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世界主要天然气生产国家和地区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7 10:16:42

第一节 俄罗斯天然气发展情况 分析

一、俄罗斯油气工业发展现状

俄罗斯是世界油气资源蕴藏和生产大国,石油蕴藏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3%,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0%。俄罗斯天然气蕴藏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5%,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此外,俄罗斯还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

2000年至2004年,俄石油开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5%,出口年平均增速为14%。2005年,俄石油产量达到4.7亿吨,比上年增长2.4%,创1991年以来的新高,但出口量比上一年减少1%,总量达到2.51亿吨。预计今年俄石油开采量和出口量将分别达到4.82亿吨和2.66亿吨。根据2006年至2008年俄经济社会发展中期计划,2008年俄石油年产量应增加到4.9亿吨。

虽然俄石油开采量呈现增长趋势,但从去年开始,增幅不断下降。俄联邦能源署署长奥加涅相认为,未来2至3年,俄石油开采年增速将维持在1%至2%的水平上。

2000年以来,俄石油开采量的迅速增长主要是通过加大现有油田开采速度来实现的。如今,俄西西伯利亚石油的开采程度已经达到45%,乌拉尔和沿伏尔加河地区的石油开采程度达到50%至70%,北高加索地区石油开采程度达到70%至80%。而东西伯利亚、季曼-伯朝拉北部和俄大陆架等开发前景看好的新储油区的开发速度非常缓慢,年开采量约为500万吨,仅占俄石油开采量的1%。

开发新油田需要巨额投资,但是俄现有税收政策影响了国内石油公司的投资能力。与此同时,俄罗斯缺乏稳定的投资法也限制了国外公司对俄石油 行业 的投资。因此,俄政府保障石油工业稳定发展还任重道远。不过,俄政府对石油工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仍充满信心。俄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表示,俄准备在2015年前将石油年产量提高到5.3亿吨,并将石油年出口量提高到3.3亿吨。

2005年,俄天然气开采量为640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出口1525亿立方米,较2004年增长8%。

俄西西伯利亚北部纳德姆-普尔-塔佐夫斯基区是俄最主要的天然气产区。但是该区内的三大气田(乌连戈伊、扬布尔格、梅德韦日耶)产量已经开始下滑,从而对俄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构成威胁。如今,乌连戈伊气田开发程度已经达到75%,扬布尔格气田达到60%,梅德韦日耶气田达到85%。 

加快开发俄最大的新天然气产地——亚马尔半岛气田是俄天然气 行业 克服产量下滑趋势的重要途径。但亚马尔等新气田开发条件恶劣,同样需要巨额投资,光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俄罗斯经济专家认为,外资的介入将是解决俄新气田开发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

俄政府计划,到2015年,俄天然气开采量和出口量将分别达到7400亿立方米和2900亿立方米。

二、2006-2007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

2007年1至10月,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为4.094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6%;天然气开采量为5325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1%。

2006年前10个月,俄罗斯对独联体以外国家的石油出口为1.81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对独联体国家的石油出口为3067.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1%。其中对白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减少7%,为1630万吨;对乌克兰的石油出口减少4%,为877万吨;对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出口增长29.8%,为557万吨。2006年,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4.8亿吨和6562亿立方米。

三、2010年前俄天然气价格预测

2007年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以外的国家天然气价格将达267.2美元/千立方米(2006年俄罗斯联邦预算中的价格为250.3美元)。对独联体国家天然气出口的平均价格将为256.1美元/千立方米(2006年为221.3美元)。

到2007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出口天然气的价格将上调10%。这一预测的依据是欧洲重油价格大幅上涨。如果重油继续维持目前的价格水平,那么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年底出口的天然气价格将会定为每千立方米293美元,即上涨10%。如果2008年1至2月重油价格依然维持高位,那么2008年第一季度俄天然气价格可能会达到每千立方米312美元。

四、2015年俄天然气年产量预测

俄罗斯准备在2015年前将石油年产量提高到5.3亿吨,并将石油年出口量提高到3.3亿吨。

在未来10年内,西西伯利亚仍将是俄罗斯主要的石油开采中心。与此同时,俄准备在东西伯利亚等地建成新的石油开采基地。到2015年,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出口的石油在俄石油出口总量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提高到15%。俄石油出口管道的输油能力也将大幅提高。到2015年,俄准备每年通过西部和西北管道出口7000万吨石油,通过黑海和里海管道出口1.3亿吨石油,通过远东石油管道出口8000万吨石油。

到2015年俄天然气年开采量和出口量将分别达到7400亿立方米和2900亿立方米。为达到上述目标,俄准备在稳定西西伯利亚传统气田产量的同时,加速开发东西伯利亚和大陆架的新气田。

