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中国天然气主要投资领域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7 10:20:13

一、中国城市燃气的现状

我国城市燃气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目前全国有配气管网的城市很少,大多数城市的燃气配送以罐装为主,配送的燃气主要包括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三种。其中液化石油气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用气人口63%;其次是人工煤气约占23%;天然气所占的比例最小,约为13%;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能源结构、改善大气质量的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工煤气由于成本高、气质差以及气源厂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正在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便宜的能源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陆上和海上天然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和苏格里等世界级大气田的不断发现,不但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天然气在城市燃气配送中所占的比重,日渐成为城市燃气的主角,而且带动了我国城市燃气 行业 整体的发展。

1、液化石油气在城市燃气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的液化石油气产量居世界第4位,消费量居世界第3位,90年代以来的年消费增长率达2O%以上,是世界上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从1988年起,我国开始进口液化石油气,进口量为3.5万吨1990—1998年间,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量由11.67万吨增加到476.59万吨。进人90年代后,我国的液化石油气需求量迅速增长,进口量明显增多。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数量约占国内消费量的50%,占国际市场的10%以上,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进口国。

我国的液化石油气 行业 发展比较成熟,近年来,生产液化石油气的企业都已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市场。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定价机制等基本上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这些决定了液化石油气在城市燃气中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远离天然气气源的城市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2、天然气改变了城市燃气配送气体结构

近几十年来,我国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全国利用水平不平衡,总体利用水平比较低。在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区,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占的比例较高,比如在四川盆地,由于天然气资源丰富,一些城市很早就已将天然气用作民用燃料,天然气的消费量达到15%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日本约为13.2%、韩国约为9.3%等经济发达国家。我国天然气的消费用户主要包括化肥生产、发电、城市燃气及其他民用工业。其中,用于化肥生产的天然气约占消费总量的42%,用于城市燃气的天然气约占15%,发电使用的天然气比例较小。由此可见,我国天然气用作城市燃气的利用率比较低。

但是,近年来,由于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区发现多个大型气田,国家结合西部大开发,对能源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大了天然气的开发力度。为此,国家投资兴建了陕京输气管道和涩宁兰输气管道,加快了西气东输输气管道的建设步伐,积极筹备川气出川管道工程输气管道工程,这些都为天然气的下游利用提供了前提。

为配合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积极、合理地利用天然气资源陕京、涩宁兰气东输等输气管道沿线的各省市纷纷制定发展 规划 ,加大城市燃气管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天然气在城市燃气中的占有率。例如按照北京城市燃气制定发展 规划 ,通过陕~京输气管道,北京于2002年天然气用量达到18亿立方米/年,天然气居民用户153万户,2005年天然气用量达到40亿立方米/年,2010年天然气用量估计可达到60亿立方米/年;20年是兰州正式使用涩宁兰天然气的第一年,兰州全市天然气居民用户就累计达到19万多户,公司和锅炉用户550家,工业用户6家;河南郑州计划“十五”期间投资6亿元,用于建设城市燃气管网及配套设施,通过接驳西气东输管道输送天然气,计划使郑州天然气消费量达到6.6亿立方米/年,届时,85%以上的市民可以用上天然气;浙江省也在积极筹划建设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省天然气管网,确保西气东输天然气和东海天然气相继进人浙江后可以直接输送到全省主要城市,预计到2010年浙江全省用气量达到80亿立方米;上海作为西气东输天然气的终端用户计划在“十5E''期间投资约58亿元发展城市燃气,届时不但要发展和转换60—100万户人工煤气用户为天然气用户,而且要建设大批城市燃气配套设施,最终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由1%提高到5%。

然而,从我国天然气利用的总的形势看,我们国家的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目前只占不到3%,而世界的平均水平是23%。此外,在我们国家城市人口中用上天然气的居民只有3000万人,不到10%,真正用上天然气的城市只有100个城市左右。这说明我国天然气在城市燃气中的利用空间是非常大的。总体来看,尽管我国的燃气 行业 起步较晚,但整体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有燃气公司。截至到2000年,我国城市燃气管道长度达到89458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比“八五”期间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发展非常快。另外,我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天然气的鼓励使用政策,计划到200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超过600亿立方米,到2010年时把天然气利用的比重提高到9%到10%。这无疑会促进包括城市燃气管网、输气管道主干线与城市之间的接驳管道建设、燃气具等 行业 在雨的城市燃气事的发震。

