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铜蒸汽激光器产品概述及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铜蒸汽激光器项目市场投资商业计划书 -节选)

发布时间:2019-11-29 10:58:01

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铜蒸汽激光器是一个利用周期性放电加热激发的金属蒸汽激光器,它以其高重复频率下的高峰值功率而在科学 研究 、医学、工业、娱乐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铜蒸汽激光器属金属蒸汽激光器,其波长介于510,6和578,2nm之间。由于很好的加强性,可以不用谐振镜。

第二节 行业 发展历程

铜蒸汽激光器由中国科学院电子所首先开发成功,并从1993年开始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科合作,开始了临床的应用,并获得了成功。在北京、武汉、郑州等地对上千例鲜红斑痣的治疗中取得极佳的疗效。与其它激光器相比,铜蒸汽激光器的特点是工作稳定、故障率低,容易操作。铜蒸汽激光的光动力疗法(PDT),对鲜红斑痣的治疗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并且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国的卫生部门也确认了这一疗法的合法地位。

第三节 上游产业发展状况 分析

1、光学元件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光学元件加工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军工、航空航天的 研究 院和企业。我国的光学加工 行业 整体上较为分散,规模偏小,加工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自动化程度较低,产品主要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及眼镜片等传统光学产品。

随着国际光学元件企业大量在中国设厂以及与国内少数光学加工企业建立外协关系等,带动了国内光学产业的发展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出现一批技术与装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有较强的品质保证与过程控制能力、精密光学元件的批量化生产水平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但在光学下游应用领域,如数码相机、投影机等领域,国内还缺乏规模厂家,品牌影响力较小,国内光学元件企业只有给海外大厂配套才能做到一定规模,而海外光学元件制造技术成熟,为降低成本逐步向中国转移产能,国内好的光学元件制造企业直面与海外光学元件大厂的竞争。

2、我国光学元件发展趋势

1)研磨抛光的数控加工进一步发展完善。由于探测器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实时检测技术使光学零件的数控加工做到闭环控制。零件的制造精度和表面质量进一步提高。磁流体抛光技术(MRF)进一步实用化,为实现研磨抛光全部数控加工奠定基础。

2)金刚石车削技术在加工精度和适用材料等方面会有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在引进外国机床的基础上这种技术会有很大的发展。

3)精密模压进一步推广使用,二元光学元件、微透镜阵列、光栅等衍射光学元件的模压技术日趋成熟。我国在光学塑料非球面零件的注射成型技术方面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4)在科研和军事装备需要的推动下,超光滑表面的加工会进一步发展,逐步从科研试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能力。

5)由于光电元件更加集成化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等单元逐渐集成一体,光电元件的制造要综合采用多种加工方法。

6)批量生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因望远镜、显微镜和照相机市场有巨大的容量,我们的光学零件的批量制造技术会进一步发展,但在机床设备和生产管理上要有很大的进步。

第四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我国医药 行业 发展现状

1)销售收入稳步上涨,利润总额大幅拉升

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保持稳步持续发展,效益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实现现价工业生产总值6927.7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增长25.09%;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392.69亿元,同比增长了24.90%;利润总额累计629.99亿元,同比增长55.56%;累计实现利税总额974.49亿元,同比增长40.55%。

此外,资本运营也显好转,2007年医药工业总资产累计达7960.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6%;总负债为3968.08亿元,同比增长9.56%;资产负债率为49.8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3个百分点。

