政策成本使特钢企业提心吊胆

钢铁政策明确,钢铁产业的发展应立足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即可,因此在很多章节中都对新建企业的审批进行了限制。

产业政策 上明确规定,今后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不提倡建设独立的轧钢厂,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新增生产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相结合,原则上不再大幅度扩大钢铁生产能力。

钢铁政策对现在很多民营小钢厂的做法进行了否定。前几年,很多民营资本涌入钢铁 行业 ,他们购买简易的轧钢设备,只生产轧钢阶段的低端最终产品,而对前期的炼钢阶段“不屑一顾”,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对于高端的板材,中国每年还是需要大量进口。因为在国内的钢铁产品中,国内板带材的生产比例只占到34%,市场需求却高达42%。

另外,钢铁政策在投资资金上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建设炼铁、炼钢、轧钢等项目,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必须达到40%及以上。而在去年国家刚刚开始对钢铁 行业 进行宏观调控的时期,这个比例只有25%。

1、已建企业提高集中度

钢铁政策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要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到2010年,要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对于已经存在的钢铁企业要想跨地区投资建设钢铁联合企业项目,钢铁政策规定,普钢企业上年的钢产量必须达到5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产量要达到50万吨及以上。

2、产业布局瞄准沿海

钢铁政策规定,从矿石、能源、资源、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考虑,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况,以矿定产;重要环境保护区、严重缺水地区、大城市市区,不再扩建钢铁冶炼生产能力。

而目前国内的铁矿石有40%~50%依靠进口,在铁矿石成本中,又有30%是运输成本,因此沿海港口城市作为大型钢铁企业的所在地有着运输上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可以降低钢铁成本。

事实上,国内钢厂临港建设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在沿海地区兴建的宝钢,就是国内钢铁工业地区结构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刚刚获批的首钢搬迁方案,也要把首钢搬到位于塘沽新港和秦皇岛港之间的曹妃甸;去年年底,武钢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签订协议,计划在防城港建设1000万吨级的钢铁厂;广钢也计划在今后10年内,将向南沙搬迁,建立1000万吨级的南沙临海钢铁工业基地。

3、外资入境“规矩”明晰

在钢铁政策中,还规定了境外钢铁企业投资中国境内钢铁工业,必须具有钢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并且上年的普通钢产量必须达到1000万吨以上或高合金特殊钢产量达到100万吨。境外企业投资境内钢铁 行业 ,必须结合境内现有钢铁企业的改造和搬迁实施,不布新点。

这项规定,实际上已经把很多对中国钢铁 行业 虎视眈眈的境外大钢厂的美梦打破。米塔尔钢铁集团收购湖南华菱管线(000932.SZ)国有股一事出现变数就已经显露了政策的端倪:前者由协议中拟订的并列第一大股东身份退居次席,华菱管线原第一大股东华菱集团保持地位不变。

第六节 运输成本与电力成本对特钢业的影响

1、运输成本对特钢业的影响

1)钢铁业投资过热恶果显现

由于近几年来中国钢铁业的利润较高,全国各地烧起了投资钢铁生产的热潮。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钢铁 行业 在2002年的投资总额是710亿元,而2003年就达到了1329亿元,增长幅度达到了87%;钢铁产量从建国初期的16万吨增至1亿吨用了47年,而从1亿吨再增长到2亿吨,只用了7年时间。

到2005年年末,全国综合炼钢能力已经达到3.5亿吨,而国内消费在3.1亿~3.2亿吨之间,供需明显不平衡。即使如此,各地仍然有不少企业继续投资钢铁业。而且不少企业为了达到国家年产量1000万吨的规定,拼命生产,更加剧了钢铁 行业 的竞争。

钢铁产能的激增,首先使我国钢铁价格持续走低。根据商务部市场体系运行司最新监测显示,2005年11月上旬国内市场主要品种钢铁价格继续呈下跌趋势,其中1mm冷轧优质薄板价格为5425元/吨,2.75mm热轧卷板价格为3433元/吨。与中国市场相反的是,国际钢材市场却呈上扬趋势。

据了解,2005年9月上半旬,全球钢材价格指数上涨了10.1%,美国的钢材售价更是涨到了600美元/吨,而中国一些大钢铁企业的钢铁出口价格仅310美元/吨。出口和进口铁矿石的增加,不但为我国钢铁业引来了更多的国际贸易争端,而且也使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不堪重负。形象的讲,中国钢铁业无节制、无计划的“生育”,带来的却是 行业 整体利润的下降和物流成本的增加。

2)物流管理无法满足降低成本的需求

中国钢铁业的上游矿石采购遍布世界各地,下游成品的出口也已走向世界,整条供应链有很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的潜力。

但是,由于中国钢铁企业整体上没有很好的市场信息把握能力,对世界上主要的矿石供应商和钢材进口国缺乏足够的影响能力,在采购和销售环节上付出了太多的成本。我国铁矿资源探明量达475亿吨,但富矿少、贫矿多,大于50%的铁矿石只占5.7%,造成国内铁矿资源供应严重不足。

为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钢铁企业大量从国外进口富矿粉和精矿,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将达到2.4亿吨。2004年矿石价格比2003年上涨18%,同时相关的运输价格同步上涨,而钢铁企业产品成本的50%—70%由原燃料采购费和运输费组成,因而导致进厂钢铁物流成本大幅涨价,造成利润空间被相关的费用所占据,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还会年年增加,但是不断高涨的矿石进口价格成为中国钢铁企业难掩之痛。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中国钢铁的出口额不断增加,欧美已经对我国钢铁的出口挥舞起“反倾销”的大棒。2005年11月11日,美国5家钢铁制造商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碳合金盘条进行反倾销调查,并提出高达330%的反倾销税。事件最终如何结尾还难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钢铁业的出口将好景不在,未来必然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重灾区。提升中国钢铁 行业 在供应链上的物流管理和应变能力,努力降低成本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3)结构性矛盾突出、支撑条件已全面紧张

(1)虽然我国钢铁 行业 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结构性矛盾时至今日还是依然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等方面,尤其是我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在大量出口钢材的同时每年还需要大量进口这些钢材,2003年和2004年进口钢材数量高达3717万吨和2930万吨,分别占国内钢材消费量的14%和10%。在“大进大出”的同时,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低水平、高能耗、污染重的钢铁生产企业在生产。

(2)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投资与出口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各行各业都在争夺有限的基础资源,作为支持钢铁业发展的水、电、煤、交通运输、港口码头等支撑条件已经全面紧张。中国钢铁企业要想继续大规模的扩张,今后走的更多的将是资本市场。

2、电力成本对特钢 行业 的影响

1)导致合金产品单位成本的提高;

2)将促使铁合金 行业 重新洗牌,调整布局;

3)合金产品将可能出现高价位低利润的局面。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