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界定及发展概述

发布时间:2019-11-28 10:02:55

第一节 行业 界定及主要产品

一、 行业 界定

通信设备制造 行业 指有线或无线通信传输设备、电路(信息)交换或接口功能设备、有线电话机、可视电话、传真设备等各种有线通信终端接收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及无线电话机(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制造。

二、主要产品

通信传输设备包括:通信发射机、接收机;载波通信传输设备;光通信传输设备;微波通信传输设备;散射通信设备;通用无线通信传输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卫星通信传输设备等;数字传输复用设备与中解设备、数字传输中解设备。

通信交换设备包括:模拟电话交换设备;数字程控电话交换设备;IP电话信号转换设备;数字式移动通讯交换机;数据交换设备;电报交换设备;综合业务数字交换设备;光通信交换设备;交换设备用配套设备;电信网络管理、监控设备:电话网、电报网、数据网、ISDN管理设备等;通信网络和系统: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

通信终端设备包括:电话单机:普通电话机、录音电话机、无绳电话机、可视电话机、插卡电话机、特种电话机等;电报通信终端设备:收发报机、汉字电传打字机、西文电传打字机、译印设备、智能电报终端设备、数字电报通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传真设备(文件传真机、报纸传真机、信函传真机、气象图传真机、卫星云图传真机、雷达图象传真机等)、数传机、数字分组交换机及PAD;多媒体通信终端设备;通信电子对抗设备;通信终端配套设备。

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包括:移动通信设备:蜂窝移动通信设备、无线寻呼设备、集群移动通信设备、无线接入通信设备、移动通讯基地站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手持无线电话机、车载电话机、无线寻呼机、对讲机等;其他无线电话、电报接收设备。

第二节 行业 主要特征及发展历程

1、通信科技同步全球改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很小,且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世界先进水平两到三代,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通信网络建设对先进适用通信装备的需求。为了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也为了加速国内通信网络的更新换代,几乎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信部门制定了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政策。1982年,中国从日本引进了第一套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从那以后,又先后引进了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各国在内的世界上一批发达国家先进的程控交换设备。1985年,中国与比利时合资建立了通信设备领域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贝尔。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用了差不多整整10年的时间,虚心地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通信技术和现代化生产与管理经验,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逐步积累了在程控交换机领域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1991年,中国自主开发的第一套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04机成功面世,拉开了中国在现代通信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也是差不多整整10年的时间,中国开始了追赶世界先进通信技术的历程。首先是数字程控交换机,继04机之后,中国企业在两三年内又先后开发出08、10、30、601等一批型号的程控交换机,陆续在中国通信网上得到规模应用。接着是光传输领域,中国的企业从SDH到WD,从622/bps到2.5G、10G,光传输产品也成功在中国通信网上得到验证。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在迅猛发展的移动通信领域陆续取得进展,一批企业开发出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

从21世纪初期到目前,中国通信技术开始在一些重大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1年,中国自主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被国际电联接纳,成为世界三大3G标准之一,标志着中国在3G领域拥有了宝贵的话语权。此后,中国在NGN、IPTV、光网络等领域,也基本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发展,由中国企业提出的一些技术标准文案,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国际电联所接纳。

2、研发中心遍地开花

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低廉的土地使用和人力资源成本,吸引了世界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陆续将生产基地向中国迁移。中国成为世界闻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大国,到20世纪末期,在中国生产的许多品种通信设备的产量,已经位居全球首位。程控交换机、手机、光纤光缆、GSM系统设备、光传输设备以及相关的配套产品,不仅满足了中国市场的需要,而且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源源不断地供应给世界各国用于通信网络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中国经过20多年的学习和积累,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和培训,中国已经拥有了一大批数以万计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在中国长期发展的跨国公司敏锐地看到了这个重要资源,从21世纪初期开始,一些著名的跨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纷纷将其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上海、北京、成都、深圳等中国大城市,由于在信息技术人才方面的巨大优势,成为跨国公司建立研发基地的优先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一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将目光从制造向研发和创新转移。他们逐步认识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优先发展企业的研发能力。为此,许多企业在中国各发达城市设立了研发基地,有些企业还将研发基地建到了国外。技术研发人员已经成为一些企业人数最多的员工群体。通过加强 研究 与开发,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响应本国和外国通信运营商需求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开发出的产品更加适合网络建设需求,有力地提升了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服务水平。

3、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历来高度重视服务工作,把服务视作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工程。中国许多本土设备制造企业,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最初由于基础薄弱,在技术上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多家供应商并存的市场格局,中国企业在多数时候依靠快速的响应能力和全天候的服务,来弥补技术上的先天不足,进而赢得了通信运营商的信任和认可。

尽管经过10多年的持续积累和学习,今天的中国设备企业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缩短了与跨国公司的差距,但是他们始终没有丢弃服务这个能在关键时刻赢得订单的法宝。更值得赞许的是,十多年来,中国设备企业在服务上持续改进和提升,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不断跨越。

中国设备企业普遍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每天24小时接受客户的咨询,同时在全国各地组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技术支撑队伍。客户中心接到用户的需求后,第一时间把用户的需求反馈给各地工程服务中心,维修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用户现场提供服务。为了更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有些设备企业甚至在运营商企业内派人长期驻守,随时随地帮助客户解决设备上的一切疑难问题。而在抢险救灾、应急通信、重大活动等关键时候,设备商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时甚至比救险人员到达第一现场的时间还要早。

