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童装市场进出口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9 10:58:32

第一节 中国童装出口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对策

一、童装出口的贸易壁垒 分析

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全部取消,但“后配额时代”并不必然带来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自由化,纺织企业将会遇到更多的贸易壁垒,对此,纺织企业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自古以蚕桑丝绸著称的浙江省近20年来迎来了纺织业勃兴的黄金年代,据杭州海关统计,全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4176家,占全国总数的14%,出口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665家,占全国的20%,全 行业 出口总额约为146亿美元。纺织工业已成为浙江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中国轻纺城所在的纺织大县绍兴是浙江也是中国纺织业的缩影。这里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20万名纺织工人,4600多家纺织企业,纺织业总产值647.5亿元,销售628.9亿元,自营出口22.3亿美元,织品外销率达到75%。绍兴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施平平说,最近几次交易会的情况表明,许多外商现在采取“持币观望”的政策,“因为明年的市场局势并不明朗”。“后配额时代”并不必然带来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自由化,纺织品服装贸易保护势力将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非配额措施抵制纺织品服装贸易自由化。

事实上,各种抵制措施已经开始。欧盟委员会发布立案公告,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化纤布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是欧盟化纤布的最大供应国,市场份额在35%左右,而浙江又是出口第一大省,全国向欧盟出口化纤布4.47亿美元,其中浙江占到了77.9%,为3.48亿美元。而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署进口管理局5月3日也发布公告宣称,正在考虑改变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调查单独税率审查政策,政策一旦改变,将抬高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门槛,变相地剥夺或限制了企业应诉的权利,同时,也增加了裁决的随意性和中国企业承受高倾销税率的潜在危险性。

但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后配额时代”似乎遥遥无期。据了解,由于化纤产品价格低廉,在国内外一些欠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市场,一些企业仍旧对赚取薄利乐此不疲,只顾埋头拉车,不管抬头问路,至于“杞人忧天”的事,政府会去做。记者今年9月参加首届中国(绍兴)国际纺织论坛时,曾走访了几家参展的企业,他们对于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采取的是“看到红灯绕着走”的态度,发达国家市场进不去,自然有第三世界国家市场。浙江省外经贸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韩杰说:“许多浙江纺织企业并不重视‘后配额时代’的风险,还是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大概要碰上了贸易壁垒才会意识到问题。”

浙江纺织企业在“后配额时代”将会遇到更多的贸易壁垒:由于我国入世时是非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欧盟仍然可以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救济措施、特保措施和纺织品特保措施,而浙商正在努力开辟市场的发展中国家也害怕中国纺织品的倾销,主张延长纺织品配额的《伊斯坦布尔宣言》的签字国中,有不少发展中国家。

在浙江的许多印染企业还是依靠工人经验配置颜料,面对这个高耗能高污染的 行业 ,企业往往忽视技术应用,生产出来的面料经不起国际上相关标准的检验,只能归入差等面料行列,频频在绿色壁垒碰壁。今年上半年,有一个意大利采购团来绍兴采购,当地企业提供的纺织品全部不符合他们的标准,面料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超标,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许多企业试图在发展中国家市场挽回在发达国家碰壁造成的损失,但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加入反倾销行列,在立案数上基本与发达国家持平,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立案和采取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并不是人们熟悉的美国,而是印度。

而单纯的价格优势也已经把利润空间一再压缩,据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统计,从2002年开始,以全省对美国纺织品出口情况为例,出口数量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而价格增幅则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服装出口价格增幅出现了两位数的负增长。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浙江编织服装业发展过快,投资迅速扩张,导致生产能力和规模过剩。今后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优势地位,必然抓紧抛弃规模扩张的陈旧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依托,合理 规划 ,统筹布局,继续加强建设有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浙江纺织企业应把品牌建设作为大幅度提高附加值的途径。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大 研究 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的投入力度,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构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模式,提升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档次、售后服务和品牌上下功夫,提高浙江纺织业总体竞争能力。

