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我国煤炭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9 10:47:48

第一节 2006主要煤炭产品市场 分析

一、原煤市场 分析

2006年1-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76528万吨,同比增加13284万吨,增长8.1%,增速略低于9月末水平。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92336万吨,同比增加9322万吨,增长11.2%,增速比上月末下滑0.4个百分点;原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24069万吨,同比增加296万吨,增长1.2%;原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完成60123万吨,同比增加3666万吨,增长6.5%,增速继续加快。

2006年我国原煤供需总体基本平衡,总产量约为22.1亿吨,同比增长6%左右,表观消费量(全国产量加上净进口量的总和)达到21.8亿吨,增幅为8.8%左右。

二、焦炭市场 分析

2005年受钢材市场低迷以及焦炭市场自身产能过大的影响,焦炭价格持续下跌,各地焦化企业在亏损严重的情况下纷纷减产、限产。即便如此2005年我国焦炭产量仍交去年平稳增长,但每月累计产量增幅从4月开始持续降低,分别为35.5%、33.8%、36.4%、31.1%、30.3%、30.2%、29.3%、28.4%、27.3%、26.9%、25.4%、和24.4%。

2006年在建拟投产焦炉37座,总计生产能力将达到2060万吨,而预期2006年可能增加焦炭消费1600万吨左右;2007-2008年,拟建、待建焦炉约60座,总计产能约3970万吨。按理想化产量占80%换算(假设),未来3年焦炭年产量将保持2.4亿吨左右,仍会有20%的焦炭过剩。

目前我国焦化企业经营普遍困难,全 行业 濒临亏损的边缘。虽然企业持续限产但全国在建的机焦企业仍达145家,建设焦炉394座,产能达1.18亿吨;拟建企业53家,建设焦炉102座,产能35247万吨。截至2005年底,我国机焦产量为2.3亿吨,产能却已经达到3亿吨左右(不含土焦),而当前国内焦炭需求量仅为1.85亿吨。由此可见产能过剩的局面一时间很难改变。

三、无烟煤市场 分析

无烟煤属于高价优质煤种,与动力煤和炼焦煤相比,产品运用范围广泛。无烟煤涉及到电力、冶金、化肥、水泥等 行业 ,面对的市场面更大。

近年来,随着其优质特性,稳定的需求客户(如:化肥生产企业)以及当前冶金 行业 为降低焦比而大幅提高无烟煤喷吹比例现实,直接拉动了无烟煤的需求,以至使其一直以来处于高位运行状态。2006年上半年,无烟煤市场延续偏紧局面,而供应增长加速和需求增加趋缓导致下半年供需形势趋缓。

四、动力煤炭市场 分析

2006年动力煤市场总体保持基本平衡,供应量持续增加,需求量稳步增长,社会库存保持一个合理水平,煤炭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从2005年6月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先后四次公布了拟进行整顿关闭煤矿的名单,拟关停煤矿的数量达8648个,占全国煤矿数量的40%,年底前如果整改不合格的要取缔关闭。受此影响,2006减少1亿吨以上,这占到2005年全国总需求量的2.5%-5%。因此,煤炭市场出现新的供应局部偏紧的局面。

基于绝大多数企业对优质优价的共识,2006年各大煤炭生产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煤质管理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的煤炭促进销售工作,遏制价格下滑的势头。优质优价煤炭将为煤炭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推动动力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节 2006煤炭产品价格 分析

一、原煤价格 分析

2006年5月份全国流通环节原煤价格指数和上月持平,比05年同月提高0.19个百分点,比年初上涨1.21个百分点。7月份全国流通环节原煤价格指数和上月持平,比05年同月提高零点八个百分点。

二、焦炭价格 分析

2006年一季度,国内焦炭市场疲软,焦炭销售平均价格仅为830元/吨左右。自从山西各焦炭厂家纷纷提价以来,7月山西地区一级冶金焦车板价格已达到1050元/吨,二级冶金焦车板价格也已达到960元/吨~1000元/吨。华东地区冶金焦价格一直较高,上海焦炭出厂价为1180元/吨左右,山东焦炭出厂价在1050元/吨~1100元/吨。中西部地区焦炭销售价格略低些,河南焦炭价格为1050元/吨左右,西南地区焦炭出厂价约为900元/吨~930元/吨。

2006年我国出口焦炭1450万吨,平均离岸价格138.46美元/吨,与2005年相比数量增长13.64%,价格下降24.52%。量增价跌意味着我国焦炭出口效益下滑,这可能促使国家进一步采取关税措施来限制焦炭出口。

三、无烟煤价格 分析

无烟煤价格在2006年上半年在波动中维持高位,而下半年出现小幅下跌。同时总体价格走势也部分受其他煤种价格走势带来的心理因素的影响。预计2006-2007年国内无烟煤价格将改变近两年来的大幅上涨的趋势,呈现出涨幅稳中趋缓的特征。