第二节 海湾及中东地区天然气发展情况 分析

一、海湾地区天然气储量情况以及分布格局状况

1、海湾地区天然气蕴藏的总体情况。海湾国家蕴藏丰富的天然气,2005年海湾天然气总储量为719200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天然气总储量的40%,大体分布于10个气田,其中卡塔尔北部气田为全球最大的非伴生气田。海湾地区天然气储量与天然气生产量的比极高,以目前的产量计算,可采年限为264年,而全球平均生产年限为67年,仅以海湾地区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就可以维持全球26年的需求。

2、海湾地区天然气分布的基本情况。海湾地区天然气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国家间差异显著。截至2004年年底,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联酋的天然气储量分别为,900亿立方米、275000亿立方米、31700立方米、15700亿立方米、10000亿立方米、257800亿立方米、67500亿立方米、60600亿立方米,全球天然气总储藏量为1795300亿立方米,上述国家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为0.1%、15.3%、1.8%、0.9%、0.6%、14.4%、3.8%、3.4%,总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0.6%。巴林天然气资源总量最低,仅为900亿立方米,而区域内伊朗、卡塔尔天然气储量则分别为275000亿立方米和257800亿立方米,约占海湾地区总储量的70%、全球总储量的30%。伊朗、卡塔尔、沙特、阿联酋天然气储量分别排名世界第2位至第5位,仅次于俄罗斯。

以评判天然气的重要指标为标准,天然气伴生与非伴生气田所占比例,海湾地区上述国家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联酋天然气伴生与非伴生气田分别为20/80、38/62、70/30、92/8、25/75、1/99、60/40、81/19,卡塔尔、巴林、伊朗天然气田肥伴生率较高。整体来看,海湾地区伴生与非伴生气田所占比例为33/67,而全球上述比例则为15/85。

海湾各国天然气生产预计年限。按照2004年海湾各国已探明储量及其产能以及全球产能计算,海湾各国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联酋天然气储量与其2004年天然气产能比分别为9年、322年、伊拉克(2004年产量不详)、162年、57年、658年、105年、132年,海湾地区整体探明储量与产能比为264年,全球则为67年。

3、全球及海湾地区天然气储量及分布格局。截至2004年底统计数据,全球已探明储量为179.5万亿立方米。

其中,美洲已探明储量为14.4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储量的8%,欧洲及乌拉尔地区已探明储量为64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35.7%,中东地区已探明储量为72.8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40.6%,中东涵盖的海湾地区已探明储量为72.4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40.4%,非洲已探明储量为14.1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7.8%,亚太地区已探明储量为14.2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7.9%。

全球及海湾地区天然气产量及生产格局。2004年底,全球按年生产总量为26916亿立方米。其中美洲目前产量为8919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储量的331%,欧洲及乌拉尔地区目前产量为10515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39.1%,中东地区目前产量为2799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10.4%,中东涵盖的海湾地区目前产量为2715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10.2%,非洲产量为1451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5.4%,亚太地区产量为3232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2%。

2006年中东地区天然气储量73.4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40.5%;其中伊朗和卡塔尔天然气储量占中东地区天然气储量72.8%,占世界总量29.5%。2006年天然气储量比1986年30.4万亿立方米储量的增长近2.5倍。

二、中东正在崛起为世界天然气供应基地

石油对中东经济起着支柱作用,而且石油仍将保持这一地位。但是,天然气也将成为中东地区经济的重要角色。

卡塔尔天然气争当世界第三

中东小国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有11万亿立方米,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48万亿立方米)和伊朗(23万亿立方米)。无论是在地区天然气配售方面的海豚项目,还是在液化天然气LNG国际贸易方面的拉凡角项目,卡塔尔都十分引人注目。天然气配售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南北帕斯气田,卡塔尔拥有北帕斯气田储量10.7万亿立方米,伊朗拥有南帕斯气田储量9.1万亿立方米。

利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卡塔尔于1997年建起了拉凡角项目。目前拉凡角液化天然气公司的第三套装置已经投产,把LNG年产量由660万吨提高到1130万吨。这套专为向印度提供LNG的装置,预计年供应量750万吨,可保证供应25年,计划2003年底第一批LNG发往印度。拉凡角LNG公司目前正计划2010年再投产一套装置,目标是把LNG年产量提高到3000万吨。同时,卡塔尔石油公司和南非的萨索尔正计划投资9亿美元,在拉凡角建一个天然气合成油厂。