从政府层面看,当务之急是建立贸易摩擦和投资预警机制。浙江省外贸部门将建立“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机制。“海”指的是借鉴香港贸发局的经验,建立一些境外信息机构、办事处和浙江商会,团结当地浙商,应对贸易纠纷。“陆”指的是完善省内机构,加强国内与境外公平贸易机构和 行业 协会的联系,提供快速反应机制。“空”则是指建立信息网络,编制外贸预警信息和工作指南,无偿向企业提供,指导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据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已议定将“中国编织服装商贸信息中心”建在杭州,这对促进浙江省纺织业信息化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二、纺织品保护主义及应对策略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自GATT所主导的多边贸易谈判实现大幅度削减关税以来,全球以非关税为主的各种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层出不穷。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至2005年世界范围内98个国家(地区)共发起反倾销调查2647起,针对中国的有707起,我国每年约有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影响。保障措施调查案从2件猛增到132件,而各种绿色标准、技术标准、特殊保障措施、数量限制等措施更是使用频繁,这从我国入世后遭遇日益增多贸易摩擦可以表现出来。以非关税措施为主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也正因为如此WTO果断决策在2002年重启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试图通过谈判进一步削减非关税壁垒,规范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同以往传统贸易保护措施相比较,新贸易保护主义又有以下特点: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主体是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这和以往情况有所不同,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主体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由于选择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为了保护国内刚刚起步的幼稚工业、尽快独立自主的发展本国的工业经济体系,不得不实施有选择的保护贸易政策。而当前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主体主要是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来看,上述几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0%以上,所以这些国家采取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对世界各国尤其是以实施出口导向为主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影响巨大。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目的多样化:传统贸易保护政策主要以保护本国刚刚起步、处于弱势竞争地位的幼稚工业为主,等这些产业发展成熟后便取消保护,这是符合WTO的基本原则的。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目的趋于多样化,有保护国内夕阳产业、促进国内就业、牵制竞争对手等。

3)在具体政策中以更加隐蔽有效的非关税措施为主: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不断被削减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非关税保护措施,如绿色环保标准、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劳工标准、歧视性的政府采购、差异性的国内消费政策、汇率变动等形式。如自1979年对中国发起首起糖精纳反倾销立案调查以来,截至2005年12月31日,欧盟共对中国进行贸易救济立案调查118件,涉案总金额超过70亿美元。美国在卫星通讯和移动通讯服务领域设置重重技术壁垒,使中国公司难以顺利进人美国市场。美国国会的参众两院前段时间通过了2006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禁止五角大楼通过承包商或次承包商向中国购买军装。日本的“消费品安全法”对原产于中国的蔬菜设置最为严厉的卫生标准等。

4)从严厉限制进口转向积极鼓励出口:由于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是一把双刃剑,容易引起对方国家采取同样的措施来实施报复。在WTO规则的约束下,各国将保护贸易政策的重点转移到鼓励出口上,如大量实施出口补贴、生产补贴、价格支持和消费税等,通过增加出口来获得交易利润。

5)将贸易问题和政治问题挂钩: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即贸易关系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不是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放在首位,而是要考虑政治利益的需要。例如,美国将贸易问题与人权问题、政治问题挂钩。美国国会通过制度手段和发表提案方式表达对美中贸易逆差的关切和不满。把美国的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挂钩,认为是中国巨大的出口抢占了美国国内市场份额,而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是建立在违反人权的基础上的等等。

6)保护范围扩大化: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范围由传统的货物贸易进一步拓展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的全部内容,更加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联想集团的“LEGEND”商标美国已注册,“同仁堂”成药、“狗不理”包子在日本被抢注,“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红塔山”香烟在印尼被抢注,使我国许多名牌产品在在这些地区丧失商标使用权,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企业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免在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出现品牌危机。

2、我国的应对思路与策略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入世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全球制造业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作为WTO新加入的成员国,我国对于如何利用世贸规则、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和经验还很有限,在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背景下,我国的应对思路与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到我国是客观趋势,我国将来会有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个转移过程也是期限的,因为还有很多在劳动力方面比我们更有优势的国家,只是他们的其他条件还比较落后,我们应抓住这个时期积极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是个战略问题,这个步子走对了,我们国家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2)以务实外交为指导思想,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协调,争取西方国家尽快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解决贸易争端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磋商解决;向WTO提起诉讼;打贸易战。而真正的贸易战很难发生,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也缺乏效力,所以国家之间贸易纠纷和摩擦主要靠双边磋商和谈判来解决。通过交流和谈判,努力打破区域贸易壁垒,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3)积极推进东盟自由贸易区、APEC等区域经济组织的一体化进程,调整我国贸易方向,避免贸易进出口过分集中于某个国家的现象,重视区域经济合作。在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受阻,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加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合作,有助于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

