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锡行业现状和经济特征回顾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8 10:08:59

第一节 行业 地位、特征与我国锡产业链的 分析

一、 行业 国际地位

1、锡的用途

锡产品主要具有以下用途:

1)制造锡罐:因锡镀层无毒性,大量用在与食品及饮料接触之对象,中最大用途就是制造锡罐,其它如厨房用具,食物刀叉,烤箱等。

2)电器及电子工业:因锡容易焊接,导电性良好,广泛应用在电器及电子需要焊接的零件上。

3)铜线上:改善铜线的焊接性及铜线与绝缘皮之间壁障作用。

4)活性:因锡柔软,可防止刮伤,作为一种固体润滑剂。

5)镀锡可防止钢氮化。

2、国际地位

世界锡资源的储量按锡含量计大致有960万吨,而储量基础则在1200万吨以上。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玻利维亚等国家。其中,中国的锡资源储量居于世界首位,占世界总储量的36.5%左右;巴西占22.9%;马来西亚占12.5%。

锡的广泛用途以及我国锡资源在世界储藏量中居世界首位,因此,我国锡业在世界锡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 行业 特征

1、锡 行业 发展受制于锡资源

锡 行业 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锡资源的储量,世界锡资源的特点是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地区,亚洲国家锡资源最为丰富,占世界总储量的60%,经《国际战略矿物资源》鉴定为有经济价值的锡资源约为750万吨,其中我国储量156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0%,居世界第一位。近年以来,由于开采时间与力度的关系,周边产锡大国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等国的有价锡资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其在国际锡市场中的竞争力。

2、供需弹性使得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在锡价大幅上涨之前,锡生产的集中度较高,2004年全球前10大精锡厂家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5%。但是锡价大幅上涨后,锡生产的集中度下降,主要是印尼的大量小企业增产,2006年下半年后印尼政府整顿后,集中度重新回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锡的供给价格弹性小,为锡价大幅上涨重新提供了条件。

从需求价格弹性看,以目前110000/吨的价格计算,折合为0.11元/克。由于锡主要用途为焊料和“工业味精”,所以需求弹性小,下游企业的承受力较强。

由于目前锡的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较小,所以随着锡价的上涨,短期内锡供求市场存在缺口的趋势将难以改变。锡价2007年处于升势的可能性较大,未来锡金属下游 行业 需求减弱后才会使得锡价的运行趋势发生改变。

三、我国锡产业链的 分析

我国的锡 行业 产业价值链涵盖了锡的采选、冶炼和深加工,而主要竞争对手,如秘鲁Minsur、印尼PT.TIMAH、马来西亚MSCGroup,只是从事锡的采选和冶炼。因此,以锡业股份为首的中国锡业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

第二节 世界锡业状况发展趋势

一、2006年全球锡产能变化情况

世界主要产锡国锡矿产量增速已经明显落后于锡消费量增速,近几年,世界锡精矿产量大致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除2000年增长12.6%和2002年下降4.1%外,一般增幅都在1%-5%左右,即使在2003、2004年锡价大幅上涨的行情下,2004年同比增长也仅3.1%,2007年到2008年产锡大国印尼出现变故,我们预计全球锡产量年增长可能在2%-4%。

从主要产锡国的产量变化来看,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近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澳大利亚产量的下降速度最大,从1999年的每年1万吨下降到2004年上半年仅628吨,马来西亚、泰国同期降幅也超过了20%。美洲的产量近年保持非常平稳。非洲产量虽然增长迅速,但数量仍较小。近年最大的增量来自于中国和印尼。中国的锡精矿产量增长平稳,主要企业产量年增长6.2%左右,私采小矿山产量年增长6.3%;但印尼的主要企业产量产量增长不稳定,2006年10月印尼政府对锡 行业 整顿,关闭了班加岛3家最大的私人冶炼工厂,目前情况 分析 2007年到2008年印尼产量将锐减。

