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钟表行业重要区域商业计划书模板

发布时间:2019-11-28 10:18:19

第一节 广东钟表业总体概况

广东省是全国钟表最重要的出口基地,钟表产量占全球的70%,但销售额却只占百分之十几,1400多家生产企业中,95%是为人家贴牌生产。

2001年,广东钟表业销售收入有150亿多元,全省出口的钟表数量达11亿只,但总出口值约10.6亿美元,只占全世界销售额的10%多一点,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己的品牌,虽然在2002年全国评出的手表业4大“中国名牌”中广东独占3个,但其它大量的厂家只能靠给别人贴牌生产,赚取很少的加工费,国际名表动辄上万元,而广东生产的大量手表都是几元、几十元的。

品牌塑造重要的一环就在于工业设计能力的先进上,在这方面广东、中国都有很大差距,钟表 行业 内工业设计人才奇缺,原有的设计人才基本都是半路出家,而大专院校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是近几年才开始起步的,即使很少的毕业生也不愿投身传统 行业 ,而去搞家庭装修设计、高新产品设计,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将严重影响工业设计水平和 行业 发展。

第二节 广东主要钟表产区及批发市场

一、深圳

随着全球钟表产业的转移,目前除了瑞士生产高端手表,德国生产名牌时钟,日本主产机芯外,最大的生产基地就在中国,据统计,全球近一半人佩带的是深圳制造的手表。

深圳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手表生产基地,拥有飞亚达,天王,依波等知名品牌,其生产的手表占国产手表零售量的30.37%和零售额的41.75%;拥有罗西尼,天海霸的珠海,其生产的手表占国产手表总零售量的9.30%和总零售额的12.7%.

(一)深圳钟表业发展现状

深圳钟表业年均产量和出口数量近四年来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和45%左右。最新调研结果显示,世界钟表最高产的深圳,每年能流水般地产出全球约50%的钟表,却只能实现瑞士劳力士集团一家企业90%的年产值。多年来,深圳钟表年均出口数量以亿计,但每只表的出口值总在1美元上下徘徊。深圳钟表业作为"庞然大物",实在难掩"体虚"顽疾。

1、企业和产品数量"双高"

最新数据显示,深圳钟表年产量占全球5成以上,钟表及其配件的年出口量占国际市场45%以上,国内销量占国内市场60%以上。实际上,深圳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钟表制造基地、中国最大的钟表配套市场和出口基地。钟表业也是深圳起步最早、发展最成功的传统产业之一。

"深圳钟表业之‘大’,主要是靠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堆积起来的。"业内专家透露,目前深圳钟表企业多达1000余家,员工总数20多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300多家,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140余家。国内钟表 行业 惟一上市公司飞亚达便"产"自深圳。在国内市场,深圳钟表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飞亚达、依波、天王、霸王、时运达、星皇、雷诺、东方星、迈尔格、超维、格雅、伯尔尼、美诺等一大批产品均是内地市场颇受追捧的名牌。国内市场销售排名前10位、前20位的品牌,深圳均占一半以上。

近4年来,深圳钟表95%以上出口,年均产量、出口量均在8亿只以上,2004年、2005年更是超过了9亿只。权威统计表明,深圳钟表的年产量、出口数量分别占全球50%和45%左右。单从绝对数量上看,深圳钟表的庞大产业规模确令世界同行叹为观止,在国内外市场所占的份额也让"钟表王国"瑞士自叹弗如。

2、居于低端的"弱者"

尽管深圳钟表的产能规模值得深圳人引以为豪,但令人担忧和惭愧的是,全 行业 的产值、出口额不如瑞士、日本一家钟表企业的规模。目前,这个 行业 仍处在生产和出口的低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以加工贸易为主、产品附加值极低、单位产品的产值和出口值过低、缺乏国际品牌。这也是深圳钟表业"体虚"的主要病症。

