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某高等教育项目可行性报告(一)商业计划书代写商业计划书范文商业计划书案例项目计划书
目录
一、学校情况概述
二、学校长期规划及项目执行期1999-2004年学校发展规划
三、学校项目方案综述
四、项目执行期间学校改革活动规划
五、实验教学改革计划
六、图书资料购置方案及加强图书馆管理的措施
七、人员培训规划
八、协作学校活动计划
九、项目预期效益法
十、承担外汇风险及偿还贷款办法
十一、项目执行与管理
一、学校情况概述
**大学创建于1909年,位于甘肃省省会**市,1953年起被列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大学迄今为止,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的部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聚居着19个民族的西北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院系、专业**大学是一所艺术、科学、工程、管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首批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也是首批建立国家级理工科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可培养MBA(工商管理硕士)。学校现有成人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化工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等22个系、5个直属教学部、35个研究所(室、中心)、74个实验室、图书馆、出版社、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电教中心、通讯中心、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应用磁学开放实验室。
**大学有51个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1998年发布的新专业目录,该校本科专业将调整为48个,涵盖理工科、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8个门类。
2。学生基本情况全校各类学生12761人(据1997年底统计)。其中全日制本科6569人,文科40.6%,理工科59.4%。全日制本科生中,大一、大二学生3637人,理工科2068人。他们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来自西北五省的学生占31.7%,甘肃省学生占18.1%。在校大学生中,女大学生1941人,占大学生总数的29.5%;少数民族学生382人,占大学生总数的5.8%;农村户籍学生2925人,占大学生总数的44.5%。我校每年约有20%的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学位,其他学生按国家政策就业。1997年,甘肃省毕业生就业率为17.4%,西北五省毕业生就业率为24.4%。
从1990年起,我校每两年从**维吾尔自治区招收一个20人的民族本科班。这些学生毕业后,除考入研究生院的学生外,都将返回当地参与经济建设。
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学校走上了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的发展道路。十年来,学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办学效益大大提高。
为优化办学结构,学校提出并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本科教育为主体,应用型专科和成人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近年来,本科每年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从80年代初的不足1000人增加到2000人;从过去的二三百到1997年,在校研究生达到1200人;成人教育规模从过去的不足1000人增加到4000多人。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提出控制办学规模,走内涵发展之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学校建立了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科研促教学,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教学科研中心两个,明确了“学研产结合”的办学模式。为促进校办产业发展,学校成立了产业部和科技开发公司,收入逐年增加。响应中央号召,高校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校提出了“扎根甘肃,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办学口号,形成了“西做文章,创造中国一流”。为此,学校加大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力度。多次组织专家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到全省各地考察技术服务和科技项目。1995年,**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分院联合成立“华西资源环境研究所”。我校干旱农业与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大了对西部干旱农业的研究力度,提出了“集水农业”的新思路。这一科研成果受到当时李鹏总理的高度赞扬,并亲自视察。甘肃省人民政府大力推进。同时,学校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在西北地区广泛开展干部和科技人员培训。各类硕士研究生进修班大幅增加,成人教育学院规模不断扩大,提前达到并超过2010年远景规划的3000人规模。学校鼓励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厂矿企业的科技研究,规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直接参加当地的生产和科研活动。为克服自身办学困难,南科大加强了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1997年3月,*大学与**铁路学院签署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协议。1997年底,与**化工公司、甘肃省化工研究院合作。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适应社会特别是西北地区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利用国家“211工程”建设的机遇,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积极开展学校管理改革,确定岗位数量,实行劳动考核制度,实行流动制,开展研究生“三帮扶”,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加强校园网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高校系统的实施。
在各项改革中,学校始终把教学改革放在核心位置。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学校就提出要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本科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提出要开展基础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基础人才培养为龙头,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近年来,高校形成了“夯实基础,因材施教,发展智力”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注重技能,按需分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家在**大学建立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五个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为使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实行大、小班制和双学位制,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1990年以来,学校按照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后三次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通过选择公共基础课和主干课、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制定了教学计划实现了“宽公共基础课、厚基础课、精专业课、新选修课”的总体优化要求,完成了教学计划由刚性向弹性的转变。此外,学校加大教学改革投入,积极组织开展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大力开发新教材,加强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基础课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改革,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深化。然而,在改革、生存和改革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办学经费的匮乏一直困扰着我们,制约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二。长期规划和项目实施期(1999-2004年)学校发展规划**学校2010年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按照“做西文,创国内一流”的办学理念完成学科的重大调整。除少数基础研究好的学科外,大多数学科都将以国家为重点,丰富和改造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研究基地和咨询服务基地,建立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比较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管理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水平,效益和综合实力大幅提高,建设成为规模适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综合性大学。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 报告编制
- 可行性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项目建议书
- 立项申请报告
- 稳评报告
- 能评报告
- 项目方案
- IPO募投可研
- 项目申请报告
- 企业融资报告
- 规划设计
- 乡村振兴规划
- 特色小镇规划
- 产业规划
- 文化旅游
- 十四五规划
- 园区规划
- 田园综合体
- 乡村旅游
- 康养产业
- 景观设计
- 科技成果评价
- 科技成果评价
- 项目立项评估
- 项目结题评价
- 知识产权评估
- 成果价值评估
- 人才团队评价
- 扶持资金申请
- 农业资金申请
- 发改委资金申请
- 工信资金申请
- 科技资金申请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