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轻型汽车变速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9 10:52:13

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在全球钢铁业整体向好的大趋势下,中国钢铁业也经历了一个“不平静”的2007年。其中,产业并购重组、铁矿石价格以及贸易摩擦三大问题几乎贯穿了中国钢铁业全年的发展历程,备受人们关注。

1、产业并购重组

2005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正式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通过跨地区的联合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明确提出了对钢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目标: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这为国内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提供了政策前提。

尽管我国钢铁业的并购重组一直在进行中,但与国际市场上动辄上百亿美元的并购案相比,进程却十分缓慢:2005年初,湖北省国资委将鄂城钢铁集团51%的股权划拨给武钢;2005年底,武钢斥资65亿元重组广西最大的国企柳钢;2005年8月,鞍山钢铁和本溪钢铁联合重组为鞍本钢铁集团,拉开了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序幕;2006年2月,河北省唐钢、宣钢、承钢三大钢铁集团合并成立河北唐钢集团。

2007年1月,宝钢并购八一钢铁是首例市场化操作的产业整合,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开启了2007年中国钢铁业并购重组“大戏”的序幕。2007年至今,我国钢铁 行业 并购重组的深度、广度、速度、规模、数量比以往有较大提高。在将八一钢铁收归旗下后,宝钢又与邯钢各出资50%成立邯钢邯宝公司,并与包钢集团签署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在宝钢大规模并购的同时,国内其他钢铁企业也都有所行动:武钢通过定向增资扩股重组中南地区的钢铁龙头昆钢;上海复星集团将青钢、海钢收入囊中。随着并购重组的加快,我国钢铁四强的竞争格局慢慢显现,甚至将其称之为“战国时代”:东部宝钢稳坐国内第一钢企的宝座;华北地区有唐钢、首钢联手;东北地区鞍本钢铁的规模优势已经显现;而地处中部的武钢也是国家钢铁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棋子”。

尽管目前我国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繁荣”景象并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首先,产业集中度低一直都是中国钢铁业尚未解决的“顽疾”。我国政府鼓励钢铁业并购重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但目前看来成效不大。2007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仍在下降。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21家大企业产钢量占总产钢量的50.54%,比2006年下降了2.05%;年产钢100万吨的大中型企业产量增长为14.52%,比全 行业 增长低4.34个百分点;而同期地方中小企业的钢产量却增加36.8%,比全 行业 增长高17.89个百分点。可见,国内钢材生产的增量,民营企业要比重点国有钢铁企业多,增长速度也明显快于国有钢铁企业,导致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其次,并购重组在地方上受到阻力。主要是因为钢铁厂基本上都是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个百万吨钢厂一年的利税就有好几个亿,各省级政府为了本省(直辖市)的利益,基本上不愿意将本省所辖的企业交给外省或中央企业进行资产并购。第三,尽管《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外资控股国内的钢铁企业,看似是为中国钢铁企业砌筑了一堵“保护墙”,但这种暂时性的保护是无法真正助力中国钢铁企业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的。而且,国外钢铁企业在全球的大规模并购活动已经接近尾声,而中国钢铁市场这块“大蛋糕”早已令其垂涎欲滴,只不过囿于中国的钢铁 产业政策 而没有展开实际的并购活动。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尤其是在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的情况下,国外钢铁企业仍不放弃努力,实施各种手段以期达到控股中国钢铁企业的目的。换句话说,国外钢铁企业的中国市场战略是走长期路线的。

2006年全球粗钢产量前10名国家

单位:万吨

2006年排序 国家 2006年粗钢产量 2005年粗钢产量 增长率(%)
1 中国 418.8 355.8 17.7
2 日本 116.2 112.5 3.3
3 美国 98.5 94.9 3.8
4 俄罗斯 70.6 66.1 6.8
5 印度 49.5 40.9 21.0
6 韩国 48.4 47.8 1.3
7 德国 47.2 44.5 6.1
8 乌克兰 40.8 38.6 5.7
9 意大利 31.6 29.4 7.5
10 巴西 30.9 31.6 -2.2

2、贸易摩擦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能不断扩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出口量和出口额也不断增加。2001~2006年,我国钢材出口量年均增幅达46.25%。其中,2006年,我国首次从钢材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净出口量达2452万吨。中国这一角色的转变立即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注意。此后有关中国钢铁产品冲击各国市场的消息就不断传出,要求限制中国钢铁产品进口的呼声也不断高涨。例如,韩国浦项钢铁经营 研究 所的 研究 结果表明,中国钢材出口韩国剧增将导致韩国钢材市场供应过剩,并且还会影响韩国钢铁公司的经营业绩;越南媒体报道,有迹象表明中国向越南倾销钢材。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成员保护其国内产业的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同时也是被各成员运用最多且最为熟练的措施。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各世贸组织成员进行反倾销调查的首要目标,而且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凡是中国大规模出口的产品,国外一般都是采取反倾销措施加以限制。国外对华钢铁产品启动的反倾销调查已经接近40起,约占同期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总数的4.4%。

