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商业计划书之步步为营:分析战略
战略的价值在于:无论你的项目起步早晚,无论你有优势还是劣势,无论你能否获得投资,你都能在未来的变数中获得最优结果,累积持续的成功。
不要认为战略距离此时正在写商业计划书的你很远,战略其实就在你身边,也许你正在身体力行,却丝毫不觉。从现在开始,必须得对战略提高警觉,要不然,你怎么写呢。
想想也许很吓人,写商业计划书,无非是描述一个从无到有的战略及其实现的过程。思考战略,就是为了明天少犯错误。写战略时,表达清楚自己的战略,方向明确也就行了。你又不是研究理论,没必要跟理论较真。只要你认为符合自己的战略的,就可以不客气地拿来使用,管它是经济学的还是管理学的,又或是营销学的。参见图2-1.
1.
战略是一个系统,不能顺利时就要,不顺利时就抛弃。你必须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最终找到战略的方向。能够写进商业计划书的战略是经营战略,指项目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赢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筹划。
战略是项目的总体性筹划,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项目经营行为的规定,同时又是制订一切规划或计划的基础。很显然,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经营规划,都只是在战略指导之下的具体行为。经营规划不是战略,只是实现战略的手段。
没有经过实际测试,就绝不妄下结论,是确定战略的基本原则。只有通过实际测试,再加上科学的分析,才能发现战略方向所在,从而降低风险,确定正确的战略。
正确的战略具有四个特征:
●必须符合愿景。●保证实现使命。
●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
●能够创造新的机会。
由此可见,正确的战略就是根据现在和未来的环境,找到机会并远离威胁,为项目赢得优势、化解劣势,进而选择和确定总体、长远目标,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从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战略是一一个动态的系统,为了适应未知的变化而存在。也就是说,战略的本质是满足生存发展要求下的不间断变革,以期更好地面对未来环境。在激烈变化,不知道何时会遇到强大挑战的环境中,战略可以带领你找到未来的趋势,帮你寻求事业在未来的机会,发现通往未来的有效经营途径,改进目前的经营策略。
说了这么多关于战略的理论,你可能要问:在写商业计划书时,如何表达战略呢?从战略的本质人手,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具体策略必须体现全局性。战略所规定的是总体行动,追求全局效应,具体策略应作为全局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商业计划书中出现。这样才能使经营战略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
.以长远性为出发点制订具体策略。战略的制订虽然以当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即时情况为出发点,也对当前的具体策略有指导、限制作用,但所有的具体策略都必须是为了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只是适应短期变化的策略都不是战略,只是战术。
.把竞争优势考虑在具体策略内。市场就是战场,现实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尤其是来自竞争对手的突发性冲击。制订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残酷的竞争和挑战中取得优势地位,有力保障己方的继续生存和顺利发展。
.明确表述战略纲领的作用。在制订具体策略时,把相应的战略依据作为引言,如“......可充分体现战略在生存和发展中的实际纲领意义。-般来说。投资人认为的较长时期以五年为最低限。
2.
虚伪的战略?看起来比较费解,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就像柴鸡蛋一样,决定品质的关键在于养殖方式,而非鸡的品种。如果养殖方式是养鸡场的圈养,即使鸡的品种是柴鸡(比如芦花鸡),产出的蛋叫柴鸡蛋,也丝毫没有真正的柴鸡蛋的品质。
如上例所述,这个柴鸡蛋并不是真正的柴鸡蛋。并非所有长期规划都是真正的战略,虽然也披着战略的外衣。长期规划都是长期的,但只有同时可以满足适应变化、长期不变、目标明确三个条件的长期规划才是战略。比如发展规划就不是战略,只是在战略指导之下的具体策略,是战略的行动方案,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也会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被改变。如果你把发展规划当成战略,你的战略就是虚伪的战略。
你认为发展规划是战略,说明你有战略需求,只是它是虚伪的战略需求。万一你一不小心把发展规划当成了战略,还准备写进商业计划书,也不是太坏的事情,最起码你会让投资人知道你有很强的战略意识。补救的办法就是让你的发展规划同时具备适应变化、长期不变、目标明确三个特征,且要具有全局性、纲领性。完成了这一步,你的发展规划就开始向战略转型了。这也是把虚伪的战略变成真实的战略的唯一方法。从发展规划尽力朝前看,看看你能够看到多高、多远。这么多项目去争当投资人想要的东西,关键就看你的项目有没有明确的战略。任何战略明确的项目,都是投资人的猎物,而有正确战略的项目可谓生逢其时。
下面是在写商业计划书时,最容易被你看成是战略的几种具体策略。
市场前景
写商业计划书的时候,为了获得投资,你一定会把项目的市场前景写得看起来总是广阔的,利润总是较高的。很多时候,市场前景容易被当成战略来看待,这是典型的把客观情况(或称为在主观意识之下的客观情况)当成自己的未来。尽管市场前景那样美好,但那不属于你自己,而属于这个市场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和项目。时下电子阅读器很热门,很多人看到众多品牌纷纷路身这个市场,感受到阵阵热浪,但你要知道,别人的成功不一定是你自己的未来.
