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世界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9 10:52:28

第一节 2007-2008年世界汽车零部件 行业 发展概况 分析

一、2007-2008年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回顾

(一)2007年全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业概况

2007年世界500强车辆与零部件 行业 共有32家公司入选,比上年少了2家,占500强总数的5.8%,该 行业 总营业收入达18178.4亿美元,占500强营业收入的6.4%,其利润总额达139.7亿美元(含亏损企业利润-207.6亿美元),占总利润的0.9%。此外,这29家公司分属于9个国家,其中日本9家,排名第一;美国7家,排名第二;德国5家,排名第三;中国2家,排名第四。

在亏损最多的17家企业名单中,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被评为亏损最大的企业,亏损额达到126.13亿美元;汽车零部件企业德尔福亏损额是54.64亿美元,排名第4位;通用汽车亏损额达19.78亿美元,排在第5位;汽车零部件企业李尔公司也出现了7.07亿元亏损;轮胎制造企业固特异亏损额为3.30亿元,排在第11位。

另一方面,日本的汽车 行业 前景较好。丰田汽车的营业收入较通用汽车仅低26.026亿美元,却实现了140.558亿美元的利润。尽管就目前公开的销量数据而言,丰田汽车仅在今年第一季度超越通用汽车,但对于2007年全球业绩的预测,业内有不少 分析 人士认为,丰田汽车很有可能以突破940万辆的销量数字,超越通用登上业界第一的宝座,并实现200多亿美元的利润,在全球制造业中一骑绝尘。另外日本本田汽车公司以2006年高达140.56亿美元的利润,成为汽车制造 行业 中唯一入围前20家企业(第15位)名单的厂商。不仅如此,日产、铃木、三菱等日本汽车厂商也都在500强榜单中表现不俗。

对于中国而言,自从2004年中国一汽集团以117.546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首次问鼎全球500强至今,500强名单中“中国汽车阵营”的地位已经日趋稳定,而且基本处于逐年上升之势。数据显示,上汽集团以18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402位,较上届第475位向前跃进一大步,这也是其第三次入选500强;而一汽集团的跳跃更大,以187.10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从上届的第470位跃居至本届的第385位。

(二)2007-2008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动态

1、中国

1)自动转向前照灯成为市场新卖点

2007年,由沈阳北方汽车大灯自动转向器厂、天津欧华汽车研发中心开发的汽车自动转向前照灯,引起业界关注。该产品打破了国外公司在汽车照明领域的垄断,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这种产品只装配在少数高级轿车上,中低级轿车、卡车和客车上都没有装配。但它可以解决汽车在夜间转弯时光照与行驶方向不一致的“视觉盲点”问题。因此,这成为不少厂商的新卖点。

汽车自动转向前照灯又叫自适应转向大灯系统。它能够根据汽车方向盘角度、横摆角速度和车速,不断对大灯进行动态调节,适应当前的转向角,保持灯光方向与汽车的当前行驶方向一致。

在没有路灯等灯光照明的乡村或很窄的道路上,该产品尤其能体现出效果来。因此,不少购车者对这项技术在中低级轿车和货车上的应用有所期待。

2)台湾芯片商拓展零部件市场

台湾最大的两家芯片代工制造商台积电和联华电子正试图改变它们纯代工的业务模式,开始拓展汽车零部件市场。

联华电子已经确定组建一个团队专注于汽车微型控制器业务。它正在积极地寻求用于汽车的微型控制器的订单。而之前,它仅在汽车零部件提供商中进行投资。

联合电子还将在汽车使用的多媒体装置方面进行投资,其中包括Action电子公司和富迪科技
(Fortemedia)。同时,它还试图向台湾巧新科技公司(Super Alloy)进行投资。这是一家汽车轮胎提供商。

据传,联华电子的竞争对手台积电已经拥有与汽车相关的芯片制造工厂,并得到了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和奔驰汽车公司的认可。同时,台积电的汽车微型控制器也得到了汽车零部件提供商的认可。但上述两家公司对媒体披露的这一消息拒绝发表评论。

据数据显示,至2008年全球汽车集成电路市场将出现强劲增长。预期08年全球汽车集成电路市场的发货量将比去年增长12.6%,而到2008年将增长20.7%。

3)江门迎来7零部件项目10亿投资:

2007年,日本工大株式会社等多个中、外资企业在广东江门签下汽车发动机、汽车助力转向器等7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5亿美元。

广东省是全国重点汽车 行业 大省,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辐射珠三角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江门市利用自身优势,已发展起各类汽车零部件企业50多家。

