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食用油行业发展趋势及策略

发布时间:2019-11-28 10:06:27

一、2010年中国食用油供应预测

目前我国的植物油食用消费主要有4大品种,按照消费总量从高到低排名为: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花生油。

近几年国内大批量的豆油进口增加了植物油市场份额的占有率,使豆油消费稳坐国内第一植物油宝座。而棕榈油由于其价格较低也从2006年后代替菜籽油成为国内第二大植物油消费品种,而菜籽油则下降到第三位。

豆油2008/09年度显示国内产量为768万吨,进口为249.4万吨,国内豆油的压榨原料也主要采用进口转基因大豆。

国内棕榈油几乎没有产量,主要依赖从马来西亚、印尼的进口。

2008/09年度菜籽油产量为503.8万吨,进口为38.9万吨。

1、2009/10年度植物油消费总量预测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植物油消费往往呈正比关系,良好的正相关显示,可以采用直线回归对2009/10年度的植物油消费进行预测。

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我们只采用2004-2009年6年的数据作为参考,试图找出GDP与植物油消费之间的关系。由于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花生油占据着我国90%以上的食用油消费,我们采用四者之和来作为独立变量,与非独立变量GDP做回归。GDP的统计年度是每年的1月-12月份,而植物油消费的统计年度是每年的6月份到次年5月份。为了统计年度形成统一,我们采用下半年和次年上半年的GDP累计来代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GDP数据。

按照年度GDP与植物油消费做直线回归,R-square的值为9.55574左右,通过我们用调整过的GDP与植物油消费做直线回归,R-square的值为0.971967左右。用调整过的GDP来做非独立变量效果较好,如图2所示。回归方程为:调整后GDP=-484321.1+35.21575*植物油消费总量。

按照目前国内的普遍预测,第二季度的GDP增长率大概在10.8%左右,按照此预计GDP第二季度累计值应为162700亿左右,也就是说2009/10年度GDP累计值为162700+195491=358191亿元。用上面的直线回归模型进行 分析 ,得出2009/10年度4大植物油总消费应该在23924.3千吨左右。

2、植物油供应

供应通常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产量和进口。

豆油产量,按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10年度中国大豆压榨量为4600万吨,按照17.8的出油率计算,2009-10年度我国豆油产量在820万吨左右。

豆油进口,从去年10月截止10年3月为止,共进口78.4万吨,而去年度同期数据为103.5万吨,下降了24%左右。主要原因是4月起我国开始限制阿根廷的豆油进口,估计4-6月份豆油进口仍不乐观。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的中国豆油进口为230万吨。但目前低迷的豆油进口表现可能会使得美国农业部下调本年度我国豆油进口总量。所以对于豆油来说,今年的供应量应该在970万吨左右。

棕榈油进口,2009-10年度我国棕榈油进口量为309.8万吨,去年同期数据为265万吨,增加16.9%。上个年度全年棕榈油进口为609.5万吨,预计本年度全年进口量为675万吨。

油菜籽5月份是本年度的最后一个月,截止10年3月份,油菜籽进口量为244.8万吨,而去年同期为145万吨,增加68.8%。而由于10年1月开始我国实行油菜籽限制政策,10年1-3月份的油菜籽月进口量大量减少至12万吨。按此预计,今年的油菜籽进口为268.8万吨。而今年由于我国的天气较差估计,国内油菜籽产量将将为1133万吨。按照35%的出油率计算,本年度菜籽油的国内产量约为490.6万吨。菜籽油截止10年3月份进口量为36万吨,而去年同期数据位26.3万吨,增长36.9%。预计菜籽油本年度进口量为45万吨。所以对于菜籽油来说,今年的总供应量为535.6万吨。

花生油今年的预计产量为272万吨,而进口约为4万吨左右,总供应量为276万吨。

08-09年度植物油期末库存为575.4万吨,但预计本年度末植物油期末库存为639.6万吨,略有上升。

而且我国的植物油消费结构料今年将稍微改变,棕榈油在我国植物油的供应中的比重将有所提高,而菜籽油和豆油的供应比重将会有所下滑,主要是由于菜籽油和豆油的进口限制政策引起的。由于大量棕榈油的进口,限制政策的实施并不会造成国内植物油供应紧缺的局面。棕榈油的消费旺季是夏季且价格相对较低,较多的棕榈油供应将对国内油脂市场的价格形成打压。但随着今年下半年天气的转冷,届时豆油和菜籽油的供应会相对趋紧,对价格有提升作用。

二、2010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形势初判

2010年影响国内食用油市场的因素有:一方面,中国与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对油脂油料市场具有强烈支撑作用,通胀预期导致商品市场高位运行,对食用油价格上涨产生拉动作用。另一方面,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和其他油籽产量有望创出新高,市场原料供给趋向更加宽松,植物油供给相应宽裕,供需基本面并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另外,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走势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抑制其价格的涨幅,生物柴油概念受到影响,各国生物原料政策收紧,但同时美元较长时间表现疲软的可能性也较大,这一矛盾也让下一年度全球油脂市场很难出现长时间的单边上涨或下跌行情。2010年油脂市场将在供给压力与通胀预期之间寻找均衡。

三、2010年食用油市场运行预测

1、难现长时间单边行情

通胀预期导致了整个商品市场重心上移,对豆油价格产生很强的支撑。从CBOT豆油期货基金持仓结构以及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来看,豆油市场2010年很难出现长时间的单边上涨或下跌的行情。

