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涤纶纺粘无纺布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PTA和MEG聚合而成。PET呈米粒状,品种多样。75%用于化纤用涤纶,制造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丝,20%用于瓶级聚酯(广泛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5%用于聚酯薄膜(主要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因此,PTA的消费集中在涤纶。
从2001年-2005年,中国聚酯产能平均以24%的增速扩张,远远大于世界10%的增幅,中国聚酯产能4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净增加了1191万吨,至2005年年底中国聚酯总产能一举突破2000万吨达到2072万吨。中国聚酯产能占亚洲的1/2,占世界聚酯产能的近40%,中国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世界聚酯大国,而中国聚酯市场也成为全球聚酯乃至PX/PTA/MEG市场的晴雨表。
全国聚酯产能与消费均集中在浙江和江苏两省。尽管中国是聚酯大国,聚酯尤其是涤纶进口量仍在60-90万吨左右。
PET产销及预测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 | PET产量 | 净进口 | PET消费量 |
1995 | 124 | 37 | 161 |
1996 | 166 | 39 | 205 |
1997 | 260 | 32 | 292 |
1998 | 312 | 28 | 340 |
1999 | 473 | 32 | 505 |
2000 | 552 | 33 | 585 |
2001 | 714 | 12 | 726 |
2002 | 875 | 11 | 886 |
2003 | 1111 | -2 | 1109 |
2004 | 1349 | 7 | 1356 |
2005 | 1468 | -9 | 1459 |
2006 | 1645 | -15 | 1630 |
2007 | 1823 | -22 | 1801 |
2008 | 2001 | -29 | 1972 |
2009e | 2178 | -35 | 2143 |
2010e | 2356 | -42 | 2314 |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一、包装 行业
我国的包装工业不仅形成了一个以纸、塑料、金属、玻璃、印刷和包装机械为主要产品的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而且,已经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带动内地快速发展的包装产业分布格局,产生了像江苏申达集团、界龙集团、浙江省胜达、爱迪尔、广东省深圳力嘉、中山张家界集团等一大批大型国际包装产业基地,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包装企业和企业家。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05年,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已达500亿美元,环比增长22.4%。包装工业的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0.4%上升到2005年的2.2%。包装 行业 在我国的42个主要 行业 中,经济总量排序已经从80年代的倒数第二位跃升到现在的14位,基本满足了全年总额超过6万7千多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760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配套服务,为保护商品、保证安全、促进销售、方便运输和物流以及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据国家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除、港、台地区)包装工业总产值已达86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260多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包装大国。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完全有把握突破12000亿元大关。
2、防水材料 行业
2008年,我国各类防水材料总产量达到769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5%。其中,新型防水材料总量将达59900万平方米,占防水材料总量的77.9%。业内人士知道,这一组数据的确来之不易。2008年,受燃料、动力及主要原材料———沥青价格大幅度提高的影响,一些企业关门停产,一些企业控制了沥青基防水卷材的产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2008年,我国防水 行业 还是全面推进,发展迅速。主导产品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产量仍将比2007年增长2600万平方米。这无疑得益于一些重点企业抓住机遇,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保持了沥青卷材产量的普遍增长态势。此外,高分子卷材、自粘卷材、防水涂料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近两年严峻的外界环境压力下,建筑防水材料包括新型防水材料的增产与扩大应用。
2009年 行业 发展展望:
1、受宏观经济增幅下调的影响, 行业 增长可能出现回落。 行业 发展与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但目前我国防水 行业 对外依存度低,对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屋建设依赖性大,因此,如果2009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本 行业 也将保持平稳增长。
2、成本上升压力将有所减轻。由于燃料动力、主要原材料及生活资料价格趋于回落,2009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压力将会减轻。
3、需求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
①地区需求方面,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天津滨海新区等对防水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势;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济南全运会等重点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将进入建设高潮;受灾重建地区的需求将保持旺盛;北京地区需求增长将有所放缓。
②城市与农村需求方面,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方针指引和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推动下,城镇化建设进程将进一步提速,新农村建设也将迎来加快发展时期。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防水材料需求值得关注。