4)在贸易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企业主体、 行业 协会应积极学习国际贸易知识,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加强国内贸易立法如制定《反倾销法》等。同时抓住时机我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商品的技术水平,增强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作为WTO成员,我国应积极参与正在进行的WTO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订和修改,利用有效的多边贸易规则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第二节 我国童装出口单价下降的主要原因

1、 行业 内企业间的无序竞争

我国以生产出口服装为主的企业有几万家,近几年,还不断有企业加入到生产出口服装的行列中来。原来对外贸业务难以涉足的大批私营企业,近年随着政策的放宽,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

服装生产企业为抢客户、争订单,相互压价,客户经常同时在几十家企业及外贸公司中询价和迂回谈判,在一些出口交易会上,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我国的出口服装生产企业大多是为国外中间商或国内专业外贸公司加工的,价格的主动权掌握在中间商手中,很容易引发出口企业间的相互压价行为。

2、我国服装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萧条

日本、美国是我国服装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到这两个国的服装金额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金额的近40%。由于美、日两国经济不景气,中高档服装消费明显减少,低档服装的消费比重增加,使近期我国出口到美日两国的中低档服装比重也因此上升。

3、企业通过跨国零售集团直接进入国际零售市场

国内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跨国零售集团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跨国零售集团通过全球性的市场营销,大量采购中国的服装商品,订单一般数量很大,但单价很低。

4、欧、美部分配额取消,外商将这部分配额价值剔除

在欧、美部分配额取消后,外商立即在下订单时压低价格,将企业原来获得配额所需的费用部分剔除掉,使服装的出口价格下降。

5、面料价格下降

化纤、棉、丝面料的价格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降幅在10%左右。

6、我国对三资企业政策的改变

三资企业在我国服装出口中占据着三分天下,过去1994年以前成立的三资企业是不享受退税政策的。从2001年,1994年以前成立的三资企业也开始实行"免、抵、退"的退税政策,这部分企业的价格也因此随之下降,外商掌握我国政策及各方面情况十分清楚。

在出口价格下降的众多因素中,我们主要应关注业内的无序竞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专业外贸公司起着主导作用,近年才刚刚获得自营出口权的生产企业为赢得市场和客户,往往价格低于专业外贸公司;没有进出口权的小企业,为了维持开工生产只能听任外贸专业公司的。因此生产企业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国作为世界服装出口大国,服装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精湛的加工制作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当前,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为我国服装业增加了机会,在一些国家给人安全感减少的时候,中国的稳定和安全,使世界各地的客户不断增加在我国的服装订单,希望我们 行业 的企业要把握住机遇,不要败在自相残杀。2001年有些省、市以低价格争取到了大量订单,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好景不长,2002年出口就一路滑坡,其原因就是由于价格问题。虽有大量的订单涌入这些地区,但由于价格过低,企业是根本无法长期以接低价单维持加工生产,由于生产没有收益,企业也很快陷入了困境。价格是关系到企业乃至我们 行业 生死攸关的问题,出口服装价格持续下降已经严重威胁着我们服装 行业 。近几年,出口服装的价格在生产成本和微利间徘徊,企业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也实在所剩无几了。我国的服装工业外销依存度很高,出口下降1个百分点,全国服装生产就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就有3.6万人失业,其严重性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7、中国童装竞争力系数的变化趋势 分析

中国将进入第四次生育高峰期,到2010年新生儿出生数将进人高峰期。“婴儿潮”随之带来的就是婴童经济的全面爆发。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00年之后,中国婴童产业增长率高达30%,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婴童产品的消费大国,到2010年更有望迈入“万亿俱乐部”。

而在这个婴童产业中,儿童服装将占据重要份额。广州t100亲子儿童服装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董文梅认为,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儿童服装无疑是朝阳产业。而儿童服装涵盖了0~16岁年龄段人群的全部着装。按年龄段可以细分出婴儿装、幼儿装、小儿童服装、中儿童服装、大儿童服装、少年装等。细分化的趋势,让儿童服装市场潜力可以预见。

09年5月,在北京市商业信息中心统计的、男衬衫、男西服、儿童服装、皮衣和女鞋的数据中,女装、儿童服装、男衬衫和女鞋在当月的日均零售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其中儿童服装的日均增幅更是达到35.28%,在6类服饰中最高。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