二、2006年全球锡供需结构的变化

1、供给方面:全球两大主要锡资源国中国和印尼均传出趋紧消息,其一,06年前10月,中国锡精矿以及锡净出口量呈现下降,而锡产量则继续增加,这表明中国锡产量已逐渐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增长,中国由锡净出口国转向净进口国已是大势所趋;其二,出口量占国际锡市场份额达50%的印尼目前正在整顿国内非法锡矿(印尼每年锡总产量10万吨至12万吨的30%左右属于非法采矿),阻止锡资源被贱卖。

2、在需求方面:无铅化推动锡需求增长。锡的用途中,焊锡料占了32%,随着经济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无铅化焊锡料正在成为发展趋势。日本和欧盟已分别于03年和06年7月禁止使用有铅焊料,中国类似政策也将于07年3月出台。据估计,如果无铅化逐渐推广实施,仅电子焊接无铅化方面可增加锡的消费量3万吨左右,相当于2005年世界锡消费总量的10%。

三、2006年全球锡精矿贸易格局新变化

锡属于绿色环保金属,主要应用在电子锡焊料、马口铁、锡化工等领域。全球锡消费市场增长强劲,近年来全球锡消费年均增长接近或超过10%,由于锡属于不可回收的稀缺资源,锡产量主要来源于锡矿,美国DLA虽然每年有抛售锡的计划,但DLA可供销售的锡也不多了。中国虽然近年来作为全球主要锡出口国,但从2006年开始出口量已经在明显下降,2007年中期我国可能实行无铅焊料的 行业 准入政策,国内锡供求将逐渐走向平衡,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可能缺锡,这势必影响全球锡的供求平衡。因此预计2007年和2008年在2006年全球出现短缺8300吨的情况下,将出现历史上最为短缺的年份。

四、2007年全球锡工业形势的最新预测

过去15年,世界锡供应的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但世界主要产锡国锡矿产量增速已经明显落后于锡消费量增速。近几年,世界锡精矿产量大致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一般增幅都在1%-5%左右,2007年到2008年产锡大国印尼出现变故,预计全球锡产量年增长可能在2%-4%。中国的锡精矿产量增长平稳,主要企业产量年增长6.2%左右,私采小矿山产量年增长6.3%;印尼的主要企业产量产量增长不稳定,2006年10月印尼政府对锡 行业 整顿,关闭了班加岛3家最大的私人冶炼工厂,目前情况 分析 2007年到2008年印尼产量将锐减。

中国虽然近年来作为全球主要锡出口国,但从2006年开始出口量已经在明显下降,2007年中期我国可能实行无铅焊料的 行业 准入政策,国内锡供求将逐渐走向平衡,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可能缺锡,这势必影响全球锡的供求平衡。因此预计2007年和2008年在2006年全球出现短缺8300吨的情况下,将出现历史上最为短缺的年份。

第三节 我国锡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2007年我国锡加工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2007年1-3月份中国锡产量大幅增加,同比增长了16.05%至3.4789万吨,其中3月份产量为1.2636万吨,与2月份相比增加了2000多吨。湖南产量增幅依然很大,1-3月份同比增加了39.91%至5013吨,其3月份的产量几乎是1-2月份的总和。云南的产量增幅比较大,一季度同比增加了15.36%至2.1098万吨。相反的,广西产量同比下降了1.21%至7029吨。

国内产量的增加一方面是精矿增多,另一方面是再生锡产量的大幅增加,现在很多的民营企业原料有30-40%都是来自于废料回收。

根据协会的统计,1-3月份我国锡精矿的产量同比下降了6.93%至13190吨。其中,除了湖南还在大幅减少之外,其他地区产量均在增加,而江西产量增幅很大。有消息说,湖南郴州地区3月底4月份又开始了矿山的整顿,4月份精矿产量可能会减少一半左右。另外,业内现在普遍谣传福利厂的增值税退税政策要取消,如果这一政策实施,很多私人的非法矿山的精矿将会无法销售,国内原料市场会进一步陷入紧张。