四、动力煤价格 分析

2006年7月份以来,煤价以5000大卡的热值指标为“分水岭”,呈现高低不同的走势。其中华东、华北(除秦皇岛外)及中南大部分地区5000大卡以上动力煤出现明显上涨,5000大卡以下的动力煤则仍延续下行趋势。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煤炭市场均基本保持6月末的水平,未出现明显的波动。

2006年9月,整体动力煤市场却依然延续着8月份的活跃态势,不仅没有出现预期的消极现象,反而在沿海地区煤炭供求持续活跃、煤炭价格持续上扬的带动下,大部分地区的煤炭供求关系继续转强,煤炭价格在生产地区、集散地区和消费地区出现全面回升,局部地区的煤炭交易价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今年三月份的高位水平。秦皇岛是2006年7—9月来国内动力煤市场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这种状况在9月份表现得更加突出。

五、各煤炭企业电煤价格

电煤价格问题一直是政府、企业、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电煤总量占整个煤炭市场的消耗量超过50%以上,电煤交易的市场化程度怎样,直接影响着整个煤炭交易的市场化进程。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还存在着垄断性的 行业 和企业,这就引发了几年来的煤、电双方的价格之争。随着煤炭交易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电煤价格今年将全面放开,电煤交易全面实行市场化,这样,电煤的特殊身份将被取消,电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特殊身份将不复存在,电煤价格将根据煤炭企业生产成本高低、市场的竞争强度、市场供求情况来决定,这样,电煤价格将回归市场,原来“计划电煤”部分的偏低价格肯定要有所提高,电煤的整体价格水平将肯定有所攀升。

电煤价格市场化后,煤炭 行业 的收入将随着电煤价格的攀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煤炭资源的市场化,煤炭生产完全成本的引入,电煤价格及煤炭销售的整体价格攀升水平将低于煤炭生产成本的增加幅度,煤炭 行业 及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将继续下滑。电煤价格的市场化,就会带来电煤价格的攀升上扬,对电力 行业 来说,无疑将增加煤炭的采购和使用成本,电力 行业 的生产成本将增加,电力企业的成本压力将有所加大,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将有所下滑。煤炭销售取消价格双轨制后,低价电煤将和市场并轨,电煤的整体价格水平将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强度将加剧,一方面原来享受价格优惠的电力企业希望保持价格双轨制,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原来属于计划外的市场化的电力企业则希望实行电煤价格市场化,消除在燃料采购方面的不平等竞争,以此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节 煤炭 行业 进出口 分析

一、我国煤炭进出口统计

06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延续05年持续增长的“惯性”,取得了10.2%高速增长,这也带动了煤炭进口的增加,另外由于今年年初煤电双方在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分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煤炭进口的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煤炭贸易继续保持“进口高速增长、出口快速下降”的态势。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共出口煤炭1676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6.4%。其中,3月份出口煤炭581万吨,同比减少27%;一季度共进口煤炭890.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5%。其中,3月份进口煤炭369.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9.4%。

4月份我国煤炭进口增势依然不减,出口水平虽比较稳定,但和去年同期相比继续呈现出萎缩态势。4月份我国煤炭进口继续快速增长,4月份单月煤炭进口387万吨,同比增长95.5%;1-4月份累计进口1277万吨,比去年同期多进口540万吨,增长73.3%。4月份煤炭出口546万吨,与去年同月相比少出口98万吨,减少15.2%;1-4月份累计完成出口2219万吨,与去年同期少出口煤炭442万吨,减少16.2%。预计在后期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但出口将会有一定比例增加。

值得一提的事,自05年以来,我国南方地区从越南、印尼等国进口煤炭增势迅猛。据海关统计,去年我国共进口煤炭2562万吨,其中进口越南煤就达到993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8.8%,较2004年增长62%。进口印尼煤炭达235万吨,较2004年增长84%。进口越南煤成为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的一个热点。在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和国内煤炭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越南煤、印尼煤正通过多种方式向中国能源需求旺盛的广东、广西及东部沿海渗透。与此同时,蒙古的炼焦煤,也日益成为中国焦化企业关注的又一热点。

2006年6月份中国煤炭出口544.5万吨,2006年上半年中国煤炭出口3204.1万吨,同比2005年上半年下降了468.3万吨。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日本、韩国、台湾和印度,数量分别为1011.6万吨,974.6万吨,692.4万吨和303.8万吨。

二、我国煤炭进出口 分析

2006财年国际市场动力煤、炼焦煤合同价格谈判(也简称“长协”谈判)是最近半年以来国际煤炭市场关注的焦点。自05年11月份以来,中日、日澳等相关各方相继在日本东京举行。根据以往经验,年度长协谈判通常会持续三四个月,在正常情况下,到06年3月份理应有一个明朗的结果。但是,今年的谈判似乎要比往年艰苦得多,谈判时间也会比往年更长。导致今年谈判进展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谈判双方在判断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上存在较大分歧。

到06年3月31日财年开始前,炼焦煤谈判基本结束。其结果基本为:2006财年炼钢用优质焦煤的供货价格比上年度下降约8%,优质硬焦煤FOB合同价格为115美元/吨,中等或低质硬焦煤FOB价格在105美元到110美元/吨之间。这是日本与澳大利亚的炼焦煤合同价格近3年来首次下调。而目前,新的财年开始已近两个月,动力煤价格谈判仍在“艰难”的进行中,中韩、日澳等各方有关动力煤价格谈判仍然处于“胶着状态”。据悉,到5月23日,经各方努力,中日谈判已首破僵局,2006财年中日LT项下动力煤价格谈判已经结束,合同总量847万吨,合同价格为US$52.97/吨FOB(5,800kcal/kg,NAR),同比下降了3.96美元/吨,较2005财年下降6.96%。2005财年中日LT动力煤价格为56.93美元/吨FOB(5,800kcal/kg,NAR),总量约为945万吨。在中日价格的导向效应作用下,预计中韩、日澳动力煤谈判也将于近期结束。

就06年动力煤谈判过程来看,以日、韩为代表的电力企业认为当前国际动力煤市场供求关系趋缓,煤炭合同价格走低是必然趋势,但中、澳等煤炭出口方对此并不认同。自去年7月份以来,国际动力煤价格一路下滑,澳大利亚BJ标准动力煤现货价格从2005年7月14日的52.3美元/吨,一直跌到11月24日的37.95美元/吨。在去年12月份McCloskey澳大利亚煤炭市场年会上与会代表预测:06财年动力煤FOB合同价格很可能降低到40美元/吨左右。但是,自去年12月底开始,部分中国电力企业进口煤热情较高,加上受到入冬后天气寒冷煤炭消耗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际动力煤现货市场快速回暖,现货价格在近五个多月内一路反弹,直到4月13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的标准动力煤现货价格(FOB)上涨到53.50美元/吨,这已达到2004年10月份时的历史高位。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无论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还是南非理查德湾港,其现货煤炭价格仍然处于小幅盘整的较高价位水平。至5月22日,国际权威机构普氏(Platts)发布的南非理查德湾港煤炭现货(FOB)基准价为48.91美元/吨,5月18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BJ标准动力煤现货价格(FOB)为52.35美元/吨。

鉴于近半年来国际动力煤市场走势比较强劲,煤炭供应商认为未来的煤炭市场仍然有继续上涨的动力,而这与日、韩客户对煤炭市场走低的判断相去甚远。因此,双方多轮谈判异常艰难。在此背景下,国际权威机构高盛公司(GoldmanSachsJSBWere)在4月18日发布的 研究 报告中称,已将06财年澳大利亚动力煤合同预期价格由48美元/吨调高到50美元/吨。根据中日谈判的结果及国际市场近期的供求变化,笔者预测在经过长期艰难的谈判之后,06财年日澳动力煤合同价格可能在49-51美元/吨落定。

三、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宏观调控煤炭进出口

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对煤炭的检验监管自今日始从原来的促进出口,调整为宏观调控进出口。这表明,中国实行宏观调控和能源政策中,正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进出口煤炭的检验监管力度。

《进出口煤炭检验管理办法》共五章四十一条,涉及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煤炭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的项目及相关品质、数量、重量实施检验,并提出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制度等。

这项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台的《进出口煤炭检验管理办法》,将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分为A、B、C、D四种类别,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在出口煤炭报检时提供《出境货物换证凭单》。

《进出口煤炭检验管理办法》指出,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煤炭的检验监管工作。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职能分工对进出口煤炭实施检验和监督管理。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煤炭实施口岸检验监管的方式,对出口煤炭实施产地监督管理和口岸检验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比较原《出口煤炭检验管理办法》,新《办法》检验检疫机构对煤炭的检验监管已从原来的促进出口,调整为宏观调控进出口,加强和规范对进口煤炭的检验监管。据了解,按照新《办法》,今后不再实行煤炭出口质量许可制度,规定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制度。产地检验检疫机构接受出口煤炭生产企业自愿申请,对其质量诚信度、生产加工工艺、生产技术条件、质量保证能力等按照标准进行考核,将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分为A、B、C、D四种类别,实施不同条件要求的监管方式。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人士称,在新规定框架下,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在每批出口煤炭装车发货前,凭出口合同或者其主管部门下达的出口计划,以及企业自检合格单,向产地检验检疫机构申报。产地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日常监管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签发《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并要求出口煤炭经营企业应当在出口煤炭到达口岸卸货前,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报检时应当提供《出境货物换证凭单》。不能提供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不予受理报检。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分析 人士认为,《进出口煤炭检验管理办法》的实施,意在控制煤炭出口,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是配合中国正在进行安全生产对小煤矿的限产整顿。

中国在经过了几年煤炭供需紧张期后,随着煤炭产能扩大,运输的协调,中国煤炭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据透露,权威部门认为目前正是整顿煤炭市场的最好时机。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