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世界文化产业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9 10:58:17

一、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1、文化发展战略成为一些国家或都市面向未来的主导战略

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已经认识到了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和在未来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世纪之交,不约而同将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和主导战略。曼彻斯特2005年5月出台的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文化变成了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axis),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的战略都将越来越维系于这个文化轴心”的理念,并 规划 了“发展可持续文化经济”等5大主题。伦敦2005年发布的《伦敦:文化资本,市长文化战略草案》,提出文化战略要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声誉,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而且指出伦敦的文化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卓越性,即增强伦敦作为世界一流文化城市的地位;二是创新性,即把创新作为推动伦敦成功的核心;三是可参与性,即确保所有的伦敦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城市文化中;四是效益性,即确保伦敦从它的文化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新加坡2005年制定的21世纪文化战略—《文艺复兴城市》中提出新加坡将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动感与魅力的世界级艺术城市”,目标是“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即国际文化中心城市之一”,近期目标是5-10年内赶上香港、格拉斯哥、墨尔本,远期目标是与伦敦、纽约“平起平坐”。《文艺复兴城市》提出了6大发展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发展文化艺术的文艺复兴经济”。韩国在1997年经历金融风暴时百废待兴,金大中1998年就任总统时就提出“文化立国”,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拯救陷入困境的经济。结果不到3年,韩国经济再度崛起,1999韩国经济增长一度达到10%的高速度,其中以游戏、影视为主的文化产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文化的产业属性已经被广泛认同。199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报告,就提出“文化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并能加强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美国很多州和城市的文化机构九十年代都进行过“文化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的 研究 ,如美国艺术联盟1996年进行过“纽约州和纽约市(文化)艺术的经济影响力”的 研究 ,佛罗里达州文化事务和历史资源部2005年推出了“佛罗里达州艺术和文化产业的经济影响力”。同时,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已经在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与文化相关的产业已经成为主要产业之一。

3、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随着各国对文化产业的日益重视和文化产业的逐步壮大,文化的产业属性越来越强化,文化经济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知识的推动愈来愈大,经济中文化元素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经济文化化的趋势也开始显现。

1)文化产业与最新科技日益结合产生新的形态和形式

九十年代以来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浪潮,对文化产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化产业领域结合最新科技后开始产生新的形态、形式。互联网载体的出现,带来了网络文化、博客现象、虚拟生活、网上民意等新型文化现象,也带来了互联网文化产业。数字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计算机信息技术则促进了以美国硅巷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

随着全球的信息化浪潮由技术创新为主导开始转向以深化应用为主导,一些信息化程度高、信息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已经开始兴起包括网络服务产业、数字游戏产业、电脑动画产业、移动内容产业、数字影音应用产业等为主的数字内容产业群。欧盟早在1996年“信息化千禧计划”(Info2000Plan)就率先提出发展内容产业;日本首相亲自领军的“信息化日本”计划(e-Japan)2007年在数字内容人才培训方面的投入就达63亿日元;韩国2006年专门制定“数字内容行动计划”,计划到2005年政府将投入61000亿韩元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据全球著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统计,全球数字内容产业2006年市场规模为1780亿美元,预计2006年将提高到4340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30%。

近年来,计算机模拟技术开始大量运用于电影、广告、出版等 行业 ,我们所熟知的电影《侏罗纪公园》、《黑客帝国》、《魔戒》等无不主要依赖于电脑特技的模拟效果,随着这些影片的成功,一个新兴的新媒体产业也开始快速成长起来。纽约市政府从1997年起就将新媒体产业作为纽约未来的主导产业将以扶持和推动,并且出台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纽约新媒体产业1995-1999年期间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5%,从业人数年上升了37%。

2)文化产业的创造性、创意性成为主要推动力

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和人的创造力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不断有新的作品的涌现。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将崇尚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创意产业作为地区的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动,已经表明文化产业中的创新性已被认为最具活力和能动效应的元素受到广泛关注。

布莱尔1997年当选英国首相后所作的一件事就是成立“创意工业专责小组”,小组于1998年和2006年分别两次发布 研究 报告 分析 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伦敦已将创意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市长利文斯通更是认为创意产业将成为今后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加坡早在1998年就将创意产业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又在2007年9月全面 规划 了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称要树立“新亚洲创意中心”的声誉,要成为“一个文艺复兴城市”、“一个全球的文化和设计业的中心”、“一个全球的媒体中心”;香港也在2007年9月推出 研究 报告全面梳理了香港的创意产业的现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政府也都对创意产业进行了 研究 和 规划 。

