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中国制鞋业政策环境

发布时间:2019-11-28 10:05:08

第一节 中国制鞋业相关标准及影响 分析

一、2006年中国制鞋业相关事件

1、欧盟反倾销步步进逼,中国鞋业奋起抗诉

2006年1月,欧盟委员会作出了拒绝给予中国13家鞋企"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认为中国"低于成本"的皮鞋损害了欧盟制鞋商的利益;1月10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首席贸易谈判代表高虎城赴欧盟与欧盟委员曼德森会面,就欧盟对中国鞋反倾销一事进行磋商。3月17日,欧盟贸易委员建议从2006年4月7日起对中国鞋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6个月内反倾销税率从4.8%升至19.4%;10月5日,欧盟公布了对华皮鞋反倾销案终裁结果:中国涉案企业中除1家(金履鞋业)因获得市场经济待遇被征收9.7%的反倾销税外,其余企业均被课以16.5%的反倾销税,从10月7日起征收。和之前预期稍有不同的是,反倾销税的征税时间从原定的5年缩短至2年。

对于欧盟反倾销的举动,中国鞋业界的反应和行动是迅速的,并联合起来抗争。2006年2月8日,来自广东8家制鞋企业(创信集团、广州万邦鞋业、南海金履鞋业、裕元集团、丽港鞋业及两家关联企业、新生港元鞋厂)负责人在广州宣告"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正式成立,并于16日召开扩大会议,商讨对策。随后,广东、福建、温州等地鞋业商会成立联盟向反倾销宣战,5月份,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鞋类分会带领中国企业代表前往欧盟总部参加听证会,并进行抗辩。欧盟公布终裁结果之后,10月23日,奥康集团决定聘请"反倾销第一律师"蒲凌尘,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表示。"不论程序有多复杂,工作有多艰巨,中国的鞋业产业应该站出来据理力争。"

12月16日是中国鞋企应诉的最后日期,广东、温州及大连的14家企业准备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国内首家宣布起诉欧盟的温州奥康集团重申将一诉到底,总裁王振滔与律师一起正式向欧盟总部递交起诉书。
欧盟对中国皮鞋实施反倾销在欧洲业界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瑞典工业和贸易大臣厄斯特罗斯公开表示,欧盟反倾销行动是一种"时代性错误",欧盟增设这样的关税是一个很糟糕的决定,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对那些在中国生产和进口鞋的欧洲公司也不公平;德国鞋业总协会主席霍斯特。海德说,采取这种措施不是解决中欧贸易争端的可取办法,反而会使德国等欧盟国家的经济受到负面影响;英国最大的鞋类零售商其乐(Clarks)公司表示,由于欧盟决定对产自中国和越南的鞋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该公司将被迫裁员;欧盟商界团体和消费者组织纷纷发表声明指出,欧盟此举不仅将损害欧洲零售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也无益于欧盟制造业提升竞争力,并伤害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2、中国制鞋业发展步步高,全球业界为之瞩目

亚洲鞋业的崛起,中国制鞋业的一枝独秀,令全球业界和整个国际社会为之瞩目。9月3日,全球鞋业界瞩目的第25届国际鞋业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全球各国鞋业机构负责人及鞋业精英汇聚一堂,共商鞋业发展大计。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工业发展官员Ferenc

Schmec指出,亚洲鞋业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95%,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

中国目前年产鞋量已达100亿双,出口近70亿双,国内年消费量达20多亿双,中国鞋业在世界鞋业之版图中已占了60%以上份额。中国制鞋业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已形成多个庞大的生产基地和完整的产业链,有极具优势的土地资源、原材料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日趋成熟的生产技术,完整的配套环节、流通环节等,有巨大的内销市场空间。中国制鞋业今后的发展潜力仍是非常巨大的,正如联合国工业发展高级官员所言,今后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一个代替中国进行鞋类生产和出口的国家,还没有办法找得到。

二、2007年将出台的标准

1、儿童皮鞋标准有望出台

日前,儿童皮鞋标准审定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对标准进行认真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标准修改后,将报送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望在1月出台。

儿童皮鞋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儿童皮鞋标准的空白,将进一步规范儿童皮鞋市场,相关儿童皮鞋生产企业也将根据新国标调整生产。但业内人士对标准将带来的连锁反应表示担忧。

强制性国标的出台,尽管不能在价格上进行调整,但起码能让高价的儿童皮鞋在质量上让消费者放心。
但也有企业认为,很多不达标的儿童皮鞋,价格本来就很高,一旦根据国标规范生产,成本必然要提高,售价也肯定是“水涨船高”,也许会出现一种局面,即没有能力进行规范生产的企业改行,有能力的企业加大投入后提高售价。

国外对儿童皮鞋的 研究 非常深入,从楦型结构到鞋底、帮面以及辅料部件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许多国家把儿童皮鞋作为保健品,鼓励儿童和学生要经常穿着。