2、法国

Faurecia2006年下半年巨亏:

法国零部件厂商法雷奥(Faurecia)2007年2月5日宣布,因法国汽车厂商新订单下降,其2006年下半年亏损加剧。法雷奥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座椅生厂商之一。

法雷奥去年下半年的净亏损达到3.997亿欧元。2005年,法雷奥亏损2.17亿欧元。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其销售上升2.1个百分点,但目前还未算出季度结果。

标致—雪铁龙上月亦宣布,尽管在欧洲之外的销量有所上升,但其2006年全球销量仍然下降了0.7个百分点。而标致—雪铁龙是法雷奥的最大客户。

2006年,法雷奥净亏损扩至4.479亿欧元。销量攀升0.9个百分点,达到11.6亿欧元。

但据该公司统计,2007年其销售持续增长,营业收入也将随之升高。

消息传出之后,法雷奥在欧洲证交所的股价下跌5.3%至51.2欧元,标致-雪铁龙则微跌了0.8%至50.8欧元。

法雷奥2006年下半年的净亏损达到3.997亿欧元。2005年,法雷奥亏损2.17亿欧元。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其销售上升2.1个百分点,但目前还未算出季度结果。

标致—雪铁龙07年1月亦宣布,尽管在欧洲之外的销量有所上升,但其2006年全球销量仍然下降了0.7个百分点。而标致—雪铁龙是法雷奥的最大客户。

2006年,法雷奥净亏损扩至4.479亿欧元。销量攀升0.9个百分点,达到11.6亿欧元。

但据该公司说,2007年其销售持续增长,营业收入也将随之升高。

消息传出之后,法雷奥在欧洲证交所的股价下跌5.3%至51.2欧元,标致-雪铁龙则微跌了0.8%至50.8欧元。

3、德国-越南

德国ZF密谋转战越南:

零部件制造商ZF泰国分部日前宣布,他们谋划今年在越南和柬埔寨开设分厂。泰国ZF隶属于德国著名零部件供应商ZF集团。

泰国ZF常务董事Jaito说,继在泰国成功立足之后,公司一直关注着东南亚地区的其他市常而公司之所以有这种意图,是因为泰国政府似乎准备限制商务车产量,给该国零部件 行业 造成了消极影响。Jaito相信,由于其公司的产品拥有与德国母公司一样的严格质量控制,在亚洲市场能有效抗衡其他竞争对手。

7年前,德国ZF集团在泰国成立了代表处。之后,它在曼谷东南的罗勇市建立了一条CKD产品线,业务迅速扩大。

在泰国,ZF专门提供客车和皮卡车的零部件。公司还拥有高达50%的国家农业工程机械零部件市常

4、日本

日立第三季度净利润下降:

2007年2月5日,日本日立公司发布消息称,由于有价证券市场的低收益以及高的税务负担,2006年10月-12月公司第三财政季度利润下降了3/4。

在3月份结束的财政年度里,第三季度利润为12.6亿日元,较去年同期的54亿日元下降了将近77%。日立集团销售虽然增加了10.2%,达到24880亿日元,但较前一年的22590亿日元也有所下跌。

作为日本著名电子设备制造商,近年来由于亚洲竞争对手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下降,正在遭受盈利下降的困境。其软件、服务业、电脑存储和汽车相关的技术都出现强劲增长。这些收益超过了公司在数字媒体以及家用电子业务上的损失。

但是由于低价平板电视和DVD刻录业务的价格下降,导致盈利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日立承建的核反应堆的涡轮发动机故障修理成本,全年度盈利也受其拖累有所下降。

5、日本-美国

鬼怒川转移30%产能至亚洲:

日本鬼怒川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计划将其美国子公司TeproInc30%的产能转移至亚洲,以期能使其北美业务在2008年扭亏为盈。

Tepro公司生产270种不同的橡胶密封件。它被用在车门和发动机上,主要是防水和防噪。公司几乎所有的产量都销往尼桑在美国和墨西哥的工厂。但是,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和来自尼桑的价格压力,导致该公司自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财政赤字。

6、美国

竞购李尔谜局:

2007年2月6日,在投资人卡尔•爱卡恩(Carl Icahn)提出以24.3亿美元收购李尔(Lear)公司之后,李尔的股价上升超过4%。但据传,李尔公司可能操纵了股价。相较于爱卡恩计划中每股36美元的收购价格,李尔公司股价当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以40.42美元收盘。