2007年3月份,在国际价格登上14000美元之后,与国内价格形成较大的价差,造成国内出口量大增。3月份锡锭的出口量达到了4537.97吨,与2月份相比增加了63.75%,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0.61%。3月份是过去三年以来中国单月出口量最大的一个月。中国出口量大增的消息公布之后,对于国际价格也是一个打压。从出口的地区来看,云南的出口量最大,3月份的出口为4161.997吨,其次是广西的贺州地区。目前一些小的企业出口配额已经基本用完,再加上国际价格回调,5月份以后,出口量可能会下降。

但是进口方面,依旧在减少。2月份锡锭的进口量仅有280.3吨,与1月份相比减少了55.6%,与2006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5.8%。主要是从印尼进口的锡锭大幅减少。从 海关数据 看,2007年1-2月份中国从印尼进口的锡锭同比减少了76.72%,仅有506吨。

锡锭的进口今年以来大幅减少,3月份仅有338.31吨,与2月份相比增加了20.71%,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77.12%。一季度共进口锡锭1249.91吨,同比下降了72.82%。主要是受到印尼限制出口的影响,一季度从印尼进口的锡锭仅有659.058吨,同比减少了80.49%。锡精矿的进口量今年以来也减少了很多,3月份仅有492.455吨,同比减少了4.62%。一季度同比减少了36.30%,仅有1315.59吨。

2006.1-2007.3月份我国锡锭进出口量及锡精矿进口量

 

二、未来我国锡加工业展望

我国锡冶炼 行业 资产总计情况展望

单位:千元

我国锡冶炼 行业 产品销售收入情况展望

单位:千元

我国锡冶炼 行业 利润总额情况展望

单位:千元

第四节 中国锡工业与世界锡工业发展比较

1、2006年锡价在巨幅波动中实现了飞跃

2006年,从整体来看,锡价是一个上扬的走势。年初,价格继续2005年年底的反弹势头,从6500美元处持续上扬,并在5月初创下了9700美元的10余年新高。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印尼雨季延长,从而影响到国内的生产甚至是全球的供应。同时,基本金属价格整体大幅上扬,也带动了锡价高涨。但5月中旬之后,基金抛售波及到整个基本金属市场,锡价也急速下跌,几个交易日之后,便回撤至8000美元附近。

从5月中下旬到9月份,锡价基本在7800~9000美元之间宽幅振荡,并且走出了一个明显的双底。而从10月11日开始,短短的4个交易日,锡价便由9000美元快速上涨至11000美元,到年底时创下了11800美元的18年新高。

2006年,LME三个月锡最高价为11800美元/吨(12月29日),最低价为6500美元/吨(1月3日),平均价为8765.283美元/吨,与2005年相比上涨了19.39%。现货最高价为11895美元/吨(12月29日),最低价为6620美元/吨(1月5日),平均价为8773.948美元/吨,与2005年相比上涨了18.95%。2006年,国内锡价主要跟随国际价格波动。年初时,国内锡价大约在68000元左右,4~5月达到了90000元的高点。随后迅速下跌,四季度,价格又逐步上扬,最高达到了9.2万元左右。

2006年国内生资市场平均价为82098.39元/吨,与2005年相比上涨了3.84%。总体比国际价格低一些。从国内外锡价比值来看,全年呈持续下降走势,正常比值应该在9左右,而年底时比值跌至8。

2、基本面坚挺是锡价上扬的基础

2006年基本面的坚挺是锡价上扬的重要基础。全球锡市场由2005年的供应过剩转向短缺,其中印尼产量的大幅减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全球供应估计仅增加了0.92%至35.07万吨,而全球的锡消费量则继续保持较大的增幅,估计2006年全球消费量同比增加9.51%左右至36.49万吨。2006年全球锡市场供应短缺达到了4400吨。

全球锡消费继续保持较大增幅。2006年无铅焊料在电子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锡消费继续保持较大的增幅。估计2006年全球锡消费量同比增加了9.51%至36.49万吨。其中,增幅最多的地区是亚洲,而中国和日本增加则尤为突出。估计2006年中国锡消费量同比增加18.45%至12.13万吨。另外,根据CRU和ITRI估计,日本2006年锡消费量同比增加17.77%至3.91万吨,欧洲地区同比增加7.42%至7.09万吨,美国同比增加2.61%至4.32万吨。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