为利用这一资源,一个天然气供气网络建设计划也在酝酿之中,这就是所谓海豚项目。海豚项目是要把北帕斯气田的天然气南输,在脱除了凝析液、硫、乙烷及液化石油气之后,通过350千米的海底管道输往阿布扎比、迪拜和阿曼。这条管道预计投资35亿美元,输送能力为566万立方米/日。如果项目进展顺利,第一批天然气有望在2004年输出。现在还有一种考虑,说是要把管道一直接到巴基斯坦,但这需要建造海底管道,投资要30亿美元,不少人怀疑这个计划的经济可行性。

与此同时,卡塔尔与科威特签署的供气谅解备忘录,还促使巴林与埃克森美孚中东销售公司达成了一份协议。根据有关协议,科威特将获得500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而巴林将得到天然气200万立方米/日。

这些项目需要大量投资。卡塔尔估计,未来5年天然气项目的总投资量可达280亿美元,2010年前再需要274亿美元。

伊朗天然气工业受制裁拖累

与卡塔尔不同的是,由于美国对伊朗-利比亚的制裁法案禁止美国较大的石油公司在伊朗投资,伊朗放慢了南帕斯气田的开发,延缓了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速度。按计划,气田的开发分12个阶段进行,已于3月21日开始的最后四个阶段,需要根据回购方案达成协议,预计投资额大约40亿美元。

在气田开发的第9、第10阶段,投标的只有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而在第11、第12阶段,来投标的有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埃尼、BP和一个亚洲公司集团,预计凝析液产能可达8万桶/日,天然气566万立方米/日。

伊朗希望成为俄罗斯、里海和中东天然气输往欧洲的“中间站”。伊朗已建成一条通往土耳其长2577千米的输气管道,管道年输气能力为30亿立方米,2007年可达100亿立方米。伊朗还打算通过铺设陆上管道向印度输送天然气,但经过巴基斯坦有一些风险;而若建造海洋管道输送天然气,投资又太大。

沙特天然气业新动向

中东天然气业的一个重要新情况,是沙特放开让跨国石油公司来开发6万亿天然气资源。今年3月份,沙特仍在与跨国石油公司就有关250亿美元的开发项目进行谈判。

埃克森美孚被推选牵头开发两个项目:参与南盖尔瓦Ghawar项目的还有BP、壳牌和菲利普斯公司,参与红海项目的还有马拉松和西方石油公司。壳牌负责牵头开发什巴Shybah项目和部分南盖尔瓦气田,参与南盖尔瓦气田项目的还有大陆石油公司。

三、未来海湾及中东各国天然气发展预测

沙特阿拉伯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优先发展天然气工业的进程,以满足国内天然气需求量迅速增长。1998年9月沙特政府决定对外开放石油下游和天然气上游,到2000年12家外国公司递交了总计价值为1000亿美元的25个项目投资计划,沙特政府接受的投资计划包括阿美公司许可证以外的地区的天然气勘查、开发和下游(天然气加工和合成油提取和处理厂)、电力和石油下游项目。沙特阿美石油公司1999年底出台的预算中计划25年投资450亿美元,用于修建上游天然气开发和加工设施,每年增加850亿-140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2002年10月建成的哈维亚天然气处理厂是沙特阿拉伯10多年来最大的天然气项目,其天然气产量可替代26万桶/日轻质原油用于出口。10多年来,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约50%,替代石油用于发电、民用、交通以及海水淡化等领域。沙特制定了天然气长期发展 规划 ,将国内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份额从2003年的39%提高到2020年的51%。

伊朗政府计划加大在天然气领域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增加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伊朗开发了最大的非伴生气田南帕尔斯气田,产量除供应国内消费外将通过管道或液化天然气的方式出口。伊朗从2002年开始通过管道出口天然气,5年来出口量增长7.5倍。伊朗建设了至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由土耳其连接希腊进入欧洲。伊朗的扩大天然气出口的计划包括向巴基斯坦、印度、中国沿海地区和台湾省、韩国等国出口。伊朗三个液化气工厂在建设之中。

卡塔尔是中东地区天然气出口最多的国家,2006年液化气出口量310.9亿立方米,比2000年140.4亿立方米的出口量翻了一番。2006年在建的液化气项目建成后将增加980万吨液化气产能。卡塔尔北部的天然气项目Dolphin项目将卡塔尔、阿联酋和阿曼的天然气管网连成一体,在阿曼通过海底管线连接至巴基斯坦,以通过管道出口更多的天然气。卡塔尔还在进行天然气合成油的项目。为实施卡塔尔经济多元化战略,至2012年,卡塔尔将在天然气、石油化工领域投资750亿美元。并制定了利用天然气的计划,包括铝业、石化、钢铁等 行业 的天然气利用以及液化天然气等。