“甚至有一些 分析 人士说李尔的股价可能高达60美元,”纽约金融投资战略 分析 师威廉•勒夫克维兹(William Lefkowitz,)表示。正因如此,拥有11.1%的李尔股份的Pzena投资管理公司在2月5日的一份声明中反对爱卡恩的报价。

“正如Pzena投资管理公司所反对的那样,投资人明显认为李尔的股价应该高于36美元的水平。”勒夫克维兹说。

7、印度

1)塔塔成功竞购Corus钢铁:

2007年1月30日,印度塔塔钢铁在竞标Corus钢铁竞购案中获胜,竞价为每股608便士,击败了竞争对手巴西CSN给出的每股603便士的竞价。

参与Corus竞购案的双方塔塔钢铁公司和巴西国家黑色冶金公司均不想冒出价过高的风险,其竞标价格一直咬得很紧。在2006年11月份,塔塔钢铁给出的包括债务在内的总收购价格为51亿英镑,而巴西CSN的出价则为53亿英镑。

不过,塔塔钢铁最终赢得了竞拍,其与Corus合并后将成为全球第5大钢生产厂家,钢年产量约2500万吨。

2)康明斯印度计划扩大产能:

2007年2月6日,康明斯发动机印度公司计划投资1700万美元增加大马力和小马力发动机的产能以满足快速建筑和采矿的市场需求。其公司CFO Rajiv Batra宣布,“公司希望在2008年3月开始生产,并因此增加30亿卢比的收入。”

康明斯印度公司,由康明斯公司持有51%的股份,主要生产38升?50升马排量的的发动机。而根据爱默克(Emkay)证券一份报告显示,未来5到7年由于大量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动机市场容量估计约13.2万亿卢比,私人投资会在印度市场拥有大量机会。

(三)2007-2008世界汽车零部件商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世界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发生了新的变化,汽车零部件 行业 也呈现出组织集团化、技术高新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等新特点。

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即由向多个汽车零部件厂商采购转变为向少数系统供应商采购;由单个汽车零部件采购转变为模块采购;由实行国内采购转变为全球采购。整车厂商采购体制的变革,要求汽车零部件厂商不断地与之相适应,不但要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扩大自己实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做到系统开发、系统供应,同时还要求其缩短开发周期,提供优质廉价产品。这一变革,推进了全世界汽车零部件 行业 并购、重组的进程。

整车厂日渐趋于模块化和系统化采购,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从而使得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逐渐向宝塔型结构演变,由一级厂商对整条供应链负责管理,使得供应链之间的合作更加规范。

各大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把航天、航空和电子等技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集成上,安全技术、电子技术、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已在汽车上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在汽车产品上得以广泛应用,而且还延伸到开发设计、试制、生产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不仅仅应用于单个汽车零部件,而且已应用于系统集成。

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许多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纷纷向国际化发展。欧洲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纷向海外投资,进行国际化生产;北美汽车零部件厂家则纷纷投资欧洲,意欲占领迅速扩展的东欧市场;日本汽车企业也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分支生产机构。

新兴的亚洲市场是各大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中国更是其必争之地。世界排位前20名的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已在北京或上海设立办事处或投资控股机构,例如德尔福、天合、博世公司等。日前,德尔福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15家合资企业,生产制造100多种汽车零部件和系统,成为目前中国市场实力最强的汽车零部件集团。

第二节 2007-2008年世界汽车零部件 市场发展 概况 分析

一、2007-2008年世界零部件市场生产结构 分析

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全球采购策略。整车企业改变了只局限于采用本集团公司零部件产品的做法,由向多个汽车零部件厂商采购转变为向少数系统供应商采购;由单个汽车零件采购转变为模块采购;由实行国内采购转变为全球采购;而零部件企业也将其产品面向全球销售,不再局限于仅仅供给本集团的整车企业。全球采购最终导致了零部件制造从汽车企业中剥离出来,独立面对市场。这种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剥离、相互独立,提高了彼此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前者致力于整车开发、装配技术、动力总成的开发和生产;后者接替了整车企业剥离出来的生产和研发任务,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全球同类企业的需要。同时,也使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即零部件企业在整车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这种零部件制造的剥离和独立趋势还不是普遍存在。日本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尚未相互分离和独立,整车企业也没有实行零部件全球采购;欧洲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也不是全部分离和独立。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快速而低成本地得到共享,企业的决策和管理集权化价值不断下降,加速了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这一剥离、相互独立的趋势进程。随着这种进程的深化,整车厂商开发深度和生产深度逐步降低,新产品开发设计费用逐渐从整车厂部分地转嫁到零部件供应商;而零部件厂商则更多地介入于整车厂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过程中,同整车企业进行同步开发甚至超前开发,使得供应链之间的合作更加规范。由此,汽车产业链的技术与研发重心逐渐开始向零部件制造商倾斜。