2、《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备受皮革和毛皮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关注的GB20400-2006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将于2007年12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该标准适用于日用皮革和毛皮产品(成品革)。该标准不适用于工业用、特殊 行业 用皮革和毛皮产品;同时也不是用于出口产品,出口产品应符合出口合同约定和进口国规定。这里的皮革和毛皮产品指的是将原料皮或毛皮经鞣制加工而成的成品皮革和成品毛皮。

3、儿童运动鞋筹备制定标准

儿童运动鞋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审核标准,目前企业对童鞋的审核采用的仍是成人鞋的标准。然而,童鞋与成人鞋在鞋底的软硬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毕竟不一样,因此,帮登自己制定了一个软底童鞋标准。

《儿童皮鞋》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国内标准的空白,进一步规范了儿童皮鞋市场。该标准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活动特征,通过各项物理机械指标和物质限量的确定,充分保护儿童的骨骼、关节、韧带等方面的正常发育,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儿童的健康安全。《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抗菌技术条件》标准则是针对目前抗菌材料在制鞋 行业 的广泛应用而专门制定的,涉及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抵抗某种菌类的技术条件。

第二节 WTO对中国制鞋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贸易配额先后取消,中国鞋业的国际市场似乎更为开放、自由。然而市场是没有绝对的自由,WTO新的贸易壁垒正转化为技术壁垒,而技术壁垒的核心则是环保标准。在国际市场方面,以欧盟为代表,正采用欧洲统一的标准对中国的鞋类进行质量和环保等方面的监控。从2004年开始,已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从中国进口的鞋类产品进行监控或反倾销调查。今年六月,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鞋类 行业 组织向欧盟提出限制中国鞋类的进口要求,而这一要求也已得到法国、希腊和波兰制鞋商的支持。中国鞋业面临欧盟的设限,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将极大地影响中国鞋业国际市场的开拓。

1、鞋业中的“绿色”断层

中国的鞋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而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中国鞋业目前以年产70亿双鞋的产量成为世界制鞋大国,但我国鞋业的环保形势目前依然非常严峻,原材料中偶氮、甲醛及六价铬的含量远远超出国际标准,生产过程中大面积使用的胶粘剂,导致生产工人苯中毒事件的屡屡发生和职业病发比率的高居不下。中国鞋业发展不平衡,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使用含“三苯”的胶粘剂,加上通风条件差,甚至根本不通风,导致不少工人中毒、患上白血病、瘫痪甚至死亡。可见中国的鞋业出现了相当范围的绿色断层带。而无论是从中国鞋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还是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们的子孙留下生存的空间的需要看,寻求中国鞋业的环保解决方案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

2、企业的绿色抉择

中央领导是高度重视环保,政府的相关部门也是积极地采取强力有效的措施。如今,含“三苯”的胶粘剂已大大受限制,一些企业的产品被勒令退出市场。同时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市场营造了较为健康的气氛。然而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选择才是最为关键的。

中国鞋业的企业该如何应对绿色壁垒呢?今年六月底,中国鞋业协会在广州主办了主题为“中国鞋业环保与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中国鞋业环保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根据参会企业会前提出的中国鞋业环保中目前存在的共通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应对绿色壁垒,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地拓宽市场。如福建省鞋业出口市场多年来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而对非洲市场、南美市场、中亚市场多元化开发还远远不够,在某种意义上也被利用成为各种指控的口实之一,对鞋类出口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应当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加强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分散风险。

然而开拓市场只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它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况且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得为我们自己的健康负责。因此,要真正解决问题,我们还得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方案。正如马元柱博士所说:我们必须大力引导企业推动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产品创新,积极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鞋类产品,根据不同市场和不同时期的要求,调整鞋类出口品种。这样既能成功地应对绿色壁垒,又能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更为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第三节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鞋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品的影响不言而喻,作为制造 行业 又是传统 行业 的制鞋业,所面临的局势也岌岌可危,对于大部分在国内采购原材料出口的企业来讲,出口“成本”增加会导致鞋产品出口减少。对于国外消费者来说,现在1美元可买到8元人民币的物品,今后的某一时期,1美元若只能买到7元人民币的物品,就给了其它国家出口鞋增加了销售优势。中国鞋的获利空间本来就非常小,因此,一旦汇率出现短期变化,首先将会打乱出口制鞋企业的核算系统,原材料成本又因国内采购与国外采购使用货币的不同而出现背离式波动。比如奥康这类企业,原材料大部分从国外进口,用美元采购原材料,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就非常小;假如增加国外采购,从理论上说,固然可以减少汇率变化带来的成本波动,但实际上,肯定会提高原材料购进的总成本;更会对我国已经形成的鞋材产业产生消极影响。

一向靠低价格占领国际市场的优势很有可能受到汇率的影响而一蹶不振,大型的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雄厚还能支撑,以便及时调整政策,而中小型企业遭遇的很有可能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