分析 表明,深圳近4年平均每只钟表的出口均值都在1美元上下徘徊,扣除各项成本及费用,企业能赚的利润微乎其微。全市近几年每年都要出口八九亿只,合计出口总额也才刚刚突破10亿美元。深圳钟表全 行业 的年销售收入、出口总额,按人民币计算都在110-130亿元之间,尚不及瑞士劳力士、斯沃琪及日本精工、卡西欧、西铁城等其中任意一家的规模。

调查显示,深圳65%以上的钟表企业,注册资本、投资规模均在500万元以下,其中投资在100万以下的企业超过11%。75%的企业员工人数在300人以下。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在我们这个 行业 ,1000人以上就是大型企业了。"同时,45%的企业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下。

根据海关权威数据,深圳市钟表出口绝大部分是来料加工贸易,其次是进料加工与保税贸易。而一般贸易和其它贸易所占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企业主要靠加工贸易来"拼"数量、"拼"规模、"拼"市场份额,无法与动辄数千美元一只的瑞士钟表相提并论。

深圳出口的钟表95%以上是中低档产品,而且过分依赖香港,大部分都通过香港转口,而自主开发市场的能力较弱。加上企业生产、出口均无国际品牌作后盾,深圳钟表在国际市场只能以弱者身份出现。

3、缺"芯"少"才"欠"形象"

深圳钟表业普遍存在的一些"内伤",直接制约着 行业 层次的提升。

一是无"心"。钟表的核心技术——机芯全靠引进,全球也只有瑞士和日本掌握。只有量的优势,而无质的内涵,深圳钟表业只能利用国际化、专业化的分工合作,靠外观件的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艰难生存。

二是缺"魂"。研发能力和人才是企业之魂,但深圳钟表企业都缺。据 分析 ,深圳钟表业的起步依赖于早期国有企业的技术人才和港台企业学徒式的传帮带,而目前从业人员多是从农民工成长起来的普通工,其知识水平已远远不能满足 行业 技术含量的要求。目前,深圳钟表业装配技术人员、维修人员、相关辅助设计人员等专业技能人才的缺口达4000人,未来5至10年还需5000至1万人。人才匮乏,也导致 行业 研发能力不足,大部分企业仍在扮演加工角色。

三是形象不佳,缺乏国际品牌。深圳钟表每年能占据全球产量、出口量的半壁江山,按金额计算却不足10%,主要是因为缺乏国际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形象和口碑不佳,只能以价格优势参与竞争。同时,这个 行业 缺乏有效整合,资源浪费的现象较严重,生产成本也不断增加。种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深圳钟表业"虚肿"。

4、改造提升须从"芯"开始

改造提升钟表业、扭转目前"量大值低"的被动局面,应该从核心技术开始,着眼于国际钟表业的长远发展趋势和深圳钟表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通过吸引新的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解决 行业 资金与技术短缺现状。报告建议通过吸引外资在深建立拥有核心技术的钟表企业,逐步引入核心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填补 行业 内技术及配套的不足与空缺。

"鼓励企业加大石英表机芯、石英钟机芯的研发,积极加入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订,推动公共软件平台的建立和使用,以及 行业 统一设计和管理软件的标准化。"报告建议我市大力扩展CAD/CAM一体化系统,配套完善CNC加工设备,开发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以及半导体光材料、稀土陶瓷材料、硬质合金、GPS在钟表的应用,同时推广纳米技术、微型传感器技术,充分利用微电子、精密加工、新型电池材料、IPG表面处理等新技术,提高深圳钟表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专家建议,政府应扶持、做大几家龙头企业,在资金、土地、水电等资源配置方面予以倾斜,在产业技术进步资金中设立专项,用于对龙头企业的奖励和提供融资再担保。对部分技术领先的企业,即便它属于传统产业,但主要技术或关键技术采用了领先的高新技术,亦应认证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充分发挥钟表产业集聚基地的集聚效应,不断完善其配套建设,引入龙头企业和国际名牌企业进驻。大力扶持钟表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和运作,使之成为推动 行业 技术进步的公共服务平台。此外,应通过设立知识产权基金等方式,加大钟表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大胆开发创新,提高深圳钟表的国际竞争力。