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趋势加快,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战略环境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经形成。国内竞争程度在加剧、竞争的层次在提升,企业生存的底线在上移,企业的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当前国际正面临新一轮汽车产业转移,汽车零部件实现了由本土、区域生产转向全球生产,形成一批新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跨国公司到2007年年底前计划在低成本国家采购500亿美元的零部件,其中70%的企业瞄准了中国企业,中国零部件企业要利用已形成的基础,加快零部件基地建设,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我国零部件出口必须坚持本土化生产的大方向,汽车零部件 行业 要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减轻和摆脱国外企业的影响和控制,走自己滚动发展道路。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利用好近年来汽车零部件企业经济运行呈良好增长的态势推进企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是今后发展的关键。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名单中,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企业数为22家,占百家企业总数的22%,销售收入占百强企业销售收入总和的61.44%,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4家。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对西部强力扶持的一些政策将向中部延伸,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利用政策优惠,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步伐。

二、2007-2008年世界零部件市场需求特点 分析

1、汽车门锁

汽车产量从2002年的325万辆(其中轿车110万辆)上升到2005年的570万辆(其中轿车277万辆),平均增幅达到20.6%和36%。2006年,国内的汽车产量达到728万辆,增幅为27.5%,其中,轿车产量达到387万辆,较上一年激增39.7%。预计2007年,国内的汽车产量将突破80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将达到430万辆术所需配套的汽车门锁为3200万把,其中:轿车门锁将占到1750万把。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到2010年,中国将具备年产100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其中轿车产量将达到700万辆。届时,汽车门锁需求量将达到4000万把,其中轿车门锁2800万把。

就汽车门锁 行业 而言,预计到2010年汽车门锁技术将向机电一体化集中控制和智能控制方向发展,能体现智能化、人性化的汽车锁电子控制系统也将受到客户的青睐。在供货方式上,随着整车设计技术的发展和先进管理模式的成熟,小型模块化和集成模块化供货将成为汽车总装厂的首选,拓宽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性能将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技术水平低、供货能力弱的产品和企业将会被淘汰。可见,我国未来汽车门锁尤其的轿车门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也面临技术和能力提升的挑战。

主要优势车锁企业发展情况:

1)镇江美驰。镇江美驰汽车零部件公司是美驰公司在国内的独资企业,其优势在于可以获得国外总公司的技术支持,其产品技术与国外同步。特别是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的PASSAT、BORA、POLO、AUDI、中华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门锁具有技术上的优势。

2)上海德尔福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德尔福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与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由外方控股。主要产品为机电一体化门锁、防盗装置、车身电子总汇等。上海德尔福主要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沈阳金杯、安徽奇瑞、湖南长丰、天津汽车工业集团、东风雪铁龙、一汽、长安铃木、北京吉普等整车厂配套,并出口海外。

3)三井华阳。三井华阳是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和贵州华阳的合资企业,三井占70%份额,技术力量雄厚,开发速度快,质量比较稳定。

4)河南星光。河南星光车锁品牌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在国内车锁配套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其合资的德国Kiekert AG公司、日本大井公司都是国际知名的制锁企业,均具有较高的市场品牌优势。年来建立起了较为广泛的配套市场,业已成为一汽、一汽大众、东风、日产、武汉神龙、长安、长安铃木、长安福特、哈飞、奇瑞、比亚迪、江铃等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家的配套供货商,配套市场较全面术随着合资公司的发展,抢占国际市场的潜力很大。

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和门锁市场需求以及优势企业实力 分析 可以看出,随着汽车门锁企业合作的不断加强,发挥整体生产、技术、市场、成本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汽车零部件市场。智能化产品机电一体的中央集控门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汽车前后桥及无缝管式整体车桥桥壳

目前,国内整车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近20年以来的一大批各种车辆已经逐渐老化,需要更换新车,更主要的是车型的更换,档次的提升,新产品的不断推出,给了我们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预计未来十年内,国内标准载货车(不包括三轮车、农用车)总量将达到180万辆,其中轻卡预计为110~120万辆,中、重型车将达到60~70万辆术客车将达到77万辆。从目前整车及零部件发展来 分析 ,必将走大集团、正规化整合道路,三轮车、农用车必将被载货汽车取代。对轻型车车桥来说市场容量将进一步增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关于无缝管式整体车桥桥壳:

