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中国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19-11-29 10:55:56

第一节 中国数字家庭产业现状

一、中国数字家庭产业链构成

数字家庭的产业链主要由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厂商、整机厂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最终用户等主体构成。这四大环节中核心部件提供商和运营商的 行业 垄断情况较明显,进入门槛较高。相对而言,终端整机厂商和内容提供商由于 行业 分布范围大,进入门槛较低。特别是终端整机厂商环节,由于目前彩电和PC领域中主要厂商的技术相对成熟,把握好未来客户需求,联系上下游环节,推出一些产品吸引消费者关注的难度并不高。

二、中国数字家庭产业特点

从产业发展来看,中国的数字家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字家庭产业链条已经基本成型

数字家庭的产业链主要由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厂商、整机厂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最终用户等主体构成。

在整个产业链中,居于最末端的是家庭用户。BOX整机厂商和网络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或电信运营商)以最终产品销售或与服务捆绑的方式与最终用户发生交互;他们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终端产品功能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环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典型的数字家庭BOX厂商包括长虹朝华、海信、联想、TCL等。

内容提供商则为网络运营商或BOX整机厂商提供内容方面的支持,并按照一定的利益分成关系来实现其收入。典型的内容提供商包括盛大等。

核心部件厂商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他们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积淀,以其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和商业运作能力,影响着整个产业链创新和发展的节奏。典型的核心部件厂商包括芯片厂商Intel、AMD和操作系统厂商微软等。

标准是保证整个产业链的良性互动的关键因素,产业链上下游各主体同时是 行业 标准制定的积极参与者。数字家庭重要的标准主要包括闪联、e家佳、DLNA等。

2、家庭娱乐解决方案应用最广泛

自数字家庭的概念兴起至今,从国际到国内,从芯片厂商到终端厂商,从运营商到内容提供商,多数参与其中的企业都提出了整合自身企业产品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最早进入这个领域的是飞利浦、Intel、微软和日本的一些IT企业,并推出了大量基于其支持标准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如飞利浦的互联星球,Intel的欢跃(ViiV)平台。

在现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的服务方式,数字家庭解决方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没有形成规模,特别是在中国,数字家庭的应用多集中在2-3种信息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应用最广泛的是家庭娱乐解决方案和产品。

3、标准林立,难以统一

在我国,除了以联想为首的闪联,以海尔为首的e家佳这两个国家推荐的标准组织之外,以地方政府牵头,地方企业参与的产业联盟也不在少数。此外,国际上相关的国际组织更是多如牛毛,影响比较大的有ITU-T、ETSI、UPNP论坛、DLNA等,其他参与家庭网络标准的组织还有UOPF、ECHONET、IEEE820.11x、IETF、Home PNA、PLC等。这些组织, 研究 的侧重点也稍有不同。

仔细 分析 每个标准组织的背后参与者和支持者,多是在各个IT领域拥有领先地位的著名厂商,他们互相联盟形成标准组织,就是希望取得影响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和竞争的优势地位。因此,为了各自的利益,每个组织支持不同的应用技术和标准,与数字家庭相关联的每个领域,都充斥着大量的强势竞争者,且竞争激烈。同时我们也看到,多数的企业都加入了多个不同的标准组织,由此带动侧重不同应用方向的标准组织之间的合作也日趋增多。在以后的标准竞合发展中,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和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是整个产业面临的巨大问题。

第二节 中国数字家庭产业发展因素 分析

一、促进因素

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中,我们认为,3C融合的大趋势、家庭娱乐的需求以及各种BOX解决方案的完善是带动整个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1、泛数字时代的3C融合是数字家庭产品的发展方向

数字家庭作为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必定要实现PC、消费电子和通信设备的互联和管理,以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信息的无所不在境界。

在未来的几年,具备家庭联网功能的电子信息产品出货量将迅速提高,我们预计,到2010年,PC、多媒体家电、通信设备和数码产品中,将有30%左右具备互联互通的功能。整个数字家庭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千亿元。

2、数字家庭,娱乐先行,数字娱乐是数字家庭发展的切入点。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数字家庭的各种应用模块中消费者对数字娱乐方面的接受度明显高于智能家居方面的需求。

3、数字家庭BOX将会成为数字家庭“芯”的主体

在数字家庭发展的初期,由于标准难以统一,以及实现互联互通的需求的局限性和单一性,DVB-C(T/S)数字电视机顶盒和采用Risc架构的IP机顶盒,将会是数字家庭BOX的主体;而随着PC沿着家电化操作的方向发展,最终以数字家庭BOX的方式出现,在拥有以机顶盒+电视为中心的娱乐功能的同时,成为家庭数码应用的中心和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占据数字家庭的高端市场。随着数字家庭BOX市场接受度的提高和市场价格的逐步下滑,数字家庭BOX将会成为数字家庭“芯”的主体。

二、制约因素

制约中国数字家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数字家庭标准不统一,多种标准并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应用内容缺乏成为数字家庭发展缺少空间;数字家庭产业链不成熟导致产品价格高高在上,从而制约数字家庭市场的发展。

目前业界存在日本日立制作所、松下电器产业、三菱电机、夏普、东京电力公司及东芝等六家公司成立的“EchoNet”;由索尼、英特尔和微软等17家公司发起成立的家庭网络促进团体“DHWG(数字家庭工作组)”;由中国信息产业部批准,以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五家企业发起、7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由日本NTT通信、KDDI、三洋电机、夏普、索尼等10家电子厂商和4家网络厂商成立的“泛在开放平台论坛(UOPF)”等多种数字家庭标准。这些数字家庭标准组织均制定相关的协议和标准,通过家庭内部网络及互联网等实现数字家电互连。目前,各种标准还未真正统一,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真正统一的 行业 标准,标准的混乱而导致不同的数字家庭产品在互联互通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使得相关厂商在开发数字家庭产品时无所适从。此外,“以PC为中心”与“以电视为中心”的不同的数字家庭理念之争也导致相关厂商在数字家庭产品开发进度方面不一致。

数字家庭是内容导向的产业,只有信息服务、家庭娱乐等内容服务极大丰富,才会有更多的人来尝试数字家庭。目前,数字电视内容缺乏、视频点播、在线娱乐等内容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内容的匮乏以及缺乏杀手级的应用制约了数字家庭的认同和使用。

数字家庭不仅仅是终端厂商的事情,电信运营商提供基本的运营支撑环境、芯片厂商提供芯片级的解决方案、软件厂商提供更加友好的界面和接口,系统集成商则需要提供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目前数字家庭产业链各环节的厂商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有效的协作。中国数字家庭产业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无法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大制约了数字家庭产业链的发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