2001-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增长状况

                                                                                                          单位:亿元

2)医药各自 行业 销售状况细分

从 行业 分组来看,医药工业的化学原料药 行业 、化学药品制剂 行业 、中成药 行业 三大支柱 行业 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7.22个百分点、10.42个百分点和14.00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药 行业 实现销售收入1496.67亿元,同比增长25.06%,利润总额108.78亿元,同比增长53.52%;化学药品制剂 行业 实现销售收入1685.19亿元,同比增长23.62%,利润总额177.86亿元,同比增长56.14%;中成药 行业 实现销售收入1312.99亿元,同比增长21.69%,利润总额154.78亿元,同比增长59.79%;中药饮片 行业 实现销售收入271.7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7.37%,利润总额17亿元,同比增长为70.00%;生物制剂 行业 实现495.39亿元,同比增长21.62%,利润总额63.18亿元,同比增长50.00%;医疗器械 行业 实现销售收入547.95亿元,同比增长22.05%,利润总额59.46亿元,同比增长43.90%;卫生材料 行业 实现销售收入298.8亿元,同比增长31.14%,利润总额24.27亿元,同期增长50.00%;制药机械 行业 实现销售收入44.55亿元,同比增长25.00%,利润总额2.67亿元,同比增长50.00%。

2007年中国医药工业各子 行业 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增长状况

                                                                                                                      单位:亿元,%

2、进出口状况

2007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85.9亿美元,同比增加25.6%。其中,出口245.9亿美元,同比增加25.1%,与全国整体出口增速相当;进口140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全年医药对外贸易顺差达105.9亿美元,但医药保健品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1.5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各类医药产品进出口状况

                                                                                           单位:亿美元

2007年我国医药进出口贸易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传统出口市场格局继续得到保持。亚洲、欧洲、北美洲仍为我国前三大出口市场,分别占我国总出口额的40.7%、28.3%和20.1%;前十大出口国或地区分别是美国、日本、印度、德国、韩国、荷兰、中国香港、意大利、英国、西班牙。欧洲、亚洲、北美洲是我国医药商品前三大进口来源地,分别占进口总额的41.76%、37.08%和19.0%;前十大进口来源国(或地区)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台湾、韩国、法国、印度、瑞士、英国、爱尔兰。

2)进出口结构出现新的变化趋势。2007年西药类产品对外贸易比重从2006年的61.1%上升到63.1%,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而中药和医疗器械两个大类的比重都有所下降。从细分产品类别来看,中药材及饮片、提取物、保健品、中成药的出口比重都有所下降,中药材及饮片和提取物的进口比重略有上升。西药原料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达到了55.2%,西成药的进出口比重也都有所上升,生化药的比重基本维持不变。

3)从贡献率来看,2007年西药类产品对出口增长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9%和77.6%,医疗器械类产品对出口增长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3和20.4%,两者分别贡献了98.2%和98%。从细分产品类别来看,西药原料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8.7%;其次是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对出口增长贡献了12.8%;西成药的出口虽然绝对值较小,但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在细分类别产品中列第五位,贡献了5.7%。在进口方面,西药原料、西成药、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对进口增长的贡献位列前三,分别为42.8%、30.3%和17.6%,合计超过9成。

3、2008年中国医药 市场发展 趋势

2008年,我国医药经济将以“医改”为推动力,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而《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的《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等一批新法律法规的实施,以及GMP复认证大考的来临,将重构医药企业利润空间和 行业 格局。

1、新医改将给予医药市场新的发展契机

到2008年底,中国将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到2010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覆盖所有的城镇从业人员;2008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扩大到50%左右的城市,并于2010年基本覆盖约2.4亿城镇非从业居民。2008年,政府将提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水平,人均年财政补助额标准将从现行的40元提高到8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标准从20元提高到40元。根据现有的财政补贴方案,估计至少每年能新增2000亿的医疗费用供给。2008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在7400至76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0%。

2、新税法将重构利润空间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两税合一”有利于增加内资企业的税后净利,医药商业企业以前由于税收优惠较少,企业所得税普遍按33%执行,新税法实施后医药商业企业受益相对较大。另外,为了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同时规定,企业的研发费用可以按照150%的额度在税前扣除,这将鼓励高科技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并有利于企业减少税费支出。

3、2008年众多医药企业将面临药品新法规考验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将使企业环保成本加大,其中对原料药生产企业影响最大;GMP新认证标准、《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与《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则对制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2008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医改新政使医药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市场需求将出现结构性的扩大,医药政策的变化,市场规则的重建,诚信体系建设的呼唤,将医药 行业 推入了新的调整期,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中,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是在把握未来趋势积极应对挑战。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