(二)深圳钟表业的发展优势

深圳是中国钟表业生产和出口的最大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钟表零配件生产基地之一。以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汇集了中国钟表 行业 90%的产能。钟表企业的高度集中,使信息、人才、设备、资金等优质资源集中于此,产生了巨大的产业集聚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我市于2004年开始建设钟表产业集聚基地,进一步在空间上形成相对集聚,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上发挥规模效应,形成强大的产业链和钟表研发、生产、物流、配套、展示、营销与人才培训基地,力求提升深圳钟表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占有率。

1、生产优势

深圳钟表 行业 经历了进料组装-外观件制造-产品开发-创立品牌的发展过程,目前已形成配套齐全的钟表制造工业,除高端机芯外的所有零配件均可在深圳加工生产。同时,深圳还能设计生产大量钟表零部件,如钟表用的IC芯片、石英表机芯和石英钟机芯、石英晶体、LCD液晶显示片、蓝宝石加工、真空离子镀膜、表用步进马达等。在手表外观件方面,深圳产品的总体质量在国内领先,硬质合金手表、精密陶瓷手表、钛金属表、纳米材料应用等都抢占了 行业 鳌头,技术、质量接近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2、市场信息优势

可以利用香港这个世界级的钟表中心,快速获取国际同业最新技术信息、市场信息。

3、企业管理优势

深圳钟表企业对质量的重视,甚于一般 行业 的企业,整个生产过程设置了多重材料、品质检验环节,检验系统的标准一般采用ISO2859(美国军工标准MIL-STD-105D)标准。

4、会展优势

一年一度的深圳钟表国际展览会,每年均吸引大量国际买家、卖家进场。从规模、成交额和国际影响力看,该展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钟表类展览交易会,与瑞士巴塞尔钟表展、香港钟表展并称为世界三大钟表展,并被国际展览联盟(UFI)接纳为正式会员。

二、广州

(一)广州钟表市场概况

广州钟表批发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业已成为全世界钟表的集散地,每天有20吨左右的钟表产品在此采购、分销。前来采购的客商除了来自国内各省市的外,也有不少来自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及东欧等地的海外客商。作为全球主要的钟表批发中心之一,广州钟表批发集散地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站西路、站南路和环市西路一带,站西路也因此成为全球钟表 行业 的聚焦所在。

几条路上集中有南方钟表交易中心、站西钟表城、站西九龙表行、雅致钟表城、新东方表城、南方钟表城、旺角国际钟表城、新九龙钟表行8家大型的钟表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内集中了约2000多商家经营钟表及零配件,他们大多数是广东的私企,而且大部分自行设厂生产;也有一些江浙、香港等地的厂商在此设点。

据观察,这里基本上是现金交易,批发商一半以上主要经营金属成表和手表零配件,其它部分经营塑料跳字表,小部分经营钟。经营的钟表产品范围广泛,涵盖了几乎所有高、中、低档产品,高至劳力士等的国际知名品牌,但以低档产品居多。

(二)广州钟表零售业外资投入状况

2004年底,广州率先迎来了全球钟表业首次最大规模和最集中品牌进军中国的壮举。12月15日,荟萃欧洲德国、瑞士、意大利、法国、奥地利5国名钟名表的“欧时殿欧洲钟表直营殿”正式开业,欧洲35个钟表品牌的老板、CEO首次齐聚广州,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况。这是中国钟表市场到目前为止迎来的最大一次外资进军,标志着外资钟表零售业正式向本土钟表零售业发起挑战。

1、外国老板乐做推销员

当日的典礼上,大多品牌专柜的推销员竟是各品牌公司的董事长、CEO。在德国最大的手表工厂、德国销量排名第一的JUNHANS品牌专柜里,热情向市民介绍钟表款式的是该品牌公司的国际销售部经理JOHANNESGROSSE。