二、资源定价改革背景下的城市燃气业

国内原油与天然气的等热值比价为1:0.28,远低于国际的1:0.6~0.7,因此气价上涨应当是长期趋势。我国沿海省市目前大规模建设的LNG接收站大都在2010年前后完工,届时将由国外供气,因此天然气价格在2010年前后有跟国际接轨的强烈要求。

三、我国城市燃气实现多气源相辅互补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国家对城市燃气领域的开放,以及管道建设的延伸,为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城市燃气发展机遇期的到来,天然气、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三种气源在我国城市燃气中的关系将是能源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三种气源中,天然气正处于加快发展期,它的开发利用将促进城市燃气 行业 的快速发展。LNG储存接收设备的建设及能力提高,将进一步刺激城市燃气 行业 的迅猛发展。随着管线建设的延伸,LPG在城市燃气中比重将下降,发展相应减缓。

目前,天然气在我国城市燃气中总用量较低,主要用于化工与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管道建设的迅速发展,需求量开始激增,2004年,全国城市燃气中天然气销量169亿立方米,在城市用气结构中的比例超过20%,比2000年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

天然气在城市燃气中比重增加,主要是由于管道建设的延伸与相应配套地下库建设为安全稳定供气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度已超过2.6万公里,中国石油占到77%;城市天然气管道超过7万公里。管道的延伸,使天然气资源与市场紧密衔接,加上天然气的清洁、高效,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其在城市燃气中的比重。

地下储气库作为天然气长输管线不可缺少的配套系统,可以起到调峰作用。目前,陕京管道已有地下储气库保障,西气东输管道正在抓紧建设地下储气库,以保证城市稳定用气。据梁承娱介绍,到2020年,我国地下储气库总库容将达到200亿至250亿立方米。

LNG与LPG在城市燃气用气结构中的比重达63%。我国在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建设大型LNG进口项目。其中,广东就建有两个,其他省、市、自治区各有1个,预计有12个LNG项目需要国家审批。

广东深圳大鹏库第一期工程的2个16万立方米储罐已投入使用,另一个16万立方米的储罐在建。一期工程计划从每年370万吨增加到570万吨,二期工程再建3个16万立方米的储罐,能力为每年700万立方米,总规模将达到每年700万吨,全部工程将于2010年前建成投用。

如果按照目前国家已批准计划建设的LNG项目计算,全部建成投用后需要年进口LNG5470万吨,总库容量约500万立方米。随着城市管网的逐步完善与LNG项目的投用,LNG将进一步刺激城市燃气 行业 的发展,其比重也将会有新的提升。

LPG的产量我国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2005年达到1473.36万吨;总消费量2005年达2084.81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位;总进口量去年为614.12万吨,较上一年减少3.8%,居世界第三位。我国2006年共投入使用的大型LPG储库共有11个,总库容量141.3万立方米。

我国的LPG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已处于世界前列,已建与在建的储存接收设备和能力基本上能够满足目前需求;LNG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高油价的形势下,发展速度受到限制;天然气资源后备不足,今后需要进一步建设长输管道从境外输入或者依靠LNG船运进口。在我国地域广、需求大的情况下,LPG、天然气与LNG在城市燃气结构中所占比例此消彼长现象发生,三者是一种能源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发改委优先保证生活用天然气

国家发改委在总结2005年经济总体运行情况时表示,如果出现天然气紧张状况,国家将优先保证居民生活使用。

如果在工业和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供应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国家将把保证居民生活用气放在首位。比如在北京市居民生活用天然气出现紧张时,国家就曾停止对燕山石化的供气。我国天然气需求每年增长25%,但供应每年只能增长15%,加上长期以来天然气价格较低,所以很多地方都把煤改为气,使得供求失衡。同时,2005年我国煤电油运状况有所缓解,2004年末直供电厂存煤已处于正常水平。