③工程需求方面.城市地铁和地下建筑、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环保设施、水利设施等对防水材料的需求比例将继续提高。国务院批复高速客运铁路建设的投资额已经达到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2万亿。估计仅高速客运铁路建设用防水材料的需求量就在7000万平方米以上。
交通运输部门也正在酝酿一个未来3~5年内投资5万亿元的计划。这5万亿规模的投资,包括在建项目、已经 规划 的项目和追加投资,将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码头建设等。
④地震灾区重建方面,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 规划 》,我国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上述 规划 包括新建600多万间住宅。防水材料的需求量明显增加。
根据国家发改委《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 规划 》,政府将投资1200亿元,重点用于教育、卫生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统筹并有序地恢复完善社会福利、就业和社会保障、广播影视、基层政权等公共服务设施。其中教育、卫生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估算投资达677亿元,超过总投资的56%。要求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和各 行业 建设标准,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和建筑质量,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⑤受政策鼓励的防水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如种植屋面所用材料与技术、单层屋面所用材料与技术、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与技术、高性能喷涂聚氨酯聚脲、自粘高分子卷材预铺技术等。
4、企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将会持续。随着东方雨虹的上市,会有更多的企业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特别是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向做大做强方向发展。
5、设备更新将出现新动向。随着 产业政策 的落实、市场需求及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在设备更新方面将不断采取新的行动。
6、相关 产业政策 。新版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入落实,将加快淘汰规模小、效率低、能耗高、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产品及施工方法。燃油税改革方案出台也将对沥青卷材热熔法施工技术有较大影响。
7、国际化进程将向深度广度发展。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更多的国外知名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三、无纺布 行业
近5年来,我国无纺布产量以年均15%以上的增长率增长,总产量现已居亚洲第一位。
近年来,世界无纺布需求的增长率始终高于全球经济的增长。1998年全球无纺布消费量达到240万吨,占纺织品销售量的8.1%,而1970年消费量仅为40万吨,预计到2007年将达到400万吨。全球无纺布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占世界总量的41%,西欧占30%,日本占8%,中国为3.5%,其它地区为17.5%。有专家预测,到2007年,中国将达到全球总量的7%,其它地区将达到21%。
全球无纺布工业的增长出现了局部地区加快的现象,如中国、东南亚、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我国无纺布业未来有较大的增长潜力,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平稳增长为扩大内需提供了保障。一方面,国内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将有力拉动各种卫生吸收性产品和空气过滤材料、医疗卫生用品及劳保文体用品的消费,特别是2003年中国内地、香港特区以及台湾省突遭SARS袭击,由此而引发的全民卫生及环保方面的消费将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国内各项建设中有不少规模巨大的工程,如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环保工程、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都将大大促进土工布、过滤材料、防水材料、包装材料的消费。其次,国内化纤工业迅速发展也为无纺布提供了原料支持。近年来,作为无纺布业的上游 行业 ——化纤业发展迅速,2001年我国化纤总产量为828万吨,仍是世界第一大化纤生产国,其中涤纶发展最快,差别化纤维的比重也上升到20%左右,因此,我国无纺布快速发展已具备相当的原料支持。
根据WTO有关条款,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到2005年,全国2/3的化学中间产品和制成品的进口税率要降到协调关税水平,即中间产品5.5%,制成品6.5%。其中,部分制成品的关税实施期延长到2008年,而加入WTO前我国合纤原料的普通进口税率和优惠进口税率分别高达35.5%和13.37%,可见下调空间很大。目前已经显现出加入WTO后进口化纤价格的下降,使我国无纺布业已在原料成本方面受益。还应看到的一个方面是,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我国将更大程度地开放投资领域,国外的投资以及产品交易的增加,都将促进我国无纺布业在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上的发展。
2006年,全球无纺布产品总值达到20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内,发展中国家的无纺布需求有可能增长10%-12%,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无纺布需求有可能上升3%-5%。
近年来亚洲国家的无纺布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8个主要无纺布生产国家(地区)的无纺布产量,由1997年的85.6万吨增加到了2002年的100万吨以上,占全球无纺布总产量的比例已从1997年的20%上升至25%,预计到2007年将进一步上升至35%。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还是存在巨大的无纺布需求缺口。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 报告编制
- 可行性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项目建议书
- 立项申请报告
- 稳评报告
- 能评报告
- 项目方案
- IPO募投可研
- 项目申请报告
- 企业融资报告
- 规划设计
- 乡村振兴规划
- 特色小镇规划
- 产业规划
- 文化旅游
- 十四五规划
- 园区规划
- 田园综合体
- 乡村旅游
- 康养产业
- 景观设计
- 科技成果评价
- 科技成果评价
- 项目立项评估
- 项目结题评价
- 知识产权评估
- 成果价值评估
- 人才团队评价
- 扶持资金申请
- 农业资金申请
- 发改委资金申请
- 工信资金申请
- 科技资金申请
- 网站地图