英国首相布莱尔领导下的创意工业专责小组对创意工业的定义是“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天赋的活动,而透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成效”。根据英国政府对于“创意工业”的定义界定,共有13个 行业 部门包含在内: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市场、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和电视广播等。英国的创意产业2006年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比例超过8.2%,伦敦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第二大产业;澳大利亚,1999年创意产业已占GDP的3.3%,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7%;新西兰,创意产业占GDP的3.1%和总就业人数的3.6%。

3)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转移成为主要交易形式

文化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内容上,报纸、图书、杂志、电视机、网络之不过是物化的载体,因此文化产品的交易主要是知识产权的转移,一些国家提出的版权产业就是基于了这样的特征。

瑞典(1978)、德国和奥地利(1986)等,很早就将版权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估。但直到1990年,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第一次调查与版权保护有关的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在贸易中的地位时,才第一次将美国版权产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归到了一起。《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业:2007年报告》中指出,美国的就业、经济增长和外贸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以版权为基础的文化产业,版权产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在推动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方面起的作用超过了其他很多传统产业。

4)跨媒体、大集团化成为产业组织主要形式

如同其他 行业 一样,文化产业内的竞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日趋激烈,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化、 行业 结构寡头垄断化的趋势也愈发明显。据统计,全球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世界95%的传媒市场,其中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媒体垄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市场。

在全球最大的五家媒体集团中,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其下属有几百家公司,发行的杂志超过60种,市值最高曾达到数千亿美元,不仅横跨了传统娱乐媒体的多个领域,如电影、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网、唱片、杂志等等,2005年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更使公司进入了新型的媒体领域——互联网。集团下属的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华纳唱片集团、CNN新闻台、《时代周刊》、《财富》杂志、《人物》杂志等在各自的领域中都首屈一指。

又如,贝塔斯曼在19世纪以出版赞美诗起家,目前在全球60个国家拥有300多家下属公司和81053名雇员。其业务范围广及信息、教育、娱乐、图书出版、杂志与报纸、影视音乐、广播电视、印刷、媒介服务、图书音乐俱乐部、电子商务等传媒业的各个生产、服务领域。2004年贝塔斯曼集团总收入达到170亿欧元。其收入来源四块,其中音乐和图书直销占23%,内容销售占29%,媒体服务占26%,广告收入占22%,基本四分天下。从下属六个子集团的贡献看,RTL集团贡献最大,收入占总收入的28%,其次为欧唯特服务集团占21%,BMG占15%,古纳亚尔贡献了14%,贝塔斯曼直接集团贡献12%,蓝登书屋贡献了10%。从区域分布看,贝塔斯曼主要收入来自欧洲和美国,其中德国本土占30%,其他欧洲国家占42%,美国占22%,6%来自其他国家。

5)文化的经济功能向城市汇聚

城市不仅是经济的中心,同时也是文化的中心。文化产业向城市汇聚是必然的趋势。

纽约是美国文化最为繁荣和发达的地区,除了有很多世界著名的文化设施,如百老汇、林肯艺术表演中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等外,纽约的文化产业更为受人注目:纽约有2000家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出版发行4种日报、2000多种周报和月报,拥有几百种著名杂志出版社,如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财富杂志、福布斯和商业周刊等,美国18%的出版产业从业人员工作居住在纽约市;拥有80多种有线新闻服务、4个国家级电视网总部、至少25家有线电视公司;结聚了35家以纽约市为基地的广播电台和100多家地区性广播电台,听众达1400多万;美国三分之一的影片出自纽约市,其影视片产量仅次于洛杉矶;全球排名前五名的音乐录音制作公司中有三家总部设在纽约市;全球大多数著名的媒体集团大都在纽约有分公司,其中不少是以纽约为公司总部,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维亚康姆、国家广播公司、纽约时报集团等。

伦敦同样也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英国1600个表演艺术公司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位于伦敦,英国70%的唱片公司位于伦敦,英国90%的音乐活动集中在伦敦,伦敦电影和广播业的收入占全国的75%,英国广告人员的46%、时装设计师的80%-85%在伦敦工作,伦敦电影委员会登记的电影拍摄景地有12000个,伦敦还拥有1850个出版企业和7000个学术杂志社。伦敦城的舰队街,曾是英国报业的集中地,《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观察家报》、《周刊》等都曾在这里出版,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路透社也设于此。伦敦市内每年有22万观众观看音乐、戏剧和舞蹈,将近300万的访问者参观博物馆和陈列室,36万访问者参观英国文化遗产景点,5150万人造访公共图书馆。

二、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惊人的成长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文化产业视为一种战略产业,加以谋划和推动。时至今日,文化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仅推动着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提升了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从前景来看,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着“无烟产业”、“朝阳产业”的美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方兴未艾的大趋势。

