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造纸机械产品概述及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造纸机械项目市场投资商业计划书 -节选)

发布时间:2019-11-28 10:15:00

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1、定义

造纸机械是包括原料准备、制浆、造纸、直到制成卷筒或平张成品,以及加工纸和纸板的机械。

2、类型

按制浆造纸的工艺流程,造纸机械可以分为备料制浆设备、造纸机和整饰加工机械三大类。

1)备料设备

是造纸原料在蒸煮或磨浆前,按蒸煮或磨浆工艺要求进行预处理和加工的设备,分为非木材纤维备料设备和木材纤维备料设备。前者有切草机、切苇机和甘蔗除髓机等,后者有剥皮机、削片机等。

2)造纸机

是使纸浆形成纸幅的分部联动的全套设备,包括流浆箱、网部、压榨部、烘干部、压光机、卷纸机,以及传动部等主机和汽、水、真空、润滑、热回收等辅助系统。形成湿纸幅的网部是造纸机的核心,所以造纸机按网部的结构又可分为长网造纸机,夹网造纸机和圆网造纸机。

3)整饰加工机械

是制浆造纸工艺流程最好后使用的造纸机械,流浆箱是把适当浓度的浆料在网部上形成湿纸页并进行脱水;之后是压榨,然后进入烘干部,由烘干部出来的纸页经压光机压光后,最后由卷纸机将纸幅卷成纸卷,即完成了造纸的主要过程。为适应以后不同的需要,在造纸车间卷纸机后还设有超级压光机、复卷机、切纸机等。

3、应用特点

造纸工业会消耗大量的原料、水、电和化工药品,并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因此造纸机械的未来将向使用适应广泛的造纸原料,减少造纸过程的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展。

第二节 发展历程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公元105年,蔡伦就总结了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

造纸术后来传入欧洲。到18世纪初出现了荷兰式打浆机,改变了捣捶成浆的工艺,这是造纸过程走向机械化的重要一步;1798年法国人罗贝特取得手摇无端网造纸机的专利,后经英国人福郡尼尔兄弟资助,1803年英国技师唐金经改进制成能连续形成纸张的长网造纸机,并于1805年成功造出纸张;1809年英国人迪金森试制成功圆网造纸机。

在备料制浆方面,1839年德国的皮特开始用蒸煮锅蒸煮破旧棉布制浆;1843年德国的克勒尔发明剥离木材纤维的磨木法制浆,并经弗尔特尔费时十年改进而获得成功;1851年英国的伯格斯和美国的瓦特发明烧碱法木材制浆;1857年美国的蒂尔曼发明亚硫酸盐木材制浆技术;1884年德国化学家达尔又发明硫酸盐木材制浆技术。这些发明开辟了以木材作为造纸主要原料的道路,到了20世纪初期,造纸机械已成为大型高产的产业机械。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造纸机械又有许多发展和创新。如在备料制浆设备方面,出现了立式连续蒸煮器、置换洗涤器、热磨机、新型压力筛和除渣器等;在造纸机方面出现了新型流浆箱、夹网、复合压榨、聚脂成型网等。

60年代以后,直流电动机的可控硅稳速调速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造纸机,电子技术用于检测、控制和记录造纸过程的参数,如机器的速度,物料的浓度、温度、流量,纸幅的干度、定量、厚度、紧度和强度等。到了80年代,大型的立式连续蒸煮器能日产纸浆1350吨;造纸机的门幅可达10米,车速在1000米/分以上,日产量超过500吨。

第三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1、我国钢材 行业 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钢铁 行业 产能的逐渐扩张和释放,我国钢材产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007年,我国共生产钢材56460.81万吨,同比增加10445.48万吨,增长22.7%。

生产省份来看,2007年,钢材产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省市共生产钢材40505.8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1.74%,同比新增钢材产量7905.4万吨,增长24.2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55个百分点。