在实际中,对市场前景要求高是有雄心的一种体现。雄心勃勃、有抱负的你总是希望抓住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一步一步地靠近你的战略所定的目标。你的战略雄心越强,你的项目对市场前景就越执著,你的战略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市场前景并不是战略,只是战略目标的基础。市场前景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战略态度,促使团队产生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发展规划
前文已经提到,把发展规划当成战略,是一种误解。战略可以改变规划,项目中的所有规划都在战略的指引之下。
假如战略是水,规划就像水里的鱼,你想吃鱼可以动手钓,但不一定能钓得上来。也许,凭一时的好运气,你总能钓到鱼,你的发展规划获得了成功.但你不可能总这么好运气。显而易见,要想经常吃到鱼,只有学会养鱼:如果你的水是海水,你就养威水鱼;如果是淡水,你就养淡水鱼。想吃鱼的时候,动手就抓、再也不用靠运气钓着吃了。
如何避免把发展规划当成战略?在写商业计划书时,把发展规划的每一步都设定一个直接目标,然后再设定一一个大的目标。这个大的目标指向就是战略,或者说是你事实上的战略。这样,发展规划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在战略指导之下进行的,发展规划在为战略服务,就不会成为虚伪的战略了。
营销策略
事实上,营销策略只是你的战略中可见的一小部分。如果你认为做好营销策略,出色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自然会获得理想的市场价值,你就是把营销策略当成了战略。这是把打仗当治国方略,很危险。
以营销策略为导向,往往会被短期利益冲昏头脑,使你看不清未来发展的道路,结果就是即便日后如何努力,也无法超越那些战略眼光高远的对手,如果抱着“营销策略即战略”这样的想法不放,一个项目将无法得到长久的成功,你也就没有喜悦可言。
这一点,在写商业计划书时,只要你始终坚持“营销策略是战略手段”
就可以避免。
产业目标
眼睛只盯着产业目标,生怕丢掉一丁点儿市场份额,这样的策略看起来目标明确,显得很清醒,事实上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项目中比产业目标更重要的是获得持续的成长。李彦宏当初决定停止对各门户网站的后台技术服务.投身前台专业搜索引擎,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这叫什么?唯结果论,易走偏。就像A、B两个执政党相争,直接目标是赶另一个下台。难道,他们的目标到此为止吗?绝不是,最终目的是治国,让国家变得强大,做立于世界之林,这才是战略。
产业目标看起来最像战略,因为产业目标是战略目标的一部分,非常接近战略目的。在写商业计划书的时候,别一概而论,你把产业目标进行细分:市场占有率、营业额、利润率、总资产等方面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并且说明这些对你的战略目的有什么促进作用。这样,你就不会走人虚伪状态了。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 报告编制
- 可行性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项目建议书
- 立项申请报告
- 稳评报告
- 能评报告
- 项目方案
- IPO募投可研
- 项目申请报告
- 企业融资报告
- 规划设计
- 乡村振兴规划
- 特色小镇规划
- 产业规划
- 文化旅游
- 十四五规划
- 园区规划
- 田园综合体
- 乡村旅游
- 康养产业
- 景观设计
- 科技成果评价
- 科技成果评价
- 项目立项评估
- 项目结题评价
- 知识产权评估
- 成果价值评估
- 人才团队评价
- 扶持资金申请
- 农业资金申请
- 发改委资金申请
- 工信资金申请
- 科技资金申请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