实际上,针对中国钢铁产品大量出口的情况,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控。对属于“两高一资”类的钢铁产品出口加以严格控制。并且从2007年6月1日起,对80多种钢铁产品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将2006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由10%提高至15%。这已是我国自2004年以来第6次调整钢铁产品出口税收政策。综合考虑我国资源支撑、能源供应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定位还是应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

但是,在这种国家宏观调控下,我国钢铁产品却并没有因此影响而出现出口量锐减的情况。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此前积累的中国钢铁产能已经开始释放,而这一过程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其次,部分钢铁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赶在“钢铁新税令”推出前突击出口,导致短期内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骤升;第三,国际钢铁行情看涨,价格高企,国际钢铁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刺激了我国钢铁企业继续出口。

3、钢铁 行业 未来发展

目前,国际钢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并购重组已经由最初的善意并购转变为恶意并购。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单纯依靠政府保护来维持企业生存不是长久之计,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得以生存和发展。

从数量上看,中国确实是世界钢铁业的头号大国:第一生产国、第一消费国和第一出口国三项桂冠均已属于中国。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中国钢铁企业进入世界同行前三强的行列。在近期国际著名钢铁咨询机构世界钢铁动态发布的最新世界级钢厂竞争力排名中,中国钢厂的最好名次仅为第四。除联合重组后的鞍本集团名次较上年有所上升、武钢持平之外,宝钢、马钢等中国钢厂名次均有所下降。在“对成熟市场的控制力”、“与大买家的议价能力”及“应对周边竞争者的威胁”等权重指标方面,中国各钢铁企业的得分普遍不高。加之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增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中国钢铁业由大变强仍“任重道远”。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2006年1-12月份,国内轻卡累计销量超过94.04万辆,同比增长了10.93%;微卡市场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卡车“两极化”趋势更加明显,“轻微卡车+重型卡车”成为拉动市场的主力增长点。

在这种趋势的驱动下,一些卡车企业已经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2007年中国重汽、北方奔驰等重型卡车生产厂商都实现了较高的增长,其中,江淮重卡新品格尔发获得了超过500%的增长。其针对细分市场适时推出的微卡小微在06年也获得了成为微卡领域的主力产品,充分体现了江淮汽车对于市场的预知能力和掌控能力。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重卡市场上,中国重汽和江淮格尔发在这一领域实现了较大的攀升;在轻卡市场上依旧是福田、江淮、东风三分天下。江淮轻卡继续上扬,1-12月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09%,发展势头强劲。总体上来讲,国内轻卡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江淮轻卡的销量依旧一路看涨,再次创下了12.09%的增长纪录。

轻型汽车的发展趋势预测:

1、适应两极化发展趋势

由于大中城市里的道路质量越来越高,高架道路、立体交叉、高速公路等等正在不断建设起来,所以车速高、舒适性好的高档豪华型轻型汽车的需要量就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广大农村和大西北地区的开发需要量大面广的低价位经济型轻型汽车。

2、适应市场细分的趋势

进入家庭的汽车有一阶段曾专指轿车,其实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我国社会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层次,按城市等级分有: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中、小城市如:宁波、合肥、桂林、长沙等;城镇和乡村如:景德镇、丰城、余姚等等。按阶层分有:管理阶层(包括大大小小的官员、老板和经理)、知识阶层(包括科学家、学者、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劳动者阶层(包括一般职工、农民等)。他们的需要是大不相同的,为了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必须制造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汽车才是。例如:对私营企业主和个体老板,以及富裕起来的大中城市边缘的农民,皮卡是比较合适的。由于进口皮卡一般档次较高,价格不菲,与国产车相比,性能上虽有优势,但价格上处于劣势。

3、适应环保、节能和安全的趋势

由于政府制定的交通法规中,关于环保、节能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使个制造厂不断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否则就不能生产。

4、适应信息技术与汽车技术和营销相结合的趋势

由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国家早已在汽车里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几乎汽车里的所有控制机构(例如:燃油喷射、制动防抱、加速防滑、稳定行驶、电动转向、动态服务、卫星导航等等)都用电脑来控制;加上最近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实现了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等等。这就为我国的汽车工业指明了方向,如果我国的汽车工业不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只能被淘汰。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