2007年钢材产量超亿吨的省市仅有一个,河北省作为我国第一大产钢大省,2007年共生产钢材10474.9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55%,增长37.3%;钢材产量超2000万吨的省市有九个,与2006年相比,新增了河南、上海、山西和广东四个省市;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省市由2006年的16个增加到17个,新增了福建省;产量增幅最高的省份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产量达41.46万吨,增长101.9%;产量出现负增长的省份仅海南省一个,为11.54万吨,同比下滑了1.93%。

2007年中国钢材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市

                                                                                     单位:万吨

2、市场需求

2007年国际国内钢材需求旺盛。

1)国际需求

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国际钢铁需求,特别是亚洲、拉美等一些新兴经济体市场的需求旺盛,拉动国内钢材出口大幅增长,消化了绝大部分的资源增量。

2)国内需求

2007年国内钢铁需求也较为旺盛。尽管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导向下,从2006年开始我国钢铁需求已呈现出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过渡到平稳增长的特征,但由于2007年国内经济加快增长,相应带动国内钢铁需求的加快,上半年我国GDP增长达到11.5%,比2006年同期加快了0.5个百分点,造船、房地产、机械、汽车等主要用钢 行业 增长良好,几大 行业 产品产量增长都达到或超过20%,对钢铁需求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从大致反映国内钢铁可供资源的表观消费量来看,1~8月份,国内市场钢材表观消费量为33344万吨,增长17.5%,落后于下游 行业 的产量,市场资源供应呈现偏紧态势。

3、进出口状况(进出口量、额、进出口国家地区)

2007年我国钢材出口增长,1-12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265万吨,同比增长45.8%,出口钢坯643万吨,同比降低了28.9%,全年累计出口坯材6908万吨。

2007年我国进口钢材1687万吨,同比减少8.8%,全年累计进口钢坯24万吨,同比降低了34.6%。全年累计进口坯材1711万吨。

2007年我国对主要市场钢材出口情况

4、发展前景或者发展趋势

2008年我国钢铁 行业 需要关注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钢铁生产将持续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将继续回落

从目前钢铁 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和 行业 情况 分析 ,到今年年底我国已经具备了年产5.5亿吨钢的生产能力。2008年由于受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铁矿石、煤炭、焦炭、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对钢铁 行业 发展的制约,还有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这些因素都将制约钢铁产能的释放。初步预测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5.4亿吨左右,比2007年增长10%左右。考虑到钢材、钢坯净出口下降,相应增加国内市场供应量,预计明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增长将保持在12%左右,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2)钢材、钢坯的出口量将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

在2007年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的拉动下,我国钢材、钢坯出口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全年出口钢材达到6200万吨左右、出口钢坯650万吨左右,进口钢材1700万吨左右,净出口钢材、钢坯折算粗钢将超过5000万吨,约占全国粗钢产量的12%左右。这种形势明年肯定会有变化,不会出现高增长,国际国内环境都不会允许这样的高增长,且钢铁产品大量出口不符合国家政策取向。预计2008年我国钢材出口呈现下降趋势,要比2007年下降15%左右;钢坯出口也将大幅下降,预计2008年钢坯出口要比2007年下降50%左右,甚至下降更多。2008年预计钢材进口仍然达到1600万吨左右,基本保持在2007年的水平。由于进口钢材中加工贸易比重很大,来料、进料这一块目前还没有改变的迹象。

3)生产成本成为钢价的主导因素,支撑钢价高位波动

近年来,国内市场长材价格低位徘徊局面将得到明显改观,国内外长材价差将呈现缩小趋势,主要原因在于铁矿石、煤炭、焦炭价格大幅上涨将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生产,直接影响长材产能释放,长材产品产量将继续保持低水平增长。而且,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加大,中小企业和长材产品生产规模将受到制约。

加征钢材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关税的预期将直接推动长材出口价格提高,从而推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长材价格走高。由于我国钢坯出口减少,国际市场上的钢坯将出现偏紧趋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对长材需求强劲,国内市场长材需求依然旺盛,供需矛盾将是长材价格走强的根本动力。目前,大企业基本上已经从长材市场退出,全球市场长材资源偏紧,而需求依然强劲。另外,板材价格将保持高位波动,中厚板、船板价格走势将看好。其他热轧板卷由于产能集中释放、市场压力较大,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对国内市场板材价格将产生直接影响。