1、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新驱动轮

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不仅是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之一,而且越来越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今天的文化,已实实在在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最直观、最具体的反映。美国的电影业和传媒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业、德国的出版业、英国的音乐产业等都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品牌。据统计,截至2004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美国为4.77%、英国为7.70%、加拿大为3.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本国GDP的比重,美国为5.83%、英国为7.61%、加拿大为3.8%。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自1996年以来,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就超过航天工业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英国文化产业也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到2006年,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年产值接近900亿英镑,超过了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日本文化产业的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截至2005年底,日本与动漫有关的市场规模已超过2万亿日元,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澳大利亚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200亿澳元,是澳大利亚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出口 行业 。“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

2、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战略目光瞄准文化产业

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文化产业同高科技产业一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有前景的两个巨大产业之一。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以创意为利润核心,低消耗、高回报,并且具有经济波及效应大、对外输出无摩擦、有助于展示国家形象等优点。文化产业所体现的正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巨大诱惑力不仅仅体现在直接的经济效益上,还具有较强的产业牵动性和“波及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纷纷采取积极措施,以期抢占制高点。比如,美国政府极力帮助本国的文化产业向其他国家扩张,并且利用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极力推广所谓的自由经济,阻碍其他国家对本国文化产业实施保护性政策,其目的就是为美国文化进入世界各国清除障碍。欧盟对待文化产业采取国家干预主义原则,主要办法是扶持弱小媒体,使之具有与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同等发言的机会,避免过度集中和垄断,同时,注重扶持和资助文化产业,鼓励那些优秀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艺术门类。日本于1995年确立了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6年制定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了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7年又紧接着出台了观光立国战略。随着各国积极推行面向全球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世界文化市场可谓四分天下:美国占有市场总额的约43%,欧洲34%,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其他国家占有剩余的份额。美国的电影产量仅占全球的6%,而市场占有率却高达80%;2007年日本文化产品的市场销售额约为100亿美元,其波及效果甚至高达200亿美元。在“全球化”背景下,投资文化产业,已成为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独特的文化资源无疑是各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法宝。

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达国家依仗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掌握文化产业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逐步推动全球文化产业向垄断化、规模化和高投入、高科技化发展,从而更加巩固了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的垄断地位。目前,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新闻集团、索尼等九大巨头成为世界文化产业格局中的“第一世界”,九巨头中五家是美国公司。美国传媒业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的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美国片源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中高达60%至80%。美国利用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垄断地位,通过在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来兜售本国的文化制品,贩卖其生活形态。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文化攻势和意识渗透,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的深远意义。法国等欧盟国家公开提出“文化例外”,反对全面开放国内文化产业,掀起了抵御好莱坞入侵、捍卫法兰西民族文化的保卫战。日本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大力扶植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到八九十年代,日本依仗自己的财大气粗通过并购吞并等方式加速向美国文化产业进军。以电影业为例,索尼公司一家就收购了美国好莱坞7大片场中的3个。此外像法国的服装设计与表演业、德国的国际会展业等等都在争夺全球文化产业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发达国家捷足先登,发展中国家也毫不示弱,也纷纷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韩国在上世纪末遭遇金融危机袭击后,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救国方针并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年计划和远景 规划 ,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随后《我的野蛮女友》、《大长今》等韩剧开始横扫东亚各国。2004年韩国文化产业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已经从5年前的1%上升到5%,韩国的经济实力虽然排在世界十强之后,但却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国。

3、文化产业“风景无限好”

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日臻成熟,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从传统的文化产业,如广播、电视、出版、视觉艺术等,发展到今天涵盖了最新内容的文化产业,如互联网和相关的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在全球化时代已经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而产业链各个环节又相互交融构成了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片”风行世界,即: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代表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以及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硅谷研发的芯片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电脑配置的不二之选;好莱坞大片已经成为全球院线的主要片源;麦当劳巨大的拱门型“M”已经成为许多城市街头的一道风景线。随着新科技浪潮席卷全球,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走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与广电技术的融合。这种融合使技术操作更加简便,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也使不同 行业 、不同媒体间的业务可进行相互合作与新的开发,给传媒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以预见,今后的5至10年,数字化、网络化将使传媒发展产生更大的变化,成为媒体集团发展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阶段。

另外,文化产业中的数字化内容产业近些年尤为引人注目,它涉及移动内容、互联网服务、游戏、动画、影音、数字出版和数字化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近日逐渐走热的短信、网络游戏和VOD点播、音乐下载,甚至QQ等都属于这种新兴的数字化内容产业。目前,内容产业正以强有力的发展支持了新经济的复苏。全球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极具成长性的前景画卷。可以这样说,谁把握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谁就将把握新时代律动的脉搏!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