我国重型汽车市场在“十五”期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奥运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基础建设投资在今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幅,运量的大幅增加都将对重型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较强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据有关资料预计,今后几年重型汽车销量仍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其中,2006年卡车市场的总需求量将突破140万辆,其中:重卡市场需求量为50万辆,其中拖挂车的产量将达到6~7万辆。到2010年拖挂车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5万辆。

无缝管式整体车桥桥壳拥有热挤压成型关键技术,在国内属领先水平的产品。无缝管式整体车桥八十年代出现在美国,但是在中国出现却是近几年的事情,对国内大多数车桥生产工厂而言仍属于一种新式结构。无缝管式整体车桥作为一种新式结构一经出现,就以其生产效率高、承载能力强、抗弯抗剪切能力强、自重轻、生产成本低、寿命长等优点倍受广大用户的青睐,已成为国际、国内重型拖挂车车桥市场的更新换代产品。国内主要重型汽车集团如一汽、二汽、中国重汽、陕西重汽等都已逐步在拖挂车上开始使用无缝管式车桥来提升国产汽车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据市场调研,国外市场上对该产品需求量也在增加。据有关数据统计,2006年全年拖挂车对无缝管式整体车桥桥壳市场需求量为25万根左右,其它改装车配套拖挂车桥对无缝管式整体车桥桥壳需求量约25万根左右,国际零部件市场拖挂车桥对无缝管式整体车桥桥壳需求量为50万根左右。所以,国内汽车加上国际零部件市场拖挂车桥无缝管式整体车桥桥壳总需求量达100万根。

3、汽车半轴套管

“十一五”期间,为适应国家基本建设需要,重型卡车和工程专用车的销量仍将会稳中有升。据有关报告显示,2006年,国内重卡生产量将达到50万辆左右,其中东风公司、一汽集团与其它厂家(北汽福田、北方奔驰等)各占1/3,并且将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长。重卡和工程车的增长,拉动了轴管的需求,并将会与整车同比例增长。

在轴管 行业 中,河南东风英威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能力、规模在国内较有名气。主要生产设备为水压机,具备年产80-100余万件的生产能力,占据着汽车半轴套管 行业 20%的市场份额,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左右。在支承轴 行业 里,福建有众多支承轴生产厂,这些厂家生产能力不大,但专业性较强,价格较低,经营手段较为灵活,因此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4、汽车变速器

汽车变速器主要面对微型轿车和轻型卡车两个产品市场,都是直面大众的产品,具有广阔的 市场发展 空间,特别是微型轿车近年以40%左右的比例速度在增长,当百姓的汽车消费观念发生改变,汽车从身份的象征变成更具实际意义的代步工具时,微型轿车必将成为百姓的首选车型,因而在近五年必将形成一个快速的增长期。而轻卡车在国家进一步严格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严励整治超载超限的形势下,在货物中短途运输上极具比较优势,在今后若干时期内应当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时期,汽车正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轿车发展势头迅猛。2005年全年产销轿车267万辆,其中国内品牌已占轿车总产量的60%强。据统计,目前我国千人轿车拥有量还很低,仅为6辆左右,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约500辆的水平,未来我国轿车 市场发展 空间极为广大。因而,从宏观角度上看该产品具有不断增容的市场空间,总体形势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国内微车变速器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集中度较高。重庆青山机械工业公司,其主产品368Q变速器,特别是微型车(后驱)变速器,产量高居同行榜首,近三年的平均产量达30万台/年的产销规模,已占国内微车变速器市场份额的30%,其产品除供给长安外同时还供哈飞、淮海、柳机等企业,市场覆盖面宽,在 行业 中具竞争领先地位。随着国家 产业政策 的变化,各汽车集团内部的变速器生产厂实行专业化生产后,具有其投资强度大,生产条件齐备,技术水平较高,开发能力强的特点。汽车变速器市场将进一步呈现出竞争的态势。

5、汽车连杆总成

在 行业 内,许多的连杆是由发动机厂家自己生产的,而作为配套厂家的并不多。在配套专业生产连杆的厂家中,规模较大的是云南西南仪器厂,该厂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其连杆项目投资1亿多元,具备年产各类连杆500万件的能力,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加大科技投入,改造和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努力扩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占有率。使我国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有较高生产集中度、较高技术含量和总成配套能力的零部件产业。不断扩大汽车空调、汽车门锁、汽车转向器、汽车前后桥、汽车三滤、汽车后视镜、汽车轴管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努力扩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占有率。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