中国设备企业卓越的服务能力不仅得到国内运营商的积极评价,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也同样赢得了国际运营商的高度认可。在2004年著名的东南亚海啸和地震灾害中,中国设备商及时派出工程技术队伍,迅速帮助一些国家和地区恢复了通信,获得用户的由衷赞扬。

4、管理体系接轨国际

中国企业生产的通信设备,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通信网络建设的需求,而且规模出口到世界各地,为全球各大通信运营商提供设备支持。中国通信设备能够获得全球市场的认可,靠的不仅仅是技术水平先进和服务卓越,更靠产品自身的精雕细刻和性能的稳定可靠。而这些过硬的产品则来自于中国设备制造企业优良的企业管理水平。

产品质量是市场的通行证。中国企业在服务国内市场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不断改善企业管理,向跨国公司学习,向世界一流企业学习。为此,一些企业不惜投入巨资,聘请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对本企业进行流程再造。有的企业引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如6西格玛等。中国企业不仅普遍通过了ISO9000系列的管理质量体系认证,有的企业甚至达到了世界顶级质量认证水平。

当一些慕名而来,到中国通信设备企业生产基地参观考察的国际客户朋友,亲眼看到中国通信设备企业花园般美丽的工厂环境、一尘不染的生产车间、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时,他们不禁由衷地赞叹,你们的设备制造,是真正的世界级水平!眼见为实。面对严格高效管理制度下生产出来的一批批通信设备,国内外客户对中国通信设备的质量建立了足够的信心。

5、解决方案全面综合

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在成长的初期,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往往缺乏提供端到端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而从运营商的要求来看,他们希望供应商产品线比较丰富,能够提供一揽子全网解决方案。从程控交换机的群体突破开始,中国企业就十分注重产品门类的不断拓展。他们认识到,跨国公司的强大,就在于他们具备提供端到端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向跨国公司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通过加强研发和创新,不断丰富产品线,逐渐具备了为运营商提供全系列产品的能力。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今天中国许多设备企业不仅能提供固网端到端、移动网端到端、软件和工程施工等全方位解决方案,而且在面向未来的下一代NGN网络、3G、IPTV等方面,同样具备了端到端方案的提供能力。

正因为中国设备企业堪与跨国公司相媲美的综合产品供应能力,在开拓国际市场、为国际运营商服务的进程中受益良多。近年来,中国设备企业获得了许多大额订单,这些订单几乎都是全系列解决方案,有些是工程总承包项目,有些是知名国际运营商的骨干网络,有的甚至是一国的全网系统工程。

6、立足本国服务全球

中国虽然2001年才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但中国有许多市场,早在很多年前就向全球开放了。特别是通信设备市场,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就向一些跨国公司开放了。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今天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和市场已是根深叶茂。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强劲冲击下,各国企业的发展都不约而同朝着全球化配置资源、全球化发展市场的方向前进。中国设备制造企业在服务国内市场和跨国公司的促进下逐步成长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走上了面向全球市场、为国际电信运营商服务的漫长道路。

最初,中国设备企业的国际市场主要是周边的东南亚一些国家和非洲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所能提供的设备也局限在交换机、传输产品、光纤光缆和GS设备等。随着国际市场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能力提高,中国设备商开始进入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例如前苏联地区的一些国家。近几年来,中国设备供应商开始涉足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先从一些中小型运营商的较小项目开始做,逐渐赢得认可后,又陆续赢得较大一些的订单。而进入发达国家的顶级运营商市场则是艰难的过程,也是中国设备企业持续进步的过程。这些顶级运营商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质量要求极高,与其合作的设备商,大多是全球顶级跨国公司。在满足和达到国际顶级运营商要求的过程中,促进了中国设备商在技术和产品等方面的全面进步。2005年底,中国华为公司进入英国BT公司21世纪网络建设供应商短名单,标志着中国设备制造企业的综合能力获得了世界级的认可。今天,中国设备商的足迹已遍布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通信设备,正在为全球电信运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越来越有力的支持。

7、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通信标准是通信技术的战略制高点,能否参与国际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怎样参与标准制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相关企业的切身利益。通信标准组织是ITU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改革开放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参加国际电联有关标准制定工作的会议,往往是“3S”——Smile、Slience、Sleep(微笑、沉默、睡觉),之所以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不是参加会议的中国人水平低,而是中国通信技术整体发展水平所限。在国际标准会议上讨论的都是最前沿的通信技术,发言最踊跃的都是在这些技术上最活跃的企业,由他们制定的标准,全世界的设备企业都必须遵循。由此也形成了某些公司的技术专利和较强的话语权。

今天,来自中国的代表在参加ITU标准制定会议时终于有了新的“3S”——Smile、Speak、Strategy(微笑、言论、策略),中国人在国际标准组织内占有了一席之地,有些代表还出任重要领导职务,中国会议代表在会上积极发言,参与标准的讨论,中国企业和相关机构递交的文稿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许多文稿被采纳,成为制定相关标准时的重要组成内容。

这一切不仅来源于中国通信制造业整体实力的巨大提高,而且来自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中国成立了通信标准化组织,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之一,中国人乐意参与国际通信标准的制定,把本国通信发展更好地融入世界通信发展,与其他国家一道,积极推动国际通信技术的进步,为通信标准的丰富和完善,日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