2006年,全球钢价在140点到160点之间波动,2007年10月末全球钢价综合价格指数达到171点,特别是长材价格指数达到195点。钢价的上升标志着全球钢铁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失衡,同时也说明生产成本对于钢价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这个趋势要引起关注。而且,有些企业对高成本承受不了,将被迫停产,从而带来产能释放下降,钢铁产品的供应减少,推动钢价上升。这一迹象在今年第四季度已逐渐显现。

第四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发展现状

中国纸及纸板过去十几年的消费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996-2006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8.1%,而全球1995-2005期间的复合增长率只有2.9%。中国造纸业正在经历一段快速增长时期。

2003年至2007年,我国造纸 行业 中企业数量由5541家增加到8272家,而亏损企业占比却由2003年的18.55%减少到16.45%, 行业 发展势头良好。2003年至2007年造纸 行业 的利润总额也由11427846千元增长到31434036千元。

2007年我国造纸 行业 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3.48亿元,同比增长18.8%,营业利润32.37亿元,同比增长35.2%,净利润30.15亿元,同比增长52.2%。受益于纸价的上涨,08年1季度 行业 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78亿元,同比增长30.8%, 行业 净利润同比增长125.2%,环比增长39.8%。

2003-2007年造纸 行业 总体企业利润率增幅

 
2、市场需求

我国是世界造纸工业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纸类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根据纸及纸板消费量指数与GDP指数的相关性 分析 ,并综合考虑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关不确定因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十一五”期间,我国造纸工业仍将处于发展增长期。预计2006年至2010年纸及纸板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7.5%,2010年纸及纸板的消费量将从2006年的6600万吨增长到8500万吨左右。

2007年我国纸及纸板产量首次超过了消费量,国内产能已能基本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然而,由于造纸机械建设周期较长,前期投资的纸机将在08年下半年和09年陆续建成投产,到时可能出现国内纸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005-2010年我国纸及纸板消费量趋势

3、发展趋势

1)集约化

长期以来,我国造纸工业原料以非木材纤维为主,造成产品结构失调、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排污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我国造纸企业的数量最多时达到1万多家,即使是少量的大中型企业的规模也远远低下国际水平,且技术水平普遍落后,难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高档纸的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造纸业集中度过低、企业规模过小、污染严重、环保措施不力等问题,政府应鼓励中国造纸企业做大做强,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关、停、并、转、重组整合等方式,将污染严重的小纸厂淘汰出局,发展强势企业集团,为在造纸 行业 全面实现循环经济创造条件。

同时,也只有形成大的企业集团,进行规模经营,才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保中来,从而有效地解决造纸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2)高档化

目前中国生活用纸市场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消费品种结构不均衡。2000年世界生活用纸中,厕用卫生纸占56%,纸巾纸、擦手纸占21%,纸面巾和纸餐巾分别占12%和4%。但数据显示,纸巾纸、擦手纸,仅占0.2%,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被看好的城市也不过占1.5%,也就是说中国的厕用卫生纸销售比例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生活用纸消费需求将呈现多元化并向中高档产品过渡。

3)林纸一体化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 规划 》,这表明,我国造纸工业正在进入以原材料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关键时期。app纸业公司浆林纸一体化模式进行得最早,公司2005年3月底在海南正式投产的洋浦金海浆纸项目,首期投资达102亿元,是海南省迄今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其目标是建成亚洲最大的浆纸加工基地。该项目1997年经国家批准设立,1998年12月正式奠基,之后app渡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两年前再次动工兴建。

此外,国内大型纸业集团如泰格林纸集团、晨鸣纸业、华泰股份、美利纸业等也开始了“圈地造林”运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针对国外纸业产品进口发起的反倾销案,坚定了国际纸业巨头在中国大力推行“林浆纸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4)多元化

由于纸张应用的不断扩展,纸制品市场消费向多元化发展。同时企业为了能较好地抵御市场风险,产品结构也日趋多元化。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