鉴于春节消费旺季来临,豆油市场在2010年第一季度将维持振荡走强的格局;第二季度,南美新豆上市将对市场造成供给压力,同时投资者对主要经济体逐步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预期加强,整个商品市场承压,豆油市场将振荡走低;第三季度,中美2010年大豆生产关键时期种植面积与天气因素炒作可能导致豆油市场从低位反弹;第四季度,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提高,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这一时期中美大豆产量逐步明朗,北半球新豆上市将打压豆油价格。总的来说,2010年油脂市场或将维持宽幅振荡的格局,形态上可能会走出“M”型的振荡走势。

2、粮油巨头全产业链开战

2009年,“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消息,在中国粮食界鸣响一声惊雷。随后,占据食用油市场半壁江山的益海嘉里又高调推出大米系列。本土粮油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型国企应积极打造粮食“全产业链”,以有效对抗外资品牌。

投入40亿元巨资兴建我国北方最大粮油基地、收购蒙牛股份、推出自有果汁品牌,近段时间来,中粮一直在全心全意打造属于自己的“全产业链”.国内另一粮油巨头中储粮的三河米业有限公司去年7月正式投产,9月份,中储粮又开始在东莞兴建大型榨油厂,压榨能力高达每年100万吨,这些动作被业界认为是中储粮从我国“大粮仓”到“大粮商”转型的实质性开端。

中外粮油巨头拼产品的终端竞争已经全面升级为全产业链的粮油大战,纵深整合产业链的趋势在2010年会更加明显。

3、豆油市场业已沦陷

尽管我国大豆产量处于世界第四位,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500-1700万吨之间。但受国内耕地资源有限的制约,无法大幅度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所以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2008年达到3743万吨。在我国所有农产品中,大豆是进口依存度最高的农产品品种,已达70%左右,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已完全受国际市场的制约。

4、花生油市场成下个焦点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7000万亩,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总产量为1500万吨,占全球40%,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在65万~78万吨之间,占国际贸易的40%以上,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从全球战略格局上判断,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省份现有14个,单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竞争优势突出。

即使如此,花生油的形式却不容乐观。相对于豆油来说,花生油的最佳生产工艺采用纯物理压榨制油,通过选料、焙炒、物理压榨、最后经天然植物纤维过滤技术生产而成,更能全面保留花生的天然营养和原汁原味。花生油更为适合国人讲究色、香、味的传统饮食习惯,营养价值不仅能与橄榄油媲美,而且在价钱上具备优势,在性价比上为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所接受,成为国人所青睐的食用油。

也正因为此,花生油市场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价格也开始逐渐上涨。从2009年11月开始,以“鲁花”、“龙大”、“福临门”、“金龙鱼”为代表的大品牌食用油开始接连涨价,其中福临门5升大豆油每桶从40元涨到了50元,而金龙鱼5升装大豆油也从每桶40元也涨到了50元。价格波动背后四大巨头的身影若隐若现,花生油会成下一个豆油吗?

5、双管齐下,油脂安全保卫战的第一枪

毫无疑问,相对于其他商品来说,食油这种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更加关系到百姓的生活质量,如果花生油市场出现和豆油市场一样的情况将甚至可能威胁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和企业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扭转不利势头。

在政策上,来自官方和智囊机构的多路调研团队,已经在过去的一年中密集考察花生产业,了解花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即将拟定的花生补贴政策做准备。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制定一项花生补贴政策,目标是增加花生产量,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相关的补贴细节已进入中央部委会签阶段。如果进展顺利,这些政策将在今年春播前公布,以调动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一些专家据此推测,花生补贴政策极有可能写入2010年的“一号文件”之中。因此,在花生春播之前,我国花生扶持政策将格外引人注目,其政策实施步骤和程度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国内外油脂市场的行情走势。

说到底,想要对外企价格战发挥制约因素,必须要民族企业在相关方面强大起来,尤其是面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如何应对如何提高内功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而在企业方面,首先发力的是龙大集团,作为一家具有30余年历史的,以安全食品加工为主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大面对竞争走出的是一步布局全国的棋,在开封总投资1.5亿,该项目计划日压榨花生米原料800吨,实现当年 规划 、当年建设、当年投产。龙大此举无疑是用实际行动体现了花生油民族企业的实力和决心,在完成全国布局后,以质量见长的龙大制造无疑将大大拓宽自己的出货举动,降低物流成本和运输费用,增强其在整个花生油市场的竞争力。

但仅仅一个政策一个龙大还是远远不够,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压力,方方面面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扶植自己的品牌,确保市场的有序和稳定,油脂安全密切关系者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国油脂安全保卫战刻不容缓。

四、2009年中国主要粮油作物产量预测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于2009年8月12日发布8月份《食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报告》、《饲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报告》和《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报告》,对2009年中国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做出预测。

2009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960万公顷,较上年的2915万公顷增加45万公顷,增幅1.5%。预计2009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6650万吨,较上年的16591万吨增加59万吨,增幅0.4%。

2009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01万公顷,较上年的2390万公顷略有增加。预计2009年小麦产量为11550万吨,较上年的11246万吨增加304万吨,增幅2.7%。不过,2009年冬小麦收获期间,部分地区出现长时间阴雨天气,小麦芽麦数量较常年增加,小麦品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2009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82万公顷,较上年的2940万公顷增加42万公顷,增幅1.4%。预计2009年中国稻谷产量为19350万吨,较上年的9190万吨增加160万吨,增幅0.8%。

2009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920万公顷,较上年的955万公顷减少35万公顷,减幅3.7%。预计2009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500万吨,较上年的1550万吨减少50万吨,减幅3.2%。

2009年中国油菜籽播种面积为720万公顷,较上年的659万公顷增加61万公顷,增幅9.2%。预计油菜籽总产量为1350万吨,较上年增加140万吨,增幅11.6%。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