五、我国民用燃气市场LPG将与天然气长期并存

我国相当一段时期内LPG的消费都将以民用气为主,目前所占比例为80%以上,这是我国的生产方式及中国的人口结构决定的。

目前,我国城市民用燃气主要为人工煤气、LPG和天然气。LPG在三种气源中所占比例为60%以上,而且近年内LPG仍将占有主要份额,这是由我国的经济及资源条件所决定的。人工煤气基于其工艺复杂、投资大、效益差、对环境影响较大等原因限制了它的发展;而我国天然气消费市场的开发与成熟还需一个渐进过程,2005年以前难以大范围地取代城市使用的LPG。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LPG市场仍将有发展,但增长速度会减缓。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的发展,2005年以后,天然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LNC)作为民用燃料的使用将有较大增加。2010年以后,我国东部、甚至包括东北地区以及西气东输沿线一带主要城市的燃气需求都将有可能会以天然气为主导气源。但是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以农村人口为主(2010年城市化水平为45%),届时大部分农村地区及距输气管线较远的城镇也很难使用天然气。因此,从全国城乡总体情况看,使用方便的瓶装LPG将长久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比例较大这一特定条件决定的。
即使像日本这样每年使用4000多万tLNG的国家,其LPG的消费量仍近2000万t/年,其中民用LPG近1000万t。而日本的人口只是中国的1/10。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LPG市场仅民用燃气一项即具有相当的潜力。

LPG在我国未来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将在汽车用气领域、大部分无天然气供应城市或距天然气管网较远的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城镇小区管线供应LPG(目前我国建制镇数量为20358个),将是LPG市场的发展重点,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因此,在城乡经济同步发展的情况下,天然气的使用在短时期内并不影响LPG的需求。因天然气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资金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面铺设输配管网。而LPG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灵活方便的优势,可以满足各种人群使用燃气的需求。近年来北京市的城乡民用燃气市场一直是天然气与LPG同步高速发展。目前,北京市城区天然气管道铺设的覆盖面高达85%,但仍有150多万户居民使用LPG、有2万多户餐馆在可以使用天然气的情况下选择了LPG。因此,LPG与天然气是互为补充、互为依存又互相影响的关系。

四川和重庆是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该地区大中城市居民大多使用天然气,周边较大的郊县城镇天然气的应用也较普遍,燃气汽车也多使用天然气。这一地区的LPG消费主要用于城镇餐饮业(由于盛行火锅,在成都市和重庆市,餐饮业使用的LPG占当地消费量的60%以上)和小城镇及农村的居民。相对其他省份,其LPG的需求量较少,但近两年的需求增长率仍达到6%以上。

因此,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决定了民用燃气市场LPG和天然气两种气源长期并存的市场前景。

六、至2010年中国城市燃气用天然气消费量预测

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大幅增长,城市燃气增长尤其迅速。预计到201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达到14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天然气消费结构将逐步优化,成为城市燃气市场中的主要燃料。

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城市燃气增长最快200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化工和城市燃气二者占消费总量的60%以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城市燃气,主要原因是燃气对过去居民燃煤的取代。

截至2005年,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度约2.8万公里,干线输气能力达到450亿立方米。近几年是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除了西气东输管道以外,2005年忠武输气管道工程、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冀宁联络管道等工程都已投产运营。

为了满足国内天然气市场的需要,我国3大石油公司继续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石油全力开展管道气工作,同时成立了唐山、江苏、大连LNG项目组积极开展LNG业务;中国石化为引进LNG,积极与俄罗斯、中东等国家进行合作谈判;中海油在广东、福建LNG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开拓新市场,扩大资源进口量。

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迅速,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预计201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达到14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耗量的7%。

未来,天然气将逐步成为我国城市燃气市场中的主要燃料,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43%提高到2020年的55%~60%。

目前,我国燃气发电仅占2%左右,今后,发电燃料结构仍然以煤为主,同时积极推进天然气和核能的应用。随着环保压力的提高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要求,预计到2020年全国燃气电站装机容量约6000万千瓦,天然气在发电燃料结构中的比例将增加到8%~10%。

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燃气和发电是天然气利用的主要方向,2020年所占比例将分别达到35%和27%。

天然气需求分布将转移。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进入发展期后,随着塔里木、川渝、长庆、青海陆上4大气区天然气全面实现东输和海洋天然气上岸,以及进口天然气多元化,我国天然气供应格局将发生变化,主要呈现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以及就近外供的局面。

未来我国天然气供应量的增加将主要来自西气东输和东南沿海的进口LNG。目前我国拟建和在建的LNG项目总共有10多个,预计今后LNG将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