阿联酋在1995-1999年5年中对国内天然气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开发,开发项目包括天然气地质勘查、钻探和开发、天然气发电厂建设、Taweelah天然气工业基地建设、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等。1996-2006年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增长31%和44%。

未来中东地区天然气生产和消费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3-2030年天然气产量将以年平均增长率为4.5%的增长率增长。伊拉克目前产量较低,因此增长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率可达11.8%;卡塔尔建设中的和 规划 建设的项目完成之后,生产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年平均增长率为7.8%。实际上2004年-2006年中的天然气产量增长已经超过预期,中东地区三年平均增长率为9.0%,其中伊朗8.8%,卡塔尔15.7%,沙特阿拉伯4.5%,科威特12.6%,全部超过预测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四、今后15年阿拉伯国家天然气需求预测

中东地区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增长速度超过石油的产量和消费量增长速度。天然气消费量从1986年的725亿立方米增长到2893亿立方米,增长3倍。中东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得到较好的调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份额2006年达到47%,与石油消费份额所差无几,其中伊朗、阿联酋和卡塔尔的天然气是国家能源消费的主要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分别占53%、66%和80%。

中东地区天然气消费需求也将迅速提升,预计2003-2030年中东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将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8%的速度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伊拉克和卡塔尔,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8%和7.8%;而增长量最大的是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分别从2003年的137亿立方米、601亿立方米和798亿立方米,增长到2030年的1034亿立方米、1554亿立方米和1831亿立方米,分别增长6.5倍、1.6倍和1.3倍。

五、沙特计划大规模增加已探明天然气储备

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未来十年内沙特计划将已探明天然气储备增加40%。将已探明天然气储备增加100万亿立方英尺(1立方米约合35立方英尺)。

由于国内人口激增,石化与工业领域的新建项目发展迅猛,沙特国内对天然气的消费需求也在快速攀升。目前沙特的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约为252万亿立方英尺,位居全球第四。

预计至2012年,沙特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将比现在增长40%,达到每天70亿立方英尺。为提高已探明储量,沙特届时将新增钻探186座天然气开采井,同时发展更新现有的332座气井。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沙特石油部门有必要加大在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罐装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力度。

第三节 中亚油气供应形势 分析

一、中亚将成为世界主要应急能源供应地

近15年来,中亚能源工业吸引了世界更多的关注,并以比中东在上世纪60年代时更快的步伐向前发展。

中亚地处欧、亚和中东的交汇点,是未来新兴的能源市场,特殊的重要战略地区。中亚是世界上最后进行地质勘探开发区域之一,将为大量能源资源的发现、生产、运输和炼制提供巨大的商机。特别是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的天然气资源倍受人们关注,哈萨克斯坦则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中亚的能源资源,包括101亿桶尚未开发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以及6.65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有待投资和开发。

二、哈萨克斯坦油气供应 分析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的主要石油生产国,截至2005年底,原油产量为136万桶/日,天然气产量为235亿立方米;拥有探明石油储量近400亿桶,相当于54亿吨,储产比17;天然气探明储量3万亿立方米。资源蕴藏在153个区块之中,其中包括104个原油产区,26个凝析油产区和19个气田。1981年发现的天吉兹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目前潜在石油储量在60-90亿桶。

三、土库曼斯坦油气供应 分析

土库曼斯坦是中亚地区另一个重要的石油生产国,截至2005年底,土库曼斯坦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5亿桶和2.9万亿立方米;产量为19.2万桶/日和588亿立方米。是未来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关键角色。天然气储量排列全球第11位,从2000年起,产量已经增长了25%以上。同其他中亚邻国一样,能源开发受运输瓶颈制约。

四、乌兹别克斯坦油气供应 分析

乌兹别克斯坦自1996年石油产量达到17.5万桶/日,实现了自给自足以后,石油产量稳定增长,上世纪末最高时达到19.1万桶/日,其后呈现逐年下滑,现年产量为12.6万桶/日。

截至2005年底,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6亿桶和1.85万亿立方米。乌兹别克斯坦60%的陆地可能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探明油气分布区其中5个地区,估计其潜在石油和凝析油储量超过50亿吨,天然气储量则超过5.5万亿立方米。国家石油公司拥有探明的171个油气田,其中51个已生产石油,27个生产天然气,17个生产凝析油。

五、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油气供应 分析

与中亚的几个邻国不同的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只是生产少量石油,尤其是塔吉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没有经济意义,而且严重依赖进口,特别是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进口。吉尔吉斯斯坦拥有7个已经开发的油田和两个石油-天然气田,但由于困难的地质条件,勘探开发极其困难,目前的石油产量在2000桶/日左右,而其消费量为2万桶/日。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