这次欧洲5国的35个品牌钟表都是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都很重视这次进入中国市场的首次亮相,不少品牌还专门为中国消费者设计制作了独特的钟表。其中,PAULPICOT品牌公司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了40个款式的钟表;FIFTHAVENUE品牌亦专门为中国设计了一套钟表款式。PAULPICOT总经理还告诉记者,这次他专门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一款镶有83颗钻石的独特的手表,售价为115.9万元人民币,全世界只有一块。

2、欧洲钟表商:瞄准广州开中国第一店

据了解,刚刚在广州财富广场开张的欧时殿,汇聚了欧洲35个纯正欧洲血统的品牌钟表,此次进军中国是以一种全新的钟表直营店零售模式来进行的,而广州是其全国战略中的第一站。之后在短时间内,其还将在北京、杭州、上海等12城市开设同等规模的旗舰店。在昨天的开幕仪式上,欧洲各品牌代表们表示,中国钟表市场是一个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的市场,他们希望能为中国人带来真正的欧洲钟表。

中国进口计时器的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惊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中国内地的国际知名品牌只有20多个,然而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经济能力的提升,中国市场的高档钟表品牌逐年增多,目前已有40多个,并且销售状况普遍看好。

另据瑞士钟表联盟提供的一项数据表明,目前世界上计时器主要进口国中,中国排名第11位,进口价值达1.8亿瑞士法郎(约12.8亿元人民币)。而在计时器进口值排名前11位的国家或地区中,去年同比增长最大的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2.1%),其次便是中国(31%),它在过去两年中出现了229%的惊人增幅。

3、国内钟表业:须开拓市场加强服务应对

“欧时殿”的许多东西是值得国内钟表零售业学习和借鉴的,它虽然来势汹汹,但是要在市场上和消费者心里站稳脚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广州友谊商店钟表柜台有关负责人认为,“欧时殿”所经营的世界顶级时钟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相信在这块领域里,国内的钟表零售商暂时无法与之竞争。

广州百货商店钟表部的负责人则认为,目前国内的钟表品牌的确太少,“欧时殿”的进入给钟表业市场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其直营的价格和欧洲的血统,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国内企业如果要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市场开拓和售后服务,如果单单靠现有的品牌、现有的服务去竞争,那么是必败无疑的。

(三)广州钟表 行业 添新丁,拉动钟表产业升级

据中国 行业 企业资讯发布中心资料显示,近年来,手表的需求量在国内迅速攀升,但是对比国外,还是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国外的需求量更大,发达国家平均每年每百人消费23只,因此外贸业务量在批发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005年,位于广州站西路的钟表市场群落中又新添了一家大型钟表批发市场——“三一国际钟表城”,新钟表城总投资超过2000多万,已经正式投入营运。

据了解,“三一钟表城”总营业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位置显要,地处南方钟表城、南方钟表交易中心和九龙表行的中心位置,是广州钟表市场最集中的黄金地段。新钟表城的介入不仅将加剧市场竞争,也将拉动广州钟表产业的升级。

广州钟表市场早已形成规模,'三一’的建成会进一步壮大这个钟表市场,也将使中国钟表业再次升级。经过两年多的竞争、谈判建设后,投资2000多万的“广州市三一国际钟表城”终于落成,并正式投入运营。大楼共七层,每层面积约500平方米。一、二层共有300个商铺;三楼是大堂和部分写字楼;四至七楼是写字楼,有100间,供商贸办公之用。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前景普遍看好,尽管订金高达两万五千元,装修还未完成,但招租早已爆满,吸引了上千人订购。

广州钟表批发市场跨越白云、越秀、荔湾三个区,而“三一”正好处于这个金三角之中,不仅靠近省火车站、汽车站,旁边还有服装市场、外贸市场,周边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商业圈,人流密集、交通便利。这里的小商铺一般采用“仓储+定单”的模式,摆样品,不用押成本。但三一以市场开发为主,提供场所平台,并不参与经营,会尽量引导他们走自我品牌之路,因为冒